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声乐演唱中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声乐发声是一门艺术,声乐演唱是一门表演艺术。一场圆满的声乐演唱需要将艺术表现与发声技巧有效结合起来。而发声技巧也包含很多比如呼吸的掌握,发声的频率,发声部位等。进一步掌握这些方法本身就不容易,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更需要发声与艺术表演同时进行。这两类形式唯有完美结合才可以使声乐表演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表现和声乐发声结合的意义,然后探究了如何将艺术表现和发声技巧进行融合。
  【关键词】发声技巧;艺术表现;声乐演唱;融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声乐表演时,演员的表情、发声、形态都是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来源。在具体的表演进程中演员应该按照不同的声乐作品里面的内涵感情基调进一步规划综合的艺术表现。而作为声乐表演进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声音与艺术表现的融合进一步决定了表演成功与否,其在表演进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1]。在实际的表演进程中演员一般只重视艺术表演或者发声技巧的单方面因素,并未把二者有機地结合起来。此种表演因为欠缺声乐作品的“灵魂”,难以进一步打动观众,造成声乐表演欠缺一定的艺术魅力。声乐表演进程中的发声技巧从技巧本身的种类上来思考,大概能够分成发音音准、呼吸规划与发声部位等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层面依次来分析其与艺术表现的关系。希望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以后的理论教学和声乐表演进一步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
  一、艺术表现和声乐发声整合的意义
  在声乐表演者的表演生涯中有若干次的表演,可是每次的表演只要有一点漏洞也许就会进一步影响其演绎事业,于是表演者会非常看重每一次演出,最大限度地做到完美演出。然而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为了完美的声乐表演就一定要将艺术表现和声乐发声进行整合。假如二者可以进一步整合,声乐表演者就会确保每一场演出都可以堪称圆满。也会促进声乐表演者的演绎生涯越走越宽。由于声乐发声有大量的发声技巧,而针对初学者来讲掌握这些技巧都不简单况且是在加入艺术表现。而这些年国内的声乐表演艺术者们研究艺术表现与声乐发声就是为了可以让声乐表演者们拥有更广阔的舞台[2]。为声乐表演者的人生与演绎生涯负责。
  二、声乐演唱中如何将艺术表现和发声技巧进行融合
  (一)艺术表现和声乐发声部位的整合
  就声乐演唱来讲,声乐发声技巧的关键构成部分即发声位置,是否有效选择以及演绎发声位置,与发声的音质以及音色等环节息息相关,发声部位的有效选择非常有意义。发声部位一般包含三类发声方式。首先,仅仅借助于嗓音进行发音。这类发音方式获得了最为广泛的运用,方法和技巧等都很简单,重点在唱法的演绎上有所运用;其次,借助于腹腔的作用实施发音。这要求学会利用丹田的挤压力量,从而实施发音。这类发音方式一般运用在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中的重低音部位[3];最后,借助于颅腔的作用进行发声,从而形成很大的共鸣。这种方式在民族以及美声唱法领域中的高音部分获得了进一步的运用。选择声乐发声部位的过程中,要按照声乐作品的多样化类型,将艺术表现的详细要求以及标准有效联系起来,从而明确选取哪一类发声部位。选择具体的声乐发声部位开展演绎,应该从如下方面开展有效选择。
  1.要按照声乐演唱作品所要进一步传递的内涵来有效选取
  每部声乐演唱作品都蕴含了多样化的感情色彩,有阳光乐观色彩的作品,也有悲观消极色彩的作品;有离愁悲愤基调的作品,也有豪情壮志基调的作品。不同的作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需要各种各样的音色来开展传递以及演绎,发声位置进一步决定了基调以及音色。以上三种发声位置所充分演唱出来的音色就大不一样。于是,在现场表演进程中,表演者首先应该认识作品的相关素材,对作品的感情基调色彩以及基础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将发声部位的相关情况结合起来进一步演唱不同作品的不一样的发声部位。例如碰到叙事平和的作品的时候借助于嗓音发音就能够进一步实现,充满高亢感以及激情感的声乐作品有效借助于颅腔发音的方式实施表达,低沉的声乐作品中通过丹田发音的方式实施精彩演绎,进而与艺术表现开展有效整合。
  2.选取具体的发声部位后要烘托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声乐表演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借助于演员的动作以及表情等,才可以表现得越来越自然,于是,这类表现方式会充分影响发声部位,需要表演者进一步控制平衡,把表情以及动作等与发声部位进一步联系起来,对发声部位之间的有机转化开展安排以及衔接,重复练习,进而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实现发声部位的自然传递以及有效转化,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3.重视发声位置的变化与音色变化以及情感基调之间的协调
