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祁连山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地区,近年来更是面临冰川萎缩、冻土退化、森林总量不足、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重威胁。随着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有力开展,加大对祁连山的保护力度,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各类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域出现的次数也渐为频繁。有效的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仅事关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还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祁连山;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R516.8 [文献标识码]A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是针对野生动物物种种群在生长活动、迁徙、群落座落过程中,异常死亡情况,科学部署,严密防范,争取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检疫、早处置,做到有效防控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保护区内人员活动减少,尤其是核心区内的农牧民逐步搬迁,区内人为干扰因素逐步减少,野生动物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可见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人类活动半径缩减,为野生动物“腾挪”出更多生存栖息的空间。
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壮大,多年难觅踪影的濒危物种也时有出现。区内有雪豹、马鹿、狍鹿、青羊、猞猁、兰马鸡、玉带雕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0多种。控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对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监测区域基本情况
大河口林区属祁连山浅山区,海拔一般在2400-4000米,最高峰4924米,最低海拔2000米,主要山峰有正南山、锦羊岭等。管护面积59810公顷,其中实验区12546.57公顷;缓冲区17575.93公顷;核心区28893.43公顷;外围保护地带:794.07公顷。植被主要是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乔木和高山柳、锦鸡儿、爬地柏、金露梅、银露梅、小蘖、花楸、栒子、沙棘、高山绣线菊、白刺等灌木为主的天然水源涵养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生存的良好环境。
2 监测区域划分
按照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及功能区划原则,依据水源地、湿地分布情况共设置监测区域4片,重点监测路线4条。线路分布:立身海潮坝河至雪线底部24公里;玉带河至南岔16公里;童子坝河至俄博岭29公里;石灰窑河至独山子11公里。
3 监测疫病的主要种类
(1)鸟类。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衣原体病、立克次体病。
(2)兽类。细菌性传染病:鼠疫、猪链球菌病、结核、野兔热、布鲁氏菌病、炭疽等。病毒性传染病:流感、口蹄疫、犬瘟热、登革热、布氏杆病菌等。
(3)其它可以引起野生动物发病或死亡的不明原因的疫病。
(4)国家要求监测的疫病。
4 严格落实监测措施
(1)切实加强野外监测巡护工作,通过祁连山管理局PDA巡护监管系统合理区划巡护区域,科学设置巡查路线,特别加强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野生动物疫病自然疫源地、散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交错地等重要区域的疫情监测和日常巡护。绘制辖区内的野生动物分布图、迁徙路线和巡查线路、固定监测点图。
(2)在湿地、牧区、森林公园等野生动物疫病高风险区域,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公众要远离野生动物,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野生动物。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相关机构,要充分发挥民众壮大监测防控力量,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3)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区域利用红外相机、视频监控、移动监测项圈等手段进行全范围覆盖式的监控,实时掌握野生动物活动动向。
(4)加强监测,强化监测程序。在春秋季鸟类迁徙的季节性,实行每天疫病零报制、日报制。及时整理信息,做好存档、上报工作,准确掌握本区内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活动动态,确保野生动物重大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理。
(5)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进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一经发现鸟类或其他野生动物出现异常死亡或疫症等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加大林区进出人员监管。对进出林区都要履行严格的登记和杀菌消毒制度,确保万无一失。
5 应急处置措施
一是发现疫情后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处置工作。二是迅速隔离发病动物,对污染区及时全面消毒。三是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四是对传染性极强的疫病区采取封锁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继明.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指南[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陸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N].中国绿色时报,2011.
[收稿日期]2019-01-15
[作者简介]杨国良(1982—),男,甘肃民乐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林资源管护等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