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传统书画艺术的美学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刘开渠的雕塑、徐悲鸿的画以及无数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都曾经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而在和平时代的现在,这些流传古今的作品依然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着无形而厚重的文化力量。这也是研究和品味传统书画艺术美学价值的意义所在。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两大瑰宝——书、画的美学价值,以期为研究传统书画艺术的相关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书画艺术;美学价值;书画同源
  1 书法的美学价值及气韵解析
  书写文字是书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就不能称之为书法。在古代,书法艺术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这种途径代表了艺术的目的性,即写出的字不仅能够让人们看懂,同时能够让人们接受,这就是传统书法的准则。书法如同人们的五官和四肢一般,每一种字体都有各自的特点。楷书、篆书、草书各有自身的法则,这些法则形成了书法的神、形、气、血、肉,缺乏任何一种则不可成为书法。可见,将人本主义运用于书法中,其形态、线条、个性的美便呼之欲出。扬雄曾经说过:“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心画者包藏万物也。”书法因为能够表现出人们的精神美,所以被称为心灵的艺术。书法美在其姿态,蔡邕的“九势”、王羲之的“笔势”以及王恒的“书势”等,说法不同却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势”表明了书法的整体效果,形式感和气势感都是书法的美感。古人说过:“书法之道,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书法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书法作者的领悟,同时在于人们对于美学的更高追求。在古代书法作者中,颜、柳、欧、苏、赵、虞等各有各的风采,磅礴气势给人各种美感。书圣王羲之书法中的“中和”之美,张旭狂草中的“不羁”之美等,都是神美绝伦的代表。介于古文与秦篆间的石鼓文、汉代的张迁曹全碑、唐人的写经、泰山石刻金刚经、秦朝石钟、汉代石鼎等书法,无一不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厚重的力量。除表现气势以外,书法也能表现出自然真实的美感。“汉简书”就用其率直、清新的风格表现出汉人恬淡的书写态度,自然随意的书法让当代书法者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沈尹默曾经说过:“世人认为,书法的最高艺术在于其表现出的惊人奇迹,没有颜色却如同图画一般灿烂,没有声音却如同音乐一般和谐,让人心旷神怡!”以文字为基础的书法,不仅丰富了书法的内涵,同时表现了书法的意境,这大概是我国书法在民族艺术中占据特殊地位、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重要原因。
  2 绘画的美学价值及气韵解析
  白描畫、水墨画等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以线条为主。《历代名画记》中有云:无线者非画也。我国历代的画都是在讲究线条美的基础上,再来讲究形态美。例如历代的仕女画中,都无一例外地显示出了线条美。宋代徐、黄两派的画作均用纯净的曲线勾勒出花鸟的轮廓,使其更加生动传神;近代张大千画作中的线条美和形态美成就了其作品的独特风韵;齐白石画作写中有工、工中有写、工写互衬,用惟妙惟肖的手法表现了画作的美。多少古往今来的画家,为了用万物动态来表现出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均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描摹,通过形神相似、不似而似等手法来表现实物的本质。这种舍弃形态而借助虚影的表现模式虽然比较虚空,但是更具传神之效;这种方法更能将实物的生命精神、气韵、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王宁仿古山水画《秋林雅聚》,在高山林立的山谷中,清溪静静流淌,山脚溪边的几处屋舍隐于似有似无的树林中,远处笔墨苍劲又有一片淡墨轻岚,古人伫立游赏其间意甚闲适。该画在山、水间借助虚影的模式进行表现,给人特有的闲适韵味及艺术感。再如在蒋伟的写意山水画《江山永泰》中,在连绵不绝的群峰中,草木泽良处而生,温润而清净;远处朦脓的山峦如同天边的云彩,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又天然浑厚,笔墨之间表现出飞扬的神态、浩荡的思潮。在山势挺拔、水流急促的情形下,若有似无的几只小舟荡漾其间,让人在感叹自然壮观的同时,也折服于人类直面自然的勇气。该画作虚实结合,既勾勒出近山的秀丽线条,又朦胧地表现出远山与天相接,几只小舟飘荡其中的磅礴之势。
  3 书画同源与书画同体
  书画同源在于二者同于自然之源。各类书法的结构、态势,无一不体现以人为道、道法自然的原则;而集聚线条美与形态美于一体的画作,无一不体现出远近层次、虚实相接的自然之美。书画同体,即将书法和画作用于同一幅作品中,在让人们对实物一目了然的同时,也能了解其精神内涵。如果只有书法而没有画作,人们只能从中知晓其事,却不能通过形状来加深印象;如果只有画作而没有书法,人们可以通过实物的形态而了解表象,但无法深知其内涵。所以,画作能够更形象地表现出实物的神态,而书法载于其中,更能帮助读者了解其内涵。书法和绘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大瑰宝,两者各有千秋、亘古常新,合则形神俱备、光芒万丈。
  4 结语
  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能够教育群众,同时能够团结群众,让整个民族更具凝聚力。对书画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探索和解析,有助于群众更全面、更深层次地欣赏和审视书画艺术,为提高整个民族的书画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立群,程义伟.论优秀传统书法理论对当代书法实践的指导——以杨宝林书法艺术为考察对象[J].名作欣赏,2018(17).
  [2] 谷翠峰,杜啟涛.论中国书法和国画的“同理”表现关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