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咏荆轲》探析陶渊明的另一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个性任真、崇尚自然,已经成为大家对陶渊明的普遍认识,但陶渊明的诗歌,既有平淡自然的主体风格,又有豪迈雄健的金刚怒目。而名篇《咏荆轲》就是陶渊明诗风金刚怒目一面的生动体现。陶渊明在诗中以松弛有度的节奏塑造了一位肝胆豪侠的勇烈形象,写作手法不仅异于前人,而且在荆轲身上寄寓了自己冲破樊笼的思想,在吟咏荆轲中获得了任性反叛、冲破矛盾的满足。
  关键词:陶渊明;《咏荆轲》;荆轲
  《咏荆轲》是陶渊明代表诗之一,是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陶渊明以高度的热情对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进行了歌颂,充分展现了其对当时官场的黑暗和强暴势力的憎恨,表达了自身渴望铲除强暴势力的深切愿望。整首诗笔墨淋漓,感情慷慨,在众多陶诗中别具一格,也让读者看到了陶渊明的另一面。
  一、陶渊明及《咏荆轲》简介
  (一)《咏荆轲》内容简介
  《咏荆轲》自古以来便被称为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代表作品,纵观该诗歌,共30句,主要描述了荆轲刺杀秦王这一英勇壮举,给读者描绘了荆轲侠义的壮士形象,和陶渊明之前怡然恬静的田园诗风格截然不同。站在叙述的角度分析,《咏荆轲》可以根据叙事的顺序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求而得,荆轲接受了燕太子丹去刺杀秦王嬴政的委托;第二部分:饯而别,即众人给荆轲饯行;第三部分:往而刺,即荆轲不远万里到秦国刺杀嬴政的整个过程;第四部分:美而赞,即荆轲刺杀秦王失败死亡后但是作者对其进行了大肆赞美。纵观全诗,第一部分仅4句,第二部分共16句,第三部分共8句,第四部分仅2句,由此可见陶渊明将重点放在了饯行和刺杀上,而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分析,第二部分是全诗重点所在。整首诗歌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原因及结果,对全诗的议论仅仅只有最后一句。如果仅从议论和叙事的内容分配来看,着重在叙事描写上,其中最经典便是易水送行的部分,陶渊明通过描写环境,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送别出征的场景,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但是这些描写并不会给读者累赘的感觉,主要是为最后的议论做铺垫,通過慷慨激昂的叙事,在最后的议论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咏荆轲》诗歌的风格
  个性任真、崇尚自然,能在门阀当道,汲汲于功名的时代毅然抽身隐退,去往青山田野里找寻一片诗意的乐土,这样一位高洁的隐士形象,已经成为大家对陶渊明的普遍认识。但一个人的性格是复杂多样的,陶渊明的个性也绝不会单单只是任真自然这么简单。陶渊明的诗歌,既有平淡自然的主体风格,又有豪迈雄健的金刚怒目。沉浸于清新质朴的田园之中,一股刚健雄毅的爽朗忽然扑面而来,如果说《拟挽歌辞》是一曲充分带入作者情感的有我哀歌,那么《咏荆轲》则是在客观历史的追述与想象中塑造了一位肝胆豪侠的勇烈形象。在荆轲的身上,不仅闪现着陶渊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且寄寓着他内心深处的侠义思想。
  (三)《咏荆轲》的节奏特征
  通读《咏荆轲》,可以看出全诗节奏舒缓相合,错落有致,体现出陶渊明高超的写作技巧,从变换的节奏中展现了情绪的变化,塑造了为知己者死的荆轲形象与陶渊明隐含心中的侠士理想。全诗的节奏可划分为“松—紧—松—紧—松”五个阶段,首句“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用较为舒缓的语言说明了燕国与秦国的紧张关系以及燕国求贤若渴的心理,为下一句“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紧急突转打下基础。荆轲已决意赴秦刺杀,为了进一步渲染荆轲的侠士气概,陶渊明用漫长而舒缓的笔墨细致描写了易水送别的场景。直至“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时再次笔锋突转,将荆轲奔徙的过程描写得凌厉迅捷,显现出壮士一去不返的气概与无畏。结尾“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是作者对荆轲刺秦的慨叹,长叹的语调笼罩在这句话中久久不散,忧伤叹惋的情绪萦绕在读者的心头,为荆轲的悲壮添上了一抹惋惜的忧郁,余音袅袅,发人深思。
  (四)《咏荆轲》中荆轲的形象
  有关荆轲的描写,陶渊明的直接材料来源应是《史记·刺客列传》,同时也有前人作品的影子,如左思《咏史》其六、阮瑀《咏史》其二,都是吟咏荆轲的诗作。不同于前人的是,陶渊明更为全面地描写了荆轲的事迹,将重点放在了易水送别的萧瑟悲壮上,更为生动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
  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记述了刺客荆轲,但仔细分析《刺客列传》里的荆轲,可以发现其人物形象还是和《咏荆轲》中士为知己者死的荆轲有一定区别的。《史记》中的荆轲作为刺客是正统秩序的破坏者,好读书击剑却剑术不精,遭到盖聂、鲁勾践的斥责。荆轲本身并无十分出众的才能,主动寄身燕国,且其刺秦是在报恩、受贿等多重利益因素驱使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综合来看荆轲其人并不是一位十分值得称道的英雄。但陶渊明笔下的荆轲,却是一位受到燕国器重,愿为知己者死的侠士,是大无畏的豪侠气概与正义凛然的个人品格让他视死如归。除了陶渊明本身的情感倾向外,也明显受到了前人咏荆轲的影响,如左思的《咏史》就大力赞扬了荆轲的英雄形象。为什么陶渊明笔下的荆轲形象和《史记》中的荆轲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文学传统的影响。在陶渊明之前,三国魏时阮瑀和西晋左思分别对荆轲进行了歌咏,前者基本上如实地描写了历史事件,而后者的荆轲形象已经与真实的历史存在了一定差异,左思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思想,将荆轲刻画成一个壮志凌云、淡泊名利的形象,赋予了荆轲英雄气质,从而导致在文学史上荆轲的形象发生改变。而陶渊明的《咏荆轲》是对荆轲作了进一步想象而开展的英雄化描写,实现了文学传统自然的延伸和强化。二是陶渊明其个性特征的原因。陶渊明作为一位对文学和史学传统研究透彻的学者型文人,其自身独特的性格和认知等,决定了其选择在传承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二、《咏荆轲》中陶渊明的另一面
