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中新课标的实施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坚持目标统领教学,提倡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健康的主题,把教学的精力集中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问题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课标  高职体育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c)-0151-02
  在过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一直沿袭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模式,造成体育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每堂课都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体育课缺乏应有的生机;加上教师不重视知识再学习,业务素质不高,教学内容大多照搬本科院校,很多项目技术难度过高,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周,更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畏难情绪。根植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每个教育管理者都要面对的新课题。
  1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
  在新课标中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予以不同要求,保证体育教学对学生个体的效果。但是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竞技重普及轻、课内重课外轻,尖子重其余轻”的现象依然存在。体育教学过分强调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以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独立性活动能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健身意识培养 ,影响了体育教学增强体质、培养健身能力、养成锻炼习惯效果的发挥,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人格形成、尊严建立、价值观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2 内容方法相对陈旧
  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依然沿袭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为主,对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时尚、休闲、健身”等新兴运动项目涉及较少,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较小,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机械、呆板,课堂组织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基本上是中小学体育的延续或延长(高职一次课90min),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和兴趣爱好考虑较少,势必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3 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良好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检查教学效果,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陈旧,评价指标单一、终结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对参与意愿及过程的评估欠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不能涵盖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和人性化,原有的评价体系面对新课标“以人为本”的要求确实相差甚远。
  1.4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造成师资队伍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教师录用为文凭化,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能力考量不够;另一方面是过多关注教师的专业技术,对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缺乏认识,从而造成教学发展缺乏后劲,教学改革难以推进。
  2  新课标的新转折
  2.1 高校体育改革的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体育教育资源、师资人数和水平、资金支持力度、场馆建设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为新课标理念实施提供新基础。经过中小学完善的体育教学,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为高职的体育教育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2 更好体现个性化教育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按大纲要求事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都是按照统一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由于受到统一模式的限制,教师的自身优势很难得到发挥。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体现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实施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和教师都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各自的特长也能得到更好发展。
  3  积极落实新课标的实施对策
  3.1 继续增加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但体育教学的实际经费增长并不明显,教师人数不足、体育课时不够、教学场地器材缺乏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必须首先对照课标的要求,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加强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逐步完善新课标要求的基本教学条件和环境,这样才能为新课标的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3.2 全面提高教師队伍的水平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执行者、更是新课标的践行者, 新大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行修订本)》在全国实施以后,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得到了扩大,在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新课标的践行者的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以适应课改的新要求。   3.2.1 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传道授业强调的是品德与技术的传承与影响,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的思想品德提高十分必要。作为一名光荣的体育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师风度和表率作用,既要彰显出体育教师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又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体育的美不仅仅在于动作和过程之中,更要体现在精神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之上。
  3.2.2 积极转变角色
  在新体育课程标注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教师要及时转变以往的角色,由教学的主导地位及时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已经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拓展知识领域、增加知识内容、提高新的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3.2.3 强化教育科研能力
  要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传统的惯性思维模式,及时研究体育教学和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与需求,扩展自己的眼界与视角,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健身要求、兴趣爱好的内容。这在以往的教学之中好像并不十分重要,现在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不能仅仅根据经验来教学,还要善于审时度势、认真观察和发现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途径解决问题,做到以科研促教学。
  3.3 评价体系要更科学、更全面
  3.3.1 培养学生习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由于评价手段单一,教师片面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主观能动性的评价和考量,严重影响了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3.3.2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学生全部要求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稍有违反就会受到教师的批评甚至是指责,因此课堂上学生经常缩手缩脚,不敢稍有创新或改变,这样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机会。新课标实施后要求教师多鼓励学生创新。及时的表扬和赞许,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豪感,学生就会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技術,更好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3.4 课程资源亟待拓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全国执行统一的教学内容,按照统一的教学标准实施教学,教师无需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和领域,而在新课标中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这就为教师选择和开发提供了新的空间,教师能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开发出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
  3.5 主动设计课堂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固有的流程与模式实施教学过程,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管理确实行之有效,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却十分有限。新课程标准中注重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积极方式,强调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前提下,对其进行指导和管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课前的准备能力和预测能力、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能力、课后的反思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新课程的实施更加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设计和开发出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能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张丽.新时代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9):11.
  [2] 王秀红.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5):64-66.
  [3] 刘焕尧.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116-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