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延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笔者认为,国家应当针对农村加大扶持力度,使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建设农村,从而顺利实现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延边地区;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离开了农村,导致当地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同时为追求高产量生产,化肥的使用也造成土地严重损坏。为改变延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笔者对该方面问题展开调研,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1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有农垦企业的进入与发展,延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得以起步,在不断的优化和发展之下,该模式也逐渐开始影响、辐射周边地区,我国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生产迈向新台阶。由此,延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初步发展到基本稳定的路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具体表现出以下特征:
1.1农业机械化应用广泛,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农业机械的应用,使我国延边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开发[1]。2004年我国发布了農机购置补贴政策,由此,延边地区争取到8.98亿元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种类更加多样,数量也更充足,为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1.2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传统耕作方式有待更新
通过增加大型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的数量及购入功能强大的农业机械,当地的农业生产手段也更加丰富起来,农作物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当地农业机械化作业项目中的机耕、机播以及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5%、87%和66%的水平。
2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
2.1政策资源方面
延边地区农村农业生产的公共积累非常有限,农民自身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农机设备,从而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求[2]。另外,在农村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分散经营没有可靠的指导,作物的种植、栽培和收获都是基于家庭,不同种类的作物将种植在同一农田,这种情况下很难用大型机械来耕种或收割,农业机械利用率不高,且配套农机不全面,大田作业效率差。
2.2农业机械方面
农机户检测工具不完善,没有掌握较有效的维修技术,农业机械的完善度和利用率都不够高;还有很多农户购买农机也多是短期行为,更多从事高收益的商务型交通运输,农机具只有一个拖车,很少配备农具,从而出现农机、农具配备不协调的问题;另外,因为农业机械科研经费不足,很多农机科研项目也未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当地没有能力购买各种新型农机设备,加之农用油料施行的是成品油流通体制,农民负担较大,这都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3]。
3延边地区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延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笔者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1) 农业机关管理机构应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上级部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保证逐层落实,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全面普及。
(2) 严格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有效保证农机产品的质量,合理控制农机产品的价格,严厉打击劣质农机产品流入市场。
(3) 探索如何改善农业机械产品的适应性,实现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全面普及,不仅农业,还要积极推进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机械化。
(4) 政府对于农民购买农机设备应予以支持,并积极鼓励多种经营或以村为单位,成立耕机队,建设契合当地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特征的特色农机示范村。
(5) 在农忙时节,应积极组织农机服务队,以“技术下乡”的方式来为农民提供农机技术指导和农机维修指导服务。
(6) 进一步强化农艺农机的结合度,循序渐进地凸显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近几年,我国延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后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农机化工作走上智能化、高效化、规模化、生态化的道路。基于专业农场以及农场合作社之类的组织经营模式的持续优化,农业机械化已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各方的积极建设,延边的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道路越发顺畅。
参考文献:
[1]王帅,张晗,沈万根.吉林省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J].商业经济,2016(11).
[2]马冀群,沈万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对策——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4).
[3]胡拥军.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J].中国经贸导刊,2013(35):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