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深松机的技术原理与使用注意事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深松作业是优化农业土壤条件的有效手段,深松机作为深松作业的实施者,近年来在技术和深松原理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振动深松机作为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新机型,操作者应在了解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振动深松机相关的使用和保养常识,确保农业深松作业的合理性。
关键词:振动深松机;技术原理;使用;注意事项
随着农业生产认识的不断进步,耕整地技术在传统的翻耕作业基础上逐渐认识到了深松作业的必要性与优势,使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发展。深松作业由于打破了传统耕作产生的犁底层,不仅有效增加了耕作深度,更能够调节土壤中的固、液、气三项比例,使其趋于科学化,并减少土壤侵蚀和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因此,深松作业在我国各地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这促进了深松机具的研究与发展,在传统的犁耕深松基础上,技术更先进、作业方式更合理的深松机具纷纷投入市场。振动深松机作为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多的耕作机具,在深松质量和减少能源消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逐渐成为深松作业的主力机型之一。
1振动深松机的技术原理
振动深松机根据振动的形式分为强迫式振动深松机和自激式振松深松机两类,强迫式振动深松机主要通过机械的运转提供振动力,而自激式振动深松机多通过弹性元件或特殊结构在深松过程中自主产生振动力进行深松作业,这里通过强迫式振动深松机说明深松作业的相关原理。强迫式振动的振动源多来自偏心轴、偏心轮或偏心块在转动中产生的冲击振动,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使振动元件的圆周转动转换为深松铲的垂直振动,除振动元件外,振动深松机还包括机架、主轴、拨草结构、犁体、限深装置等几大部分。
振动深松机在工作时需要与拖拉机进行悬挂链接,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轴将动力传递给振动深松机的主轴,再经齿轮传动后带动从动轮上的偏心结构转动,引起机架的垂直振动,从而带动深松铲的振动,以此来实现振动深松的作业要求。在深松机产生振动的同时,拨草杆会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杂草的剥离,在拖拉机的匀速行驶下,通过开沟器开出鼠道,限深轮控制深度,实现合理的机械化深松作业。
由于深松作业所受的阻力很大,加之耕地土壤的不均匀性,导致普通深松作业的阻力很大,在振动深松作业中,会在振动深松铲上形成有利于破碎土壤的切削条件,使原本较大的牵引阻力部分被振动作用所消耗,有效减少了拖拉机的牵引力消耗。同时,在深松铲刃口将犁底层破开后,由于垂直方向的振动加速作用,使处于深松铲上部的土壤被向上带动,形成浮起效果,使深松铲上的受力几乎与运动方向垂直,因此降低了牵引过程的动力负担,并且更大程度的细碎土壤,形成更疏松的土壤环境。
2振动深松机的使用与调整
在正式进行深松作业之前,首先应对机架的水平状态进行调整,通过各拉杆调整深松机的左右和前后方向的水平状态,并保证深松机在入土时有 3°~5°的入土倾角。调整完成后根据深松整地的作业深度,调整限深轮与深松铲之间的配合尺寸关系,限深轮与深松铲尖距离越大,深松深度越大,合理调节使其达到实测需要的深松深度。同时检查除草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田间杂草的情况调整除草结构的工作位置,达到合理的除草效果。
振动深松机的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驾驶资格,了解振动深松机的使用与维护常识,并能根据机械性能和特点选择合理的作业方式。(1)在每次作业前,需对关键部位的连接可靠性、润滑情况、深松部件磨损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方可进地准备作业。(2)到新的耕地正式开始作业前,必须先进行试作业,并根据作业情况再次调整深松深度,同时检查各关键结构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带病作业。(3)深松作业中,要做到不重松、不漏松、不拖堆的要求,并保证深松间隔一致,农机行驶速度均匀。(4)深松作业过程中若发现明显异响或阻力突然增大,应立即停车检查是否出现托堆、障碍物或零件损坏问题。(5)机器入土与出土时应缓慢进行, 不可强行作业,以免损害深松装置。
3常见问题与处理
(1)深松深度不足。在限深轮调整无误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耕地土质过硬或阻力过大;松土铲刃口磨损或挂结杂草等原因导致的。此时应根据土壤情况适当降低深松作业速度,并对松土铲上的杂草予以清理,同時检查并更换磨损失效的松土铲。
(2)深松不均匀。可能出现局部深松的位置过深或过浅的问题,深度不均问题常出现在地头、地边和地角等位置,除了工作人员对这些位置的忽视之外,也可能是由于个别深松部件磨损或变型导致的。因此在作业前应保证深松机架、深松部件及升降机构的技术状态良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换,并根据土质、地形调整机具的深浅和水平调节舵轮,保证地头、地边和地角等位置的耕深一致。
(3)漏松问题。漏松可能是驾驶习惯和机具损坏共同导致的,漏松问题会造成深松作业质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均衡的生长,为避免漏松,应在深松后的耕地内采用挖土壤剖面的方法检查,发现漏松及时明确问题原因,并规范驾驶方式,维修损坏部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