  (一)从《咏荆轲》看陶渊明的任性反叛
  在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中,陶渊明为何对荆轲情有独钟?前人推测是由于晋室衰亡后陶渊明因此产生了复仇心理。但陶渊明一生多次出仕,为不同的政治势力服务,政治复仇心理显然不是陶渊明吟咏荆轲的理由。从陶渊明的内在性格分析,对荆轲的赞美实际应是陶渊明内心理想的表现,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荆轲游侠的身份可以充分享受不受羁束的自由,且陶渊明的性格中有着豪放直爽的一面,这一点与侠士精神有着深刻的共鸣。同样生逢乱世,同样漂泊无依,在陶渊明的心中,荆轲是一位与他有着相似之处且真正打破了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勇者。荆轲不仅是一位为了打破固有秩序献出生命的勇者,更是一位实现了陶渊明内心叛逆理想的慰藉式人物。在荆轲的身上,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所一直向往的精神状态,在吟咏荆轲中获得了任性反叛、冲破矛盾的满足。   (二)从《咏荆轲》看陶渊明的侠义
  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心理,陶渊明要将一个刺客歌咏成一位舍生取义的英雄?本人觉得,荆轲这一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和陶渊明的现实心理形成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其游士兼游侠这一身份。游士主要是从战国早期的游说之士变更而来,他们不受旧秩序的管束,自由流动,没有恒产也没有恒心,择主而事,主要靠游说君主得以谋生。荆轲喜爱读书和击剑,身上具有典型的游士特征,虽然为秦国人,但是在卫国居住,曾游说卫元君,但是其意见并未被采纳,后来又居住在燕国。而陶渊明的思想和个性则非常符合游侠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和荆轲这一古人形成共鸣的主要原因。从性格上分析,陶渊明豪放、直爽,自称“性刚而才拙”,在年少时期陶渊明在政治上拥有很大的理想抱负,无奈生不逢时,这一抱负无法实现。陶渊明侍无定主,如此一来便给他的游侠精神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荆轲刺秦王失败这一事迹恰好和陶渊明抱负无法实现这一现实人生存在相似性,因此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应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荆轲这一豪侠的形象,这正好是陶渊明狭义思想的折射。
  (三)从《咏荆轲》看陶渊明的济世情怀
  在《咏荆轲》中,陶渊明重点刻画了荆轲憎恨强暴的复仇情怀,运用激昂豪迈诗句对荆轲的形象进行了概括,展现了自身对荆轲的同情,这也从侧面展示了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咏荆轲》创作于陶渊明的晚期,这也是他在田园隐居多年后发出的慷慨激昂之声,陶渊明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其内心依然牵挂着世事,一颗济事的心依然在不断翻腾。“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渊明不知不觉化身成荆轲,渴望为了天下苍生将惨无人道的暴君除掉。从表面上看,《咏荆轲》是在歌咏历史,其实则是抒发自身的情怀,如此一来才赋予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新立意和新生命。只要细细品读,我们便可以发现诗歌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格取向,从少年时期的“猛志逸四海”,到中年时期的“日月掷人去”,到老年时期的“猛志固常在”,充分体现了其一生拥有一腔济世的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咏荆轲》这首诗歌中,陶渊明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一定改编,突出了荊轲英雄形象,从而赋予了该作品与其隐逸诗风截然不同的风格,因此受到了后人的关注。而陶渊明之所以重塑荆轲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其豪放的个性和现实的困境有关,细细品味这首诗歌,我们也能够挖掘出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让我们看到陶渊明的另一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王澍.“陶潜诗喜说荆轲”——陶渊明《咏荆轲》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9(1).
  [5]武建雄.从《咏荆轲》诗看陶渊明的侠义思想[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6]徐军辉.试论陶渊明《咏荆轲》诗的创作主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5).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