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中的情感教育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每一篇课文,不但文质兼美,且充满了情感、人文、德育等要素,充分利用其特点施教,是对成长关键阶段的初中生最好的教育。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的教育意义和任务,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运用学科的情感注入,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意义。依托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课堂的情感效应,让学生理解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策略 实践活动 情感共鸣 课堂 情感效应 语言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42-02
  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立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的教育意义和任务,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那么,如何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运用情感教学呢?本人有以下一些策略或者说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的情感育教育教学,就是指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学生,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动、形象地呈现课本知识的过程,既帮助学生开发发散性思维,通过美的事物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解读,以情感人,寓情于理,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上的培养与提升,提高学生丰富情感底蕴以及审美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本中具有丰富的情感思维和深刻含义,如果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就能更好地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渲染,在课堂的交流与沟通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是只仅仅把语文知识简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学生去培养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思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现状
  1.教育观念依然保守传统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一直围绕考试、成绩、升学,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即便是新课程的改革已经深入实施很久,可是课堂上老师采用的方法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使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预期的改善。老师每每在課堂上,想的是完成教学任务,似乎没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所以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老师的单向教学为主,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和渗透,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存在很大的缺失。
  2.课堂的教学死板,学生参与度不高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情感需求,所以语文课程教学除了传授相应的语文知识,还需要深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观念。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过度的重视结果导向,认定成绩是惟一的评判标准,导致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枯燥、沉重,缺少一定的活力,老师的内容设计没有新意,而且总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几乎为零,整体的参与度较差,缺少情感互动,机械性的学习成了固有的模式,严重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情感价值影响。
  3.评价机制单一,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的评价机制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手段。可是由于成绩论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评价学生好坏总是以成绩为准,缺少全面性、综合性,忽略学生的文化品德与综合素质。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影响,目的性过强,忽略了学生的素质以及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评价中,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同样是需要被重视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在尊重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基础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有效策略
  1.运用学科的情感注入,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意义
  在语文的学习中,你会发现再没有一门学科如语文一样在我们生活里的全面渗透。你无时无处不在运用语文,参与着语文的实践与升华。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编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经过几代人,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再经过一些专家的精心策划、筛选、编排才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语文涉及到的不只是文学,还有科学、历史、自然、地理等等,语文只是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这些东西或喜、或怒、或乐、或悲地用语言展现给我们,让语言中的特殊情感慢慢地俘获我们的心。可见语文的博大精深,不但需要我们用情用心地去体会,还需要我们情感的融入,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投入。叶圣陶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所以说,学生的情感投入与参与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这不但要求作为初中语文老师的我们要处理教学中的情感参与,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
  2.依托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众所周知,情感教育之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证明,学生情感共鸣的产生离不开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相应的活动,学生才能走进课文,走进学习内容,穿越时空的隧道、入情入境,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有序地进行。比如,在给学生教学《我的母亲》这一课的时候,我创设了一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依托教学活动理清了刻画母亲性格特征的几件事情,还让学生依托这些教学活动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关爱之情。与此同时,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课堂多种多样的活动衬托了出来。可见,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创设一些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情感共鸣,就能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调动课堂的情感效应,让学生理解语言的魅力
  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渗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情感不但能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达到默契,让课堂氛围更融洽,它也是联系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种桥梁,能使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走进作者当时的写作心理活动,从而理解内容本质的东西。有了情感,学生会爱上语文这门课程,也爱上语言这门学科。“情感教学”被人们称为“乐学”,这说明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不但爱学,而且还易于理解。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 “乐学”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认识到,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传授相应的语文知识,也可以通过一些课文故事,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净化心灵、激励意志。可见作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对自己提出较高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善于学习交流总结,只有巧妙地借助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拥丽.试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16.
  [2]贺光明.论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的策略.速读旬刊[J].2017(4):39-40.
  [3]王通.注重学科情感渗透丰富学生人文情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谈[J].华夏教师,2016,01:44.
  [4]莫全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1:131-132.
  [5]闫长楼.春风化雨入心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资讯,2014,30:171.
  [6]焦桃.中学语文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