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抓住实践能力的核心要素,致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拓宽途径,激发兴趣,勤于动手,发展能力,融入生活,培养能力,使教学具有开放性,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拓宽途径 勤于动手 融入生活 开放教学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通过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有四个核心要素构成:(1)实践兴趣。实践兴趣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它直接解决人想不想去实践的问题。(2)匹配分析力。人在作出实践决定前,都会在头脑中对实践活动的客观要求、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资源环境等进行匹配分析。能否理性地依据主客观条件的现实状况作出正确的实践选择,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3)策划力。即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提出实践方案的能力。具备高水平策划力的实践者总是能够依据问题情境的变化特点,制定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4)执行力。顺利地实施实践方案,需要具备相应的身心素质——执行力。
实践者的专项技能、资源分配能力和意志品质是决定其执行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致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匹配分析力、策划力和执行力,应当成为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不懈追求。
1拓宽途径,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是其实践活动持续、有效进行的恒久动力。培养实践兴趣的主要方法有:(1)趣味活动激趣。比如,让孩子们算算家庭成员的年龄之和、距离父母生日还有多少天,量量自己的身高、体重、步子大小等,不仅能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了解与亲情,还能激发学生调查、测量、计算的实践兴趣;(2)成功体验获趣。当孩子们准确地测量、计算、统计时,他们收获的既有鲜活的数据,更有成功的喜悦;(3)表扬激励增趣。“你的活动设计非常富有创意!”“你的操作程序极为规范!”“你的拼图技术比老师还高!”“如果你再稍微细心一点,保准能比他们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实践的热情和兴趣是夸出来的;(4)成果展示添趣。制作、剪贴、拼板等作品展示,有利激发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创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和诉求;(5)竞赛比拼提趣。“数学成语大王”、“比比金点子”、“家庭(学校)窗帘、护栏用料估算大比拼”竞争态势的形成与实践志趣的提升具有强烈的正相关。
2勤于动手,发展能力
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例如做剪贴、测量、各种图形和实物制作,乐于折一折、拼一拼、摸一摸、比一比、装一装等等。以动手为主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对手的灵活性、准确性以及对品质的坚韧性等的锻炼和培养,也有助于小学生大脑的发育、成熟,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能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要注意引导操作程序,二要增强准确性、灵巧性与科学性,三要启发探究性、多元性与实效性。
3融入生活
培养能力开放的数学教学必须融入生活、连通社会。密切联系教材,组织学生适时参加实践,则是沟通数学与社会的桥梁。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如调查社会生活、經济、生产、垃圾处理(数据、运行状态等);另一类是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如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等。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重在过程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策划、执行能力,丰富生活积累,获得数学经验。
4开放教学
合作提高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团体协作活动来培养和锻炼的。团体协作活动包括小组协作活动、全班性的协作活动,还包括不同班级之间的协作活动等。随着团体协作范围的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识将随之增强。同时,在团体协作活动中,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他们对数学的深刻思考。如“旅游中的数学”活动,笔者把这一教学内容定位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时,笔者把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的调查阶段(课前调查春游需要准备什么和各种设施的费用);第二部分,活动的准备阶段;第三部分,活动的实施阶段。在学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春游的准备工作。学生面对春游这一真实的情景、真实的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去考察、设计、计算、思考春游中乘车、吃饭、住宿等面临的诸多问题,使学生不仅迎接了实践的诸多挑战,开放的问题,开放的引导,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中体验自主,体验思考,体验成功,培育了数学情感,历练了数学思想,享受了数学文化,还学会了选择,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的思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