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学观照下菲茨杰拉德所译《鲁拜集》的际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鲁拜集》虽由有波斯“天才诗人”和哲学家之称的欧玛尔·海亚姆创作而成,但该作品的魅力直到1859年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将其翻译为英文后才被发掘。为探求菲茨杰拉德译本的际遇,文章引入了安德烈·勒菲弗尔的诗学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鲁拜集》;安德烈·勒菲弗尔;诗学;爱德华·菲茨杰拉德;际遇研究
  一、引言
  《鲁拜集》虽由有波斯“天才诗人”和哲学家之称的欧玛尔·海亚姆创作而成,但其詩集真正得到世人的接受,还是在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将其英译之后。菲氏所译《鲁拜集》在世界文学中影响深远,据伊朗学者的粗略统计,《鲁拜集》有32种英文版译本、16种法文版译本和12种德文版译本以及包括阿拉伯文、意大利文等各文种在内的几十种语言的译文版本。其中很多译本都是在菲氏的基础上的转译。
  那么,菲氏翻译的《鲁拜集》为何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为此本文拟引入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诗学相关理论来进行解读。
  二、诗学观照下菲译《鲁拜集》的风靡之探析
  1.勒菲弗尔的诗学简介
  在勒菲弗尔的观点下,“诗学”是一个在特定社会中文学应该是什么,或可以是什么的主导性概念。
  从宏观层面看,诗学关系到文学的本质和功能,也关系到诗学产生的整个背景。即宏观层面的诗学是占主导地位的诗学,它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预期,涉及特定文化和特定时间的文学形式及其风格。因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诗学文学规范,译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文化中的诗学影响。同时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接受或认可与否,也受主流诗学的影响。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原文进行改编和“改写”,从而使翻译作品在自己的文化中能被读者所接受。
  从微观层面看,勒菲弗尔的诗学指译者的个人诗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源文本和将要翻译的源文本的种类有着自己的偏好和看法,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翻译思想融入翻译作品中。
  2.从主流诗学角度对菲氏译本的探析
  十九世纪的英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给英国人带来了强烈的优越感,乐观主义也随之兴起。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和传播,其所倡导的“适者生存”的理念逐渐打破了人们心中的平和。自此,有神论和人们的宗教信仰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整个社会开始笼罩一种悲观情绪,于是前拉斐尔派诞生了。这些人物偏爱悲观忧郁的题材以及异域意象,他们也反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艺术,反对将艺术用于道德、社会和宗教的教化。因此,不熟悉的异国情调、遥远的意象和宿命论等主题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当时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就是说,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的诗学中包含着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而这些也影响着菲茨杰拉德和《鲁拜集》。
  在菲氏翻译的《鲁拜集》中,人的生命很短暂,无论我们生前多么富有抑或贫穷,在我们死后我们的躯体都会变成泥土,从此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悲观主义气息较浓:“And those who husbanded the Golden grain,/ And those who flung it to the Winds like Rain,/ Alike to no such aureate Earth are turn'd / As,buried once,Men want dug up again.” (Fitzgerald,1889:16)
  悲观主义也表现在欧玛尔以悲伤的语气所写的四行诗中,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无法避免这种由生到死的过程。而从菲氏所译的四行诗中,处于19世纪的英国人由此也可以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共鸣。在第69首四行诗中,生活被描述为“无助的棋子”,我们一生中到处游荡以找寻人生的意义,但最终我们还是会“收归匣里”:“But helpless Pieces of the Game He plays / Upon this Chequer-board of Nights and Days; / Hither and thither moves,and checks,and slays,/ And one by one back in the Closet lays.”(Fitzgerald,1889:41)
