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安全防卫空间理论的开放式校园安全感提升景观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园安全感问题是影响开放式校园发展的关键,在DEFENSIBLE SPACE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影响校园安全的基本因素,试图构建出适合开放式校园的景观构建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安全感并用环境设计的方式预防犯罪。
  关键词:DEFENSIBLE SPACE理论;开放式校园;安全感;环境
  一、研究背景
  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着校园的形式的转型,开放式校园的建设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开放式校园实现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为学校和社会同时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体现对平民的关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校内学生安全感降低,学校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秩序被破坏等问题。与此同时,开放式校园将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校园公共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开放式校园的发展。
  在针对公共安全的问题上,一些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就开始提出DEFENSIBLE SPACE理论,即通过环境防卫空间预防犯罪。1972年,Oscar Newman出版了题为《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规划预防犯罪》的著作,Newman 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防卫空间”(defensible space)安全防卫空间的四大要素:领属性、监控、印象、环境;后来加入出入控制、目标强化、活动支持三个要素。这七大要素均可通过景观设计手段实现,但是由于场地的性质、功能不同,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或单一呈现。因此研究在DEFENSIBLE SPACE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提炼调查校园内不同类型场地,学生的安全需求和场地现状,围绕安全防卫空间的七大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景观策略,试图构建出适合开放式校园的景观构建模式,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安全感并用环境设计的方式预防犯罪。
  二、研究目的
  开放式校园在给人带来资源集约利用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校内学生安全感降低,学校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秩序被破坏等问题,本项目在DEFENSIBLE SPACE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校园开放后校内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校园内不同类型场地中学生的安全需求和场地现状,围绕安全防卫空间的七大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景观策略,试图构建出适合开放式校园的景观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安全感并用环境设计的方式预防犯罪。
  三、基于DEFENSIBLE SPACE理论开放式校园安全性研究过程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DEFENSIBLE SPACE理论提出的七大要素,筛选出校园安全评价因子,环境评价因子和心理评价因子并且针对校园中不同的功能区进行明确具体的取样。
  (1)先采用综合了排序测评法(LCJ)的平衡不完全区组(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Laws of Comparative Judgement,BIB-LCJ)研究方法,按照照片取样的顺序将照片按照编号和评分,最高5分,最低1分,按照评分高低绘制校园公共空间景观安全系数图。
  根据调查绘制出安全系数图,从图中得出调查结果,学习办公区的安全感最高,生活区次之,让最多人感觉不安全的地方就是生活区。
  (2)采用参与式评估技术(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Technique,PAT)调查利益相关者对开放式校园的评价。基于DEFENSIBLE SPACE理论中领属性、监控、印象、环境、出入控制、活动支持等七个要素,针对不同人群校园环境中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进行打分。
  针对不同人群校园环境中影响安全感的因素排序,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众认为出入口控制最为重要,其次是领域属性,最低的为商业植入。具体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 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600人)。
  (3)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调查取样点当地公众对取样点景观需求及安全性提升的意愿。针对具体取样点进行结构式访谈,基于DEFENSIBLE SPACE理论提取出“出入”“照明”“路灯”“措施”“场所”等关键词,下面针对各点进行分析总结。
  出入口控制:出入口是标志性设施,具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出入口的设计必须突出其分界特征,突出提示性给人以过渡状态的心理感。通过设置标志性构筑物、改变出入口道路线型和铺装等手法,创造校园出入口的可防卫氛围。
  灯光照明:灯光是道路中的重要提示标志物,适合的灯光可给人带来强烈的安全感,通过调查可发现昏暗的灯光下,人的安全感会急速降低,尤其是学生长时间所在的生活宿舍区,缺乏基础的灯光照明,其夜晚周边道路令人感到惶恐。所以照明设备的高度和摆放位置需考虑各种障碍物如树木对视线的遮挡等,同时不能忽视数量、密度、功率、色光等。
  道路交通:交通道路具有强烈的疏流性,不同道路的功能作用有所不同,标识、铺装等的设置非常重要,可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感。休闲区内,为了增添园区乐趣,丰富园区内容,多设置复杂错综的园路,但道路缺乏指示标志性,使人的安全感降低,让使用者在某一时期中内心对这些道路产生了抗拒心理。所以要树立明确的标识性物质,针对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铺装,其铺装图案也要切合主题。
  绿化:树木花草对环境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人忽视了绿植,由绿植围合所形成的死角空间和植物密集高长区域会使人降低安全感,减少区域内因植物围合所造成的死角和连续的高植物密集区的同时要塑造有人管理,有人控制的环境意象,使使用者更加舒适,更有意愿进行接触。例如,小西湖周围植被大多数高出正常可视度两倍及以上,植物配置较为密集,且其配置多半植物以自然式散植,缺乏后期管理,容易人产生侥幸心理。所以在植物綠化集中区内要重视视线通透度,增强行人安全感,合理地进行植物高度与植株大小的配置,灌木丛树篱不超过1米,树木高大的树冠不低于2.5米,塑造通透的空间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后期监管,进行定期的人工修剪,提升景观的安全感。
  四、结语
  校园安全感,对于校园开放后比开放前安全感明显下降,且生活区的安全感最低,对于以CPTED理论为基础运用景观手段提升校园安全感,针对出入口控制、灯光等要素设计提出建议策略。通过这些富有弹性的策略,打破了只靠监控设备、出入口的严密控制、巡逻的保安局面,降低了校园管理难度,增强了自然监控和归属感,同时让公园环境成为“可防卫空间”。而且也促使公共空间不再是“牢笼”,“户内”与“户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科学合理,富有时代性与创新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美)Timothy D.Crowe.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第3版)[M].陈鹏,苏国锋,李一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峻峰,虞梦湄.CPTED理论对城市公园设计策略的启示[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3).
  [3](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马堉盈(1997—),女,本科;
  李媛(1999—),女。
  通信作者:李侃侃,女,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