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着力点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不是很乐观,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本文联系具体情况,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内控作用;业财融合;固定资产
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有效评价与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通过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推动公共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型建设。
内部控制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作用显著,可以创新发展、突破现状,大幅度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与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引入内部控制优势显著。通过全面摸底调查的方式掌握单位内各部门的情况,内部控制参与业务部门年度目标任务与工作计划,分析计划制定时展现出的问题。结合各部门主要工作确定各部门资金需求量,提高财政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同时,深化业务培训,拓宽单位内部人员的视野及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单位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遵循制度法规,因此财务工作具有极强的原则性,使得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经常发生冲突。具体工作时,应该及时分析矛盾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协调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目标,确保两者目标的一致性。内部控制基于服务角度跟踪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分析数据产生原因及合理性,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纠偏。财务与业务人员交流时,相互信任,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1.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的应用,也不重视建设财务部门,同时财务人员数量有限或是直接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使得财务人员将所有精力用于日常工作,根本无法抽出时间进行财务分析或应用内部控制。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尤其是缺少会计电算化经验,即便引入内部控制,凭借自身掌握的财务知识也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2.制度不全面
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造成会计信息准确性不足,直接影响到单位决策的合理性。加之基层单位缺少资金与时间价值的观念,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率偏低且存在浪费情况,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理念缺少。实际工作中出现随意配置资产,或资产使用效率偏低,并未发挥资产的作用,影响到社会效益与使用效能的实现。并未进行全面论证便进行某项支出,资金使用缺少合理规划,或是支出项目难以达成预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应用水平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水平偏低,科学决策水平不足。长期受到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得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养成用钱靠要、盲目花钱、责任意识不足、缺少风险意识等,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内部控制作用有限,并未发挥自身优化财务工作、指导单位决策及规划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着力点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已经能够将完善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并且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对内部经营体系进行有效完善,但却忽略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目标。就财会管理制度来看,普遍存在规章制度落后于财会工作现状的情况,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行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完善,提升制度的前瞻性。现代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引导。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时,应该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促进财务人员掌握与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了解新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提升财务人员财务处理能力。比如,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核算中应用权责发生制,落实收入与支出分开核算的原则,设置专门人员核算。
2.全面推进业财融合模式
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需要以行政事业单位总发展目标作为工作开展的大方向,如果在这过程中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发生冲突,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进行业务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要求,遵守自身职业道德,借助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沟通体系,结合当前经营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发展情况和自身优势进行合理利用,注重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沟通和交流机制,从而更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业财融合的作用以及价值。
3.强化单位内部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控制管理的基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合适的预算管理模式。
(1)财务助理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将相关人员从预算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所有精力放在项目研究上。财务助理及时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并详细了解人员提供的单位内部任务书,了解项目经费的来源、项目时间等内容。预算编制时分析单位内部的特点,摸索总结适合该项目的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管理标准化与高效化。
(2)全面预算模式。想要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单位内部要在内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项目与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转变传统观念。日常管理工作中,单位内部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基于项目效益执行各项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有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并严格落实,提高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有效整合内部资源。
4.做好内部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强化财务风险预防控制工作,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实施,同样离不开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只有管理层重视并推动这项工作,才能实现全面落实的目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以身作则,对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的制度严格遵行,为制度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提高固定資产使用效率,避免出现浪费。另外考虑到固定资产长期使用的特点,应该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5.加强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核算中应用权责发生制,落实收入与支出分开核算的原则,设置专门人员核算。执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与专户拨发,依据收入种类差别,将收入归到各分类中,明确分类避免出现会计核算错误。
具体落实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并组织在职人员参与培训课程,大幅度提升内审及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帮助财务人员更好适应新的制度。提高会计岗位从业者素质的主要方法,就是培养与提高会计从业者的法律意识与知识,保证会计结算工作依法进行,并对相关法律有一个清晰了解,熟练掌握各项知识,提高会计结算的质量。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财务风险预防意识,将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为财会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财会人员加强自我学习能力,主动掌握最新的财会理念,为提高财会工作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
6.推进财会信息化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推进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要引入相应的财务软件、硬件设备等。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财务机房安排独立工作环境,并制定严格的维护制度,避免环境潮湿或存在大量灰尘。要求技术人员定期检查计算机软硬件运算情况,当出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更换。
同时推进财会管理工作的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大量财会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上,容易出现财务信息泄漏的情况,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出现数据丢失、外泄。定期开展计算机杀毒工作,并强化防火墙建设,及时升级更新杀毒软件,避免出现外部病毒入侵的情况。
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责任,并设置好财务人员上机权限,保证操作安全,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每个财务岗位都有专人负责。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出于成本考虑,有意识地控制财务人员数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一人多岗的情况,无法起到岗位牵制与监督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入合适数量的财会人员。
四、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相信随着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信息化程度,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潘洁.政府采购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财会学习,2019(05).
2.陈新会.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02).
3.常文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研究――以某县物价局为例.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2).
4.傅乐鸿.探究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财会学习,2019(01).
(責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