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意境美在木雕艺术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木雕造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的木雕作品都通過意境美的方式来传达它的神韵。因此,蕴含意境美的木雕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意境美在木雕艺术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析。
  关键词:意境美;木雕艺术;设计
  0 引言
  木雕艺术品对于雕刻的技艺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娴熟的雕刻技法,这也是创作一件成功的木雕艺术造型的前提。然而真正能够传达木雕作品背后精神和思想的却是作品所展现出的意境美,这才是作品的灵魂。探析意境美应用在木雕艺术造型设计中的方式是发展木雕艺术的重要举措。
  1 通过创新设计表达木雕造型的意境美
  木材作为一种具有先天艺术美感优势的材料,一直备受艺术家们喜爱,表现在将木材设计为各种形式且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它除了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之外,对于想要将木材的艺术欣赏性提至更高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看到的是木材的可塑造性以及特殊性所展现出的独一无二的价值。那么,如何通过木雕造型的设计将木雕的深层含义展现出来是创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以往有名的木雕造型设计无一不透露出他们所创造出的木雕的独特性,这也说明了木雕在造型艺术的设计上必须别出心裁,拒绝平庸,运用创新思维与想象思维。同时,结合所创作木雕作品的特点打造该木雕所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关键因素,可以参考以往成功的木雕作品的艺术思想与价值,理解和感悟作品最根本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与复刻,这样即使拥有精湛的雕刻技艺,也无法将作品原本具有的思想传递出来。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将真挚的感情投入作品中,才能使作品和作者的思想融合,从而将作品思想展现出来,这也是意境美的最直接体现。
  2 从雕刻技艺中体现意境美
  虽然机械化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著名的工艺品都是纯手工打造,这也正说明了无论机械如何先进,拥有多么高的精度还是不如手工制作更有韵味,手工制作更能够让人感受到工艺品的精美,更具有影响人的力量。甚至机械的精度已经非常高,也不具有手工制作所蕴含的匠人精神。即使到时代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木雕作品仍然是以手工创作所传达的意境美为重点。因此,创作者应该不断加强雕刻技艺的练习,熟练掌握木雕技术,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保留一份匠人的初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展现作者的思想境界以及作品的意境美,为后世留下更多有价值的木雕艺术作品。同时,也通过作品向后世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 自我思想与艺术造型的结合
  手工木雕作品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作者通过在作品中付出心血传达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尤其是在社会进程如此快的现代社会,在很多人被快节奏的生活所影响时,这些工艺品的创作者仍然坚持本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工作,好像复制粘贴一般。其实这种精神才是最高层次内心思想的表达,他们能够摒弃杂念,克服所有的困难,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好分内之事。[1]这样沉稳的心态和长久的练习是他们成功的必然条件,也正是因为付出这样的心血和思想倾注,才产生了更多意义非凡的工艺作品,也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意境美。正是由于每件作品都是创作者付出心血创作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其中存在不完美和瑕疵,都别有一番风味,仍然被人们接受,是因为工艺品透露出的精神和信念,这是统一化的机械制作不能与之比较的。
  4 人文历史渗透意境美
  许多工艺品的创作是参照灵感或者历史依据,通过作品与人文历史的结合,能够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刻。并且从古至今,我国众多与木相关的用品都是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背景的,或端庄高雅,或含蓄内敛,或潇洒肆意,无一不是具有各自与众不同的思想表达。[2]将人文历史与木雕作品相结合,对于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是作品内涵的直接体现。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木雕艺术在结合中国文化历史的同时也在迎合国人的审美要求。因此,木雕作品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中国审美系统的展现,在作品中将中国元素与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深受国人喜爱,在其他国家也受到了非常认可与赞许。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精神在作品中渗透的意境美的充分体现。并且在未来,我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之后,人文历史将会与更多作品结合,创造出更多独一无二的木雕艺术。
  5 结语
  木雕造型的设计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意境美在其中的应用是提升作品思想精神的重要方式,分析意境美在作品中的展现以及将意境美更好地应用在作品中是欣赏木雕艺术的有效途径。并且,相信在未来,意境美还将有更多方式应用到木雕的造型设计艺术上,为促进我国木雕艺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喜伟.现代木雕艺术中生动传神之美的塑造探析[J].明日风尚,2018(12):7.
  [2] 许立,孟梅林.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木雕的价值与运用[J].普洱学院学报,2018(1):113-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