  统一发声部位的深入选择可以对表演者的音色产生影响,音色可以将演唱者的感情传递以及表达出来,因此,在艺术表现和发声部位的整合进程中,需要表演者将作品的基调有机结合起来,选取各种各样的发声部位,在适宜的位置进行转化,进而与作品情调进行整合,自然、有效地衔接[4]。这样才可以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发挥出来。当然艺术表现的具体要求也会对表演者的发声位置产生影响,于是,应该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深入找到感觉以及规律,进而达到三者的有效整合以及进一步呈现。
  (二)艺术表现和呼吸策略的整合
  在整个声乐演唱的进程中呼吸是影响过程能否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受表演者素质、技能以及环境等因素的进一步影响,在声乐现场表演的进程中呼吸会不断受到影响[5]。呼吸方式包含了闭气呼吸、短呼吸以及长呼吸等相关方式,在声乐表演里面呼吸的频率以及轻重程度等进一步影响了作品情感表达与发声效果,有时乃至能够借助于无声的语言进一步演绎多样化的情感,由此可知使用呼吸策略的意义。表演者应该按照作品的相关内容、节奏和情感等,对表演进程中呼吸策略的选取开展进一步设计以及规划,进而使情感表达越来越符合实际。   1.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以及呼吸策略的有效整合
  艺术表现涵盖的东西十分多元化,能够从若干个方面进一步体现出来。声乐作品的音律、情感、音色以及音质等都可以与艺术表现进行映衬与整合,表演进程中借助于呼吸策略也可以将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出来。例如短呼吸在激情以及悲愤的呈现方面比较适用,长呼吸就在舒缓的叙事表现上越来越具有说服力,而在那些文雅的表现作品中比较适合使用闭气呼吸[6]。于是,要按照作品的多样化类型选取适宜的呼吸表现方式。
  2.声乐作品各个时期的艺术表现和呼吸方式方法进行整合
  一部十分完整的声乐作品,不是一种表现形式一气呵成的艺术,不同时期作品的基调要求不一样,于是,要按照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情感需求进一步选取对应的呼吸策略,按照基调以及情境对呼吸方式方法进行整体安排以及规划[7]。例如一些作品后面是激情悲愤的色彩,前面是舒缓平和的基调,在整个进程中后面和前面的呼吸规划是大不一样的,要有效把握以及设计两种及以上基调之间的衔接、整合等方面,进而达到呼吸方式的进一步过渡,将声乐表演呈现出来。
  3.形体表演以及呼吸策略的有效整合
  表演者的呼吸会对形体的变化以及姿态产生极大的影响,两者相互影响,于是,在表演进程中应该将各种形体表现方式结合起来,进一步选择适合的呼吸技巧与方式,进而实现呼吸与形体的无缝隙衔接,提高感染力以及表现力。
  (三)艺术表现和发声音准的整合
  发音音准一般包含咬字以及音调,对音准的有效把握非常有意义,假如不能很好地控制音准,就会对整个表演的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要进一步选取音调的音准,防止跑音与丢音,要对滑音进行有效处理,按照作品的具体内容进一步设计滑音的相关内容,进而表达出滑音[8];另一方面要按照作品的要求对咬字技巧进行大量训练,一些作品也许会用到响声词或者模仿音等来取代相应的咬字,于是,要按照具体的情况开展规划,经过表演者的专业功底以及演唱技巧进一步体现出作品内涵和发音音准,本身就是强化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的体现以及升华。
  三、结语
  总而言之,声乐作品在表演进程中经过各种渠道使得观众对作品形成共鸣,从而体现为对表演者和作品的欣赏。这个过程依赖于声乐作品和表演的艺术表现。艺术表现的具体来源是多样化的。涵盖了表演者的舞台艺术与发声技巧。本文重点从发声技巧方面来分析其与艺术表现力的有机整合。希望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以后的表演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基础。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觉得发声音准、呼吸规划与发声位置都可以进一步影响艺术表现。两者在整合的进程中应该以作品本身的感情基调为核心基础,把发声技巧当作载体,在开展有机整合的前提下进一步升华其艺术表现,从而把声乐作品进一步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创建一种多层面与多角度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表演自身和作品获得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付娆.浅析声乐表演中的声音与情感技巧的表达[J].戏剧之家,2018(7).
  [2]罗珊珊.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技巧运用的重要性浅论[J].通俗歌曲,2017.
  [3]王妮娜.论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技巧与情感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7(14).
  [4]劉莉朋.论流行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发声训练[J].艺术评鉴,2017(19).
  [5]张楠.浅析声乐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11).
  [6]王园.浅析声乐演唱中发声练习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7(13).
  [7]谈海红.浅谈声乐演唱中意志力的表现与作用[J].山西青年,2017(9).
  [8]路广宏.论声乐中歌唱的语言训练与发声练习技巧——评《声乐》[J].江西社会科学,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