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知识传授策略,而任课教师则在相关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提供指引性帮助,有益于师生积极配合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迅速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学科教师就需要适时将此科学方法应用到具体教学活动当中,并在不断完善中优化最终教学效果,使得所教学生迅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教学法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157-02
在平时运用问题教学法展开具体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各高中任课教师就不能理想化地采取各种具体措施,首先需要脚踏实地地对所教学生综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如了解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了解新课标所规定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以后成长所需能力;学生们当前的物理学科能力水平;等等,紧接着据此研究如何才能够使得问题教学策略更加适用于所教学生,更能将其有效辅助教学价值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教学活动,高中物理教师通常可以顺利完成既定学生教学培养目标,促使他们学科综合能力全面养成并提升。
一、开端设疑,引发学生知识探究学习欲望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的实际应用首先可以体现于课堂开端的导入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导入新知,以充分激发出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增加学习欲望诱因。
例如,在开始为学生们讲解《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相关物理知识之前,进入导入环节,我首先依据即将要讲解的具体内容向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如“在力的产生过程中,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两者是不是都是不可或缺的?”“把一个苹果扔到水中,那么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否会发生变化?”“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所受重力是否相同呢?”等等,紧接着我就为学生们留出了一定思考时间,但最后我并没有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直接引入了本节课即将要讲解的学科知识。这样,学生们的未知探索好奇心既被充分挖掘了出来,同时也就对其知识探究学习欲望产生与逐步增强增添了助力,为最终优质完成学习任务奠定了良好主观基础。
二、学生质疑,培养高中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发展的黄金时期,因而各学科教师都需要对此学生培养任务加以重视。据此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转变自己单方面提问的模式,鼓励学生们结合自身认知理解就相关课本知识进行质疑,以为他们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增强提供良好平台,助力其综合能力发展。
例如,在完成《曲线运动》部分基本知识讲解任务之后,就其中某些知识点进行深一步讨论教学的过程中,我即给予了所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鼓励他们大胆将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于是有的学生就提问:“已知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那么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吗?”还有的学生质疑:“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分位移大吗?”等等,关于这些问题,我并没有即刻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基础上给予了他们恰当的指引,鼓励他们自行思考解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在以上系列思考、质疑、探索等活动中,学生思维即逐步打破单一僵化状态,他们开始能夠多角度发散性地思考探索学科知识,从而也就为迅速理解掌握学科知识提供了有效助力。
三、教师指导,保证学生问题探究科学方向
一般在借助问题教学法展开相关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们需要在给予学生主体足够重视的基础上,着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度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具体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讲授学科知识的时候,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利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科学引导,以保证学生们沿着科学方向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例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适时为学生们布置了一定的问题探究任务,即合作探索诸如“第一宇宙速度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速度?”“人造卫星绕地球旋转,那么其轨道、速度与周期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假如已知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半径、周期以及万有引力恒量,那么可以求解出行星的质量、密度以及太阳的质量、密度中的哪一项?”等习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我并没有完全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时时在小组间进行巡视,以随时发现学生们的错误思考方向而及时对他们进行点拨,最终学生们即科学而顺利地完成了相关探究学习任务,丰富了学科知识储备。
总之,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辅助教学价值已为各学科教师所认知,高中物理学科教师也不例外,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时时虚心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基于本学科知识特点与所教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具体应用探索,益于科学运用其助力作用实现优质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福娟.问题教学法引领物理课堂走向高效[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22):15-16.
[2]曹明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7+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