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下,落实美术核心素养成为提升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参与布贴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可以有效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但目前国内关于布贴画校本课程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汇文实验中学的校本课程为例,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布贴画为媒介进行课程研究,探究布贴画资源开发与教学实施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布贴画校本课程在助益学生成长和发展上的效用,构建特色学校美术教育。
关键词 美术校本课程 风景布贴画 美术核心素养 教学实施
1布贴画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
布贴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广为流传。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全面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将布贴画合理地融入校本课程中,并结合课程实施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可以有效补充国家、地方课程资源的不足,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借助现代媒材技术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个人在社会中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落实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提升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其制定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贯穿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功能和内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 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素养,美术教学逐步进入了核心素养体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美术学科育人目标的再思考。
布贴画校本课程可以有效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但是当下我国关于布贴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大多是对布贴画艺术本身的研究,通过布贴画校本课程的研究进而渗透落实美术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还十分稀缺。其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作为布贴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培训、学生学习、资源配置、教育测评的标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既肯定了美育在学生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明确了美术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方向。因此,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论进行布贴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仅可以落实美术课标的要求;还能够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山东省济南市汇文实验中学一直致力于布贴画的传承与发展,笔者实习期间协助美术组刘老师承担了布贴画校本课程中——风景布贴画校本课程的教材设计、教学设计。鉴于此,选择汇文中学的校本课程作为样本,旨在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布贴画为媒介进行课程研究,探析在教学中开发、利用布贴画课程资源的方式和方法,以期让布贴画校本课程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好的指导美术校本课程教学。
2风景布贴画教材设计
2.1教材分析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麗的泉城济南是学生的家。学生生活在济南,济南的美是学生每天都会看到和感受到的。教师希望引导我们的学生留心观察济南美丽的景色、增强感受生活的能力。
教材选择“济南的风景”为主题,从美术知识的角度来讲,是试图让学生利用布贴画这种易于创作的材料来表现济南秀美的风景,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组合与平面创作的表现能力。
教材首先展示的是美术教师的一组油画《济南的风景》和一组展现济南迷人风光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以济南特有的景色入画,如荷花、泉水、垂柳、翠山、古街、石板……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蕴涵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洞察力。
“活动一”设置的核心目标是采风写生,其中包含两个教学组成部分,一个是拍摄收集资料,另一个是绘制布贴画的样稿。其中拍摄收集资料环节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二是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感受大自然的能力。
在采风写生的基础上,教材重点介绍了风景布贴画制作步骤的第一步绘制样稿。值得提示的是正确理解“济南最美的风景”既是最美的风景,就有必要经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进行一些比较和选择,帮助学生从平时若干风景中提取出一个最为迷人的风景进行整理、加工。
“活动二”的设置结合“活动一”的样稿,设置的核心目标是风景布贴画的制作,其中包含两个教学组成部分,一个是选布,另一个是拼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布的颜色、纹理、质感表现风景的色彩,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穿插在几个版面中具有代表性的布贴画作品。既有沧桑、素朴的《芙蓉街小巷》,又有温润、旷远的《千佛山》,还有以荷花著名的《大明湖》等。这些作品充分发挥了布贴画不同的表现力。以剪代笔,通过剪、撕、贴的方式表现抽象形象,将风景与布的颜色、纹理、质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的思维往返于生活与艺术之间。
在欣赏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风景布贴画色彩搭配组合的技巧。“活动二”在制作作品的活动要求中有对比、组合、置换等具体选布方法的提示。也有“剪、撕、帖”这种具体技术的提示。
教材中示例的学生作品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社会活动范围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相宜性,突出表现布料的色彩、纹理、质感搭配,以及整体的色调,淡化造型的深入刻画。
教材从立意构思、造型简洁概括、布料色彩搭配、整体色调、意境美等方面提出关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建议,教师和学生均可将此纳入到学习活动审美和评价体系中。“资料库”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概念、代表人物、制作方法和用途等,具有章节内容收尾、提升的作用,也有埋下线索,引发学生研究的动机。
“学习大空间”一栏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领会意境美的传统美学,延伸对意境美的学习和了解。启发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不拘实景、实物,而以色彩、色调、整体效果、意境氛围等为表现重点,对生活素材进行简化、加工,以服务于作品主题。 学生作品有表现民居题材的《济南老巷》《芙蓉街》,也有表现自然风光的《金色的田野》《美丽的大明湖》。作品提示了两次教学活动题材的选择范围。
