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语文课堂变得复杂多样,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陶冶情操 激发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40-01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就是以最优化的教学策略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内容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下面就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有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在大脑皮层中会产生一个兴奋中心,外界对他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而且刺激越强烈,学生的注意力愈集中,感知愈深刻,愈有利于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文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变抽象为形象,变想象为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内容较难理解,导入新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恩格斯的简介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崇拜、追寻伟人的足迹,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可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二、增强美感,渗透美育。
  语文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課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的形象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在许多优美的散文中,特别是写景抒情一类的文章,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能使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荷塘月色》一文写了清幽的荷塘和月色,又绘了一幅明朗欢快的采莲图。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用多媒体展示清华园中的荷塘、近春园、采莲图、等图片,并播放轻音乐,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亲眼所见,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欣赏美、体验美,体味月色笼罩下的荷塘美景和荷境中朦胧的月色给人的美感,领悟情景交融的写法,从而认识作品的思想和美点。
  三、拓展内容,激发潜能。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把语文这门课程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学习、理解并真正地运用语文。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语文课堂变得复杂多样,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讲授《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画面,敦煌的飞天壁画,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用47支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试图飞向天空的图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杨利伟拍摄的地球最美的画面,杨利伟返回地球的瞬间……让学生体会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学好课文的同时,明白查阅资料的好处,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课堂内外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仅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更具魅力,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树立“大语文”的思想,学会课内外的结合,逐步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