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基因视野下地域性流变及活态传承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中国快速进入全球化发展,经济建设得到高速发展,各个行业逐渐走上机械化生产道路。机械化生产在促进物质文明繁荣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特色危机”,不但城市面容面貌十分相似,连各个商业区陈列的品牌基本一致。自然非遗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生活视野,对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困扰。因此,探究地域性流变及活态传承对非遗文化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山西砖雕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视角下探究这种非遗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及活态传承,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文化基因 地域性流变 活态传承
  在山西清徐地区,山西砖雕属于一种典型的文化遗产,是当地重要文化品牌与支柱产业。在2008年,山西砖雕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因其精湛工艺水平闻名国内外;但是对文化研究者而言,其蕴涵的文化维度更具有学术价值。近年来,虽然各种研究结果相继出现,但对砖雕的源流及文化内核、关系等实质性问题,却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果。而且近当代历史上,文化发生显著变异,多次被非遗研究者诟病且试图进行干预,导致国内各地非遗工作常常出现保护与传承间的矛盾。哪些非遗属文化传统?哪些非遗形式属于活态文化?这些考辩对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 文化基因视野下地域性流变
  1.文化基因探讨
  事实上,在明清古代建筑装饰中,砖雕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装饰形式。但是山西砖雕却属于活态发展中空前绝后的砖雕文化。从学术视角来看,这种情况并非代表一种文化延续的偶然性及特例,展示出一种文化活态传承的必然性。但是对非遗形式来说,语境与基因究竟会产生那种交互作用呢?二者是不是具有动态依存关系呢?而规范、符号等各种非遗内容究竟包含那种因果呢?从这些因素入手,山西砖雕中蕴涵的文化习俗、文化基因及杂糅的文化内涵都成为问题的实例。
  从中国研究者角度来看,用来表达文化传播和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传统”具有非常微妙的互补关系,二者结合使用来描述传统文化的精神性与物质性,其特性上存在极大的优势。因此,学术界将文化基因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对所学科展开研究成为学术热点。在这种交叉学术关系上,文化基因被大量使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采用这种词汇描述民间艺术及其他文化遗产的传播、变异等过程,逐渐成为研究中的核心要素。从实况来看,这种理论在研究民族文化遗产上体现出纵深学术价值。
  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文化传统,所有研究都具有一个明确目的,就是试图通过研究发现这段历史的文化信息,这种承载信息形式被称为介质或媒介。从传播理论可知,价值常描述一种文化形式所承载与传播的功能。因此,一种非遗形式可视为文化基因及民族极易的重要存储器,以此为样本去研究某种民生文化的原本形式及社会意义。从现实来看,显然这种定义极易让非遗形式得到学术意义。但是事实上,这种价值理论可成为地域非遗开展静态保护及不符合现实干预的依据。
  2.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
  如果非遗形式自身就属于一种传播介质,那边其周围的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自然具有这种价值相似的功效,可成为“地域文化介质”。虽然一种地域文化具有一定局部特征,但并非一种完全封闭和静态的文化系统,蕴涵着潜在开放性,而且与文化变迁间保持关联的“流变”,这种地域性流变属于一种或者多种民族产生的文化基因,是在特定空间下活态传承且产生流变;这种流变过程犹如从大河上游冲下的石头,搁置在下游不同的浅滩上逐渐形成不同的质地与颜色,在形成过程中,文化基因蕴涵的“流”与“源”,横向与纵向兼并的动态传承形成与主体文化有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受到一些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流变文化不仅具有独特人文吸引力,从学术视角来体现出文化交流与变异的可能性与真实状态。
  由此可见,研究地域非遗文化的学术难度在于:假如一味强调其地域性、民族性等各种特殊的品质,势必将地域文化语境当成一种比较特殊的系统,而其特殊性必然会与大文化系统表现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地域文化语境,或将民族、宗教、历史等各种文化因素构成拆分开来,形成不同单元进行孤立考察,这种非遗蕴涵的维度必然会超越每一个研究自身的视域,必然会弱化系统性和理论性。
  事实上,山西清徐是人类繁衍比较早的区域,在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迹象,属于古文化盛行的地方,在历史上这个位置不但意味着贸易和战略制衡,同时也属于多元文化流转与传承的土壤。
  在清徐地区具有大量汉族移民及诸多原住民族,各种民族都将民族风俗遗留下来。山西砖雕的大量运用与晋商崛起密切相關,因为这些商人比较富有,为了互相显贵夸富,就兴建讲究建房规模与雕刻装饰,就将只用于庙宇、宫廷等建筑的砖雕用于民间;这种域外文化基因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丰富了该区域的整体风貌,同时受到不同阶层的影响和约束,就只能采用借代、比拟及谐音等各种手法体现吉祥寓意,逐渐形成复杂的文化基因、生活方式等各种模式组成的文化格局。
  因该地区汉文化具有边缘性及各少数民族文化独立性,从未真正建立起被公认的主流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间的差距及文化冲突始终存在,但是各文化内部为沟通而互相认同,逐渐形成世俗化的人文诉求,这种人文传统逐渐形成河湟文化的真正特质,决定了该地区的文化生产不再属单个民族或单个文化群体活动,逐渐成为文化基因的自我完善与形成过程,这种现象形成清徐地区文化的地域性流转。