2.2教学目标
(1)第一课时。初步认识和了解风景布贴画的制作步骤,掌握简化、概括布贴画的方法,绘制出布贴画的样稿。通过观察、感受的方式亲身体会济南风景的魅力。通过写生构思绘制样稿,激发强烈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采风写生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勤于观察与分析的好习惯。
(2)第二课时。初步认识和了解风景布贴画的选布与拼贴的方法、要求,掌握布贴画色彩搭配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具有意境美的风景布贴画。通过动手制作布贴画,培养实践能力、色彩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想象力。在欣赏优秀风景布贴画的过程中,加深对意境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认识中华优秀傳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
2.3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以“济南最美的风景”为布贴画制作主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美的景色展开讨论。在欣赏大明湖、趵突泉等常见的济南风景之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停顿,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平常我们可能都注意不到的风景,这是创作的第一步。比如关注芙蓉街、宽厚里的古色古香的小巷,千佛山的青松翠绿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展开竞争,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适当的时机进入第一个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采风写生,到生活和自然中拍摄、搜集济南美丽的风景,为风景布贴画创作积累素材,搜集的风景既可以是民居,也可以是自然风光。这种讨论加采风写生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生活有意识的理解、分析,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生采风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收集一些具有意境美的典型风景,将有代表性的景色用照片的形式再次展示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将它们记忆定格,并提出本堂课的作业:绘制风景布贴画的样稿。这项活动需要建立在素材充足的基础上,而且也要注意为下节课的作业打好基础。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风景的造型特征是否简洁概括、画面构图是否完整等方面对学生的样稿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及时指出学生风景布贴画样稿绘制比例、透视的一些共性错误。样稿基本完成后,教师注意组织集体活动,在学生相互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帮助学生改进样稿的积极建议,学生在课后可以对样稿进行加工甚至重新采风绘制。
第二课时,教师首先拿出几幅风景布贴画的作品实物给学生欣赏,并加入到学生中讨论布料选择和拼贴制作,结合复习第一课时布贴画步骤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风景布贴画是以剪代笔,通过剪、撕、贴的方式将风景与布的颜色、纹理、质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思维往返于生活与艺术之间。通过一组投影的演示,师生可以共同欣赏并分析一些教师和学生风景布贴画作品。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尝试、了解一些必要的布料选择搭配方法与拼贴方法要求外,还需要启发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色彩、色调、整体效果、意境,诱导学生发现风景布贴画特有的意境美和生命力。在欣赏之后,教师开始传授布料选择搭配的方法和拼贴制作的方法要求。教师可以示范、PPT演示、播放录像带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一课时的作业主要是完成布贴画的样稿,确定各个景物的大体形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完成风景布贴画的制作。
在选择搭配布料时,教师需重点介绍色彩搭配的常用方法——同类色搭配、强烈色搭配、补色搭配、近似色搭配。这几种色彩搭配方法将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布的颜色、纹理、质感表现风景的色彩,并帮助学生创作出色彩搭配和谐,整体色调统一,具有意境美的作品。
最后一步拼贴制作时,要求学生从整体色调、效果、意境方面分析画面,逐步完成布料的拼贴与调整加工。
学生作品的评价可参照教材上的建议,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法,还可启发学生把各自的布贴画作品按主题分组进行展示,一定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2.4教学选择
对于布贴画布料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废弃和零碎的布料。
针对“活动二”的选布、拼贴过程,因为根据画面色彩搭配选择布料的时间相对比较短,修改布料选择也特别方便,所以提倡选择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搭配布料,教师根据学生的搭配评价引导,学生再尝试动手修改或者重新搭配,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最后在积极地修改中完成选布、拼贴。
2.5教学建议
在优秀作品欣赏之后,如果教师提供给学生适合课堂教学表现的相关学生作业,并对应提示一些值得学生积极借鉴的布料搭配方法和拼贴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学生进入拼贴制作的时间,在课堂上产生更多优秀的作品。
把学生各自完成的风景布贴画作品按主题分组进行展示,往往可以产生教学高潮,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布贴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展望
3.1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风景布贴画的教材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建议等,旨在教材设计中尝试贯彻美术核心素养。由于笔者的教学经验有限,所以教材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2展望
想要真正开发有价值、合理的校本课程,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笔者在实习中得知,很多教师因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基础,对布贴画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畏难情绪。其实,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应注重工作生活中的经验积累,从课程开发、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应注重美术专业知识的储备,研读大量美术专业书籍,也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这些促进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为布贴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沈艳.以班为本,开展布贴画校本课程案例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17):51-52.
[2] 颜闻.民间布艺校本实施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04):29-31.
[3] 陈敏.浅谈劳技课布艺的制作与创新[J].教师,2013(19):86.
[4] 赵淑桂.浅谈中学美术课堂生活化之策略[J].教师,2017(04):78.
[5] 李楠.布贴画的肌理制作与表现[J].辽宁丝绸,2015(01):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