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听《陈情表》公开课想到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固然有“教无定法”之说,但任何课程都应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可能众说纷纭,但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应是每一個施教者的追求。语文课尤其如此。
关键词:《陈情表》;公开课;教学方法
在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是随意性最大,最没有统一模式的。就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施教策略而言,每个施教者都可根据自己的执教理念和风格做出自己的取舍,体现出自己的水准。这大抵也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但不论施教者对文本的解读与教学实践有怎样多元化的表现,课堂环节都要依据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进行设计,每一个执教人都要有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阐述,而不能使课堂教学浮于表象,或围绕网络下载的课件完成教学任务。这几天接连听了几节《陈情表》的公开课,想到了一些我们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想到了就说出来,未必正确、理解表述也肯定不尽完善,陈述于此还请大家指正。
一、施教者一定要本着谨严之心理解文本
这是上好一堂课,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的基础,也是发现文本细微的精华,加深学生理解,甚至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必由之途。
有一教师讲解《陈情表》第一自然段中的“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时,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再提出“见”为何意的问题。因教材(1)只解释“见背”为“弃我而去”,学生答不出“见”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打开《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一起查看“见”的词条。发现该词条第三个解释为“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从而知道此处的“见”可对应现代汉语中的“我”,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见”的意思。紧接着,该教师又提出问题,我们还在哪篇文章中学习过含有这个意思的“见”的句子。学生的回答仍然不好,教师出示了《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句和“府吏见丁宁”句进行讲解。最后,该教师又出示了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的“见”在其他义项上的例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深化了学生对这个词的认识。
很明显可以看出,该教师在备课时详尽地翻译了文章,不局限于文本中笼统的注释,而是尽量一字一句文白对应,做好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和认知,举一反三,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从细节之处找寻问题,并通过工具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好的现象,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二、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进行施教
《陈情表》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被一代代学子咀嚼品味。文中李密陈述的与祖母刘氏深厚的祖孙之情,自己处于被朝廷征召、遭逼迫与奉养祖母之间难以取舍、进退两难的狼狈之情,以及自己甘愿“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报答晋武帝的一腔忠情是我们欣赏这篇课文的根本。
传统的教法注重引领学生体会李密彼时彼地的感情。通过诵读,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状,从而希冀能使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以达到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实现“读《陈情表》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的教学目的。
一教师在讲解《陈情表》时,从人物称谓入手赏析文章。从文中找出对祖母的不同称谓,对“慈父”的称谓,对母亲的称谓,以及文中出现的二十多个“臣”的称谓,分别进行品味鉴别。深入挖掘称谓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感情。将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品析人物称谓,分析人物形象”。最终引领学生得出:李密思维缜密,巧舌如簧,圆滑世故的结论。整个讲解过程,学生都没怎么读文章,只是按照教师的提示回答一个个问题。先不论这样的解读是否正确,是否合适,像这样不注重文章根本,不顾及课堂教学的核心议题,只是照搬别人已经发表过的论文内容到课堂当中,做讲座式的教学窃以为是不可取的。虽然突显了所谓的教学内容新颖的特点,但使学生整堂课所得不多。
课堂教学不能一味求新求变。传统的东西,包括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它成熟、厚重的一面。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我们还是应有“打硬仗”的意识。从字词句的学习到篇章的分析欣赏首先应追求的是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三、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诵读
不仅是文言文课堂教学要重视诵读,所有类型的语文课堂教学,诵读都应是第一位的,诵读是最基本的教学环节。这既是语文教学的常识,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通过诵读要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建立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知。
一教师在教学《陈情表》时,简单介绍了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李密的相关文学常识,就开始让学生自读进而翻译疏通文章。既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定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诵读,更没有全班齐读。诵读的形式只有学生自读,谈何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更谈何建立学生对文章的感性领悟?
这既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诵读的认识不够,是一个教学理念的问题。方法和理念可能没有对错之分,但一定有好坏之别。准确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
教无定法,但有旨归。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让学生一课有一得。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可以常谈常新,但有些问题常谈已经不新,说出来只是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认识,促使我们在新的施教中少走弯路,能尽快抵达教学的核心和学生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田玉琴.由听一节公开课所想到的[J].中学时代,2012(12):109.
[2]付金霞.由一节公开课想到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4):93.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6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