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有效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对促进淡水水产养殖的质量及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本文优先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随后针对新时期背景下,淡水水产养殖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实施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淡水水产;养殖;应用;有效策略
  中圖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15059
  
  1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指经由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为水产品建立起更为优良的生长发育环境,以达到促进其更好的生长发育,大幅度降低出现各种病害可能性的一种创新方式,确保其应用高效性,对推进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存在积极意义[1]。
  2 新时期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新时期背景下,在具体开展淡水水产养殖操作的过程中,应注重积极学习,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加以科学、有效的应用,以推进相关养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各环节规划及决策操作的质量,重视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使得各环节淡水水产养殖操作发挥出较高的实效性。
  2.1 养殖位置选择
  并非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具体应用此类技术时,理应注重在充分考量相应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养殖环境。一般而言,淡水水产多在池塘中养殖,实际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时,应对相应池塘的环境加以科学的择选,既应确保环境优良,也应保证周边环境中无污染问题存在,同时,具有水资源充足,交通条件良好等特点,有助于促使此项技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得相应水产品更好的生长和发育[2]。
  在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时,还需要模拟自然生长环境,可在相应养殖区域内种植自然植物,包括水草等,建设出优良的水环境,有助于提升水产品养殖质量。其中,在开展水草等自然植物的种植操作时,应重视控制种植数量,在具体种植前需要对种植区域的现实状况进行详细的考查,最好促使水草面积占种植区域总面积的40%左右。此外,还应注重合理处理水体,有助于避免水体污染问题出现,确保其中存在适量的微生物及有益菌,能够提升水环境优势,对促进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存在积极意义。
  2.2 水产品种及菌种选择
  从事淡水水产养殖的人员在具体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时,合理选择水产品种至关重要,确保养殖品种的质量,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的整体质量提升。具体而言,养殖人员应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模拟操作,并对养殖环境开展全方位的观察操作,同时,依照相应区域的环境条件等合理择选水产品种,且所择选的品种应具备较高的抗病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存活率以及生长发育质量提升,为养殖人员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优化传统养殖观念及技术,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养殖观念,重视利用多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开展具体的水产品种择选操作,随后,在充分考量相应品种具体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此外,也可以开展合理的混养操作,科学调控混养比例,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就淡水水产养殖而言,科学择选菌类也至关重要,有助于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性更好的发挥出来,提升水产产品生长发育质量。具体而言,可选择自然水域菌类,不仅有助于提升水产品生长发育质量,也有利于更好的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具体释放菌类时,也应对其数量加以科学控制,避免其数量过多,导致多种负面问题产生,基于此,各养殖人员理应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积极优化和创新相关控制及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方式,将菌类的优势良好的发挥出来。
  应择选适应能力较强的菌种,在确保水产品发育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水生物多样化养殖操作。此外,采买菌类时,应选择正规的采购渠道,并需要在开展试验及质量比对操作,并确保菌类具有较高质量以后,再将相应菌种投放在相应养殖区域中,避免其对水产品的质量及养殖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般而言,在淡水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可择选乳酸菌以及光合细菌类菌种,有助于提升养殖成本控制质量,促进养殖人员经济效益提升。
  2.3 饲料管理及水质调节
  淡水水产养殖过程中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时,确保水质调节操作的实效性,对确保水产品养殖的质量存在积极影响。由此,实施多种有效手段,科学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具体开展相应调节操作时,应注重积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有助于确保调节效果,同时,可在相应养殖环境中释放适量的沸石粉、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剂,以提升水质净化效果,也可以提高有机物培植效果,有助于促进水质综合治理以及水体细菌规模控制质量,推进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实现进程。
  考虑到淡水水产养殖模式的特点,具体开展饲料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应确保所投放饲料中无任何抗生素和激素存在,有助于确保水产品生长质量,维护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养殖人员在具体开展饲料投放操作时,可将甜菜碱物质或者腐殖酸物质等加入在饲料中,对促进水产品更好的生长发育存在积极影响。
  2.4 病害防治
  淡水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品出现各种疾病的可能性较高,这些疾病的出现可能为养殖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各养殖人员在具体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开展淡水水产养殖操作时,理应注重创新和应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高质量的水产品疾病防治操作,以确保水产品的生长及发育质量。具体而言,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4.1 混养原则
  为了提升水产品疾病防控质量,利用重视遵循混养原则,优化及改良以往的淡水水产养殖观念,积极创新养殖模式及方式,开展有效的水产品状态观察操作,一旦发现其患病或者存在疑似患病的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手段对其进行控制。同时,提升水产品发病率控制质量,充分了解和掌握出现频率较高的水产品病害种类,并通过饲养天敌等方式,降低病害出现可能性,如此一来,既能够促进水产品生长质量提升,对促进其成活率提升也存在积极影响。
  日常开展各环节水产品养殖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出实效性较高的优胜劣汰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水产品抗病能力,促进其活力提升,大幅度降低各种疾病类问题出现的几率。究其原因,合理应用此类管理体系,在养殖环境中出现患病个体时,天敌便会捕食活力降低的患病个体,进而达到有效控制疾病扩散的目的。利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确保混养模式的应用实效性,对提升生态环境模拟操作的质量提升,促使此项技术的价值及优势更为充分的发挥,有助于提升淡水水产养殖管理的整体质量。
  2.4.2 共生原则
  共生,主要指水产品及水生植物共生。在进行淡水水产养殖疾病防控工作中,有效遵循共生原则的具体原因为:自然界中生物和植物间通常存在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自然生态环境需求,养殖人员理应积极应用共生的方式,促使所养殖水产品的疾病抵抗能力提升,并建立起优良的管理系统,提升各环节水产品疾病防控工作的效果。
  一般来讲,导致水产品患病的原因为细菌感染,这里的细菌主要指经由粪便或者食物残渣中滋生的物质,可被自然界中某些植物吸收和分解,促使水产品和水生植物共同生长,可有效降低各种细菌对水产品的不良影响,减少其出现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此外,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有助于提升水体含氧量提升,进而为水产品的生长发育提供足量的氧气,对促进其生长发育质量的提升存在积极影响。
  3 结束语
  新时期背景下,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有效的应用于淡水水产养殖过程中,设计出高实效性的养殖方案,科学择选水产品种及养殖位置,积极提升饲料及水体管理的整体质量,重视开展高效的病害防御操作,有助于为养殖户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存在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奇.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6):41-42.
  [2] 牟丹丹.胶东半岛淡水水产养殖业水环境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8(05):39-40.
  作者简介:
  张凤海(1967-),男,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农村实用新技术探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