  如果菲氏的翻译都是完全的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那么他的作品也不会受到目的语文化读者如此热烈地欢迎。在菲氏的翻译过程中,他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与“东方主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方主义”将诗学从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一本正经的文风转向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运动。与此同时,东方主义也给西方读者带来了许多对东方世界的想象,给西方读者描绘了一种带有异域风情的、深邃含蓄的东方图景。因此,他试图保留欧玛尔时期的一些波斯语词汇和短语,以满足目标语读者对其翻译作品中异域东方风情的好奇,因此力求保持 “Shah”“Yusuf and Suley man”等诸如此类的东方词汇而非直接替换为 “king”和“Joseph and Solomon” 等英语词汇。
  3.从个人诗学角度对菲氏译本的探析
  菲茨杰拉德曾在写给朋友考威尔的信中表达过自己对翻译的看法,这也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诗学:“我想很少人会像我这样呕心沥血地费这么大事来翻译,虽然我并未按照字面去推敲。无论如何,译本一定要有生命:就算不能尽存原来的精神,译作也要以转化过来的较差的生命而存在。宁为活麻雀,不做死老鹰。”因此我们主要从替换意象和组合这两个维度来探析一下。
  (1)替换意象。菲氏在翻译过程中替换了欧玛尔诗集中的一些词汇或意象,这迎合了当时英国社会读者的阅读期待,也从中凸显译者的“创作”思想。例如菲译第一版本的第73首诗:“Ah,Love! could thou and I with Fate conspire /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s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ter it to bits—and then /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Fitzgerald,1889:47)。张鸿年教授作为波斯语研究的权威人物,曾对本诗进行过剖析。源语版本在第一行有一个凸显波斯宗教的词汇“yazdan”,即“天神”的意思。欧玛尔用该词是想表达即使伊斯兰教教义深入伊朗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但作者却依然坚守伊朗人自己的宗教观,即对世界的主宰应该是伊朗宗教教义的“天神”。在原诗中的第四句有个重要词汇“azade”,其意思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不愿为奴的人或纯粹的伊朗人(相对于阿拉伯人而言)”。整首诗是想表达彼时伊朗人反对阿拉伯的社会心理,但在菲译中这两个词都不见踪影,故对于饱含民族情结的诗句在菲氏的笔下就变成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讥讽。菲氏意欲借助这首诗来表达其对当时社会教义的控诉和僵化的社会道德伦理的抨击。而这也正好迎合了英国社会民众的审美趣味,从而菲氏与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2)组合。菲氏没有完全遵照欧玛尔原作的内容,他在翻译时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将诗作组合起来。在波斯作品《乌斯利》中,包含一些波斯社会不知名作者所写的“鲁拜”,在72篇诗作中,其中有5篇是主人公與“酒”相伴的诗作。如其中一篇原诗是这样的:“Give me a skin of wine,a crust of bread,/ A pittance bare,a book of verse to read; / With thee,O love,to share my solitude,/ I would not take the Sultan's realm instead!”这首诗与Ouseley MS第155首,成为菲氏翻译《鲁拜集》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诗的原始素材。第155首原诗是这样的:“So long as I possess two maunds of wine,/ Bread of the flower of wheat,and mutton chine,/ And you,O Tulip-chicks,to share my cell,/ Not every Sultan's lot can vie with mine.”
  菲氏将这两首糅合为一首并创造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A Book of Verses underneath the Bough,/A Jug of Wine,a Loaf of Bread—and Thou/Beside me 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 / Oh,Wilderness were Paradise enow!”(Fitzgerald,1889:41)。译者丢弃了原作的“Sultan's realm”“Tulip-chicks”等意象,组合后的作品显得更加精炼、优美而动人,表明了作者对简单而充满诗意的生活的向往。作者笔下的“我”没有意愿去追求现世的奢华和富贵享乐的生活,而只求在荒郊的那一片浓荫下,携一知己,拥有诗章、美酒和干粮足矣。而这些,对于当时时代背景下因上帝的消失而导致灵魂无所归依的英国人来讲,无疑是一味上佳的安慰剂。
  三、结语
  菲氏之译本《鲁拜集》在文学领域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基于菲茨杰拉德能够迎合当时的主流诗学,在“浪漫主义”以及“东方主义”的诗学影响下进行翻译。与此同时,译者的个人诗学,既为了保持诗作风格也为诗作的有效传播而不惜进行各种程度上的“改写”,在其翻译过程中也为其译本增色颇多。
  参考文献:
  [1]童元方.论《鲁拜集》的英译与汉译[J].外语与翻译,2000(2).
  [2]郑鲁南.一本书和一个世界[J].军营文化天地,2005(10).
  [3]许昆.《鲁拜集》的译介传播,以及郭、黄译本对比[J].传媒论坛,2018(15).
  作者简介:袁业涛(1984—),男,河南信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