  在山西清徐地域,各个民族间至少在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上依然保持明显的分野,但是在价值观、文化实习及审美情趣等各种文化层面上,各种文化间已经形成互动和认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通过这种认同和互通方式保持着流变,确保其活态传承。
  二、文化基因视野下的活态传承
  1.活态传承的理论阐述
  如今,活态流变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特征。传统生活中形成的非遗文化,主要是适合当时人们生活生存的产物,但是现在让这种非遗文化重新回到当代生活,就需要从当今社会需求与审美角度,创新性对非遗极易进行传承。   目前我国非遗传承者,面临着各种问题,虽然手艺娴熟、技艺精湛,但是创新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文化部门组织非遗人员参加研修研习班,具有一定成效,而且也让传承者意识到传承创新的重要性。从实践来看,要在短时间内就转变非遗传承者的思维模式,要求他们彻底掌握创新模式必然存在难度。术业有专攻,应该尊重传承者自身的表现方式和技艺特征,保留其技艺中原生态与古老的意味。
  通过多次尝试与摸索后,逐渐发现采用跨界创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非遗创新与发展,从而形成活态传承。这种传承模式下,就要求传承者与设计师共同牵手创作,从而形成跨界创作。通过跨界,就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及不同文化间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艺术。事实上,在文化传承历程中,本身就没有任何界限,文化艺术必须要互相交融流动,从而演变成一种新的文明体系,所谓的“跨界”实则为“无界”。就是在这种理论支撑下,本文就以临夏砖雕为例,探讨其活态传承,通过“跨界”来实现“无界”传承。
  2.山西砖雕的活态传承
  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有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变异、重构及创新,但是文化遗产只能够保持其原有形态,无法重现创造。那么对山西砖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采用活态传承还是静态传承呢?看似这个问题比较浅显容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难度却比较大。
  从学术视角来看,要赋予一种“传统”定义,必须要得到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持,但是给予“遗产”定位就不需要深入考辨。虽然这两种定义均出现在各种理论探讨中,但是很多时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时,就会倾向“遗产”这个定义。其根源在于“遗产”就意味着将文化传统禁锢起来,以此来展现某种历史时段存在的“文化切片”,这种文化切片产生的文化价值带来巨大的经济附加值。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思考,文化全球化发展及对精英文化的主流认同,逐渐形成这种对地域文化发展的拮抗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很多是从文化角度对地域文化遗产进行定位。因此,这种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判断依然存在。比如在写实手法中,山西砖雕屡遭贬低,这种与实际不相符的见解不但出现在相关研究报道中,同时还会影响主管部门对砖雕产业的文化遗产引导策略。
  从风格和形式来看,山西砖雕与我国其他地方的砖雕文化存在一定区别,这种砖雕具有高度的写实化倾向,这种砖雕属于世俗化民间艺术,在创造过程中并非追求雅趣与古拙,比较重视雕琢图案的立体感,以这种图案营造一种生动自然的氛圍。这种写实意图在目前发展势头比较强势,而且越来越浓,这种艺术风格与传承上的独特定位是受到当代文化诱导,极少有崇尚返璞归真的艺术形式。
  在山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各个地方,保持着许多清代砖雕,从其遗迹上就可看出,到清末事情无论是工艺手法还是风格上,砖雕已经发生一定变化,与苏杭、临夏、陕西等地的砖雕非常接近,其中蕴涵表示在明清时期,山西砖雕已经与各地文化具有一定关联。
  无论是传承人口述还是文化遗存都可得知,山西砖雕的风格发生突出变异是在民国时期,这种突变标志着这种砖雕的审美趣味从人文情趣逐渐朝着写实手法转变。比如砖雕葡萄图,这幅图就是采用写实手法雕刻而成,这幅图画被山西砖雕艺人公认为属于划时代作品,到现在都被大量临摹与仿制。
  事实上, 无论哪种文化遗产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艺术。作为非遗研究者,就应该通过其文化基因,深入探究在形成过程中具备的地域性流变,全面探析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域性流变,探析其活态传承。这样才能将祖先遗留的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去,才能再生文化遗产的价值,恢复遗产的活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J].旅游学刊,2013(5).
  [2]单霁翔.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探索[J].南方文物,2010(1).
  [3]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13(1).
  [4]张文静.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J].中国民族,2011(4).
  [5]章莉莉.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J].上海艺术评论,2016(9).
  注:本文系2018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山西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编号:2018050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