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很多高校學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人际交往障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笔者在工作实际中发现,很大一部分95后大学生都存在社会交往问题,在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因素中,家庭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且复杂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大学生 社交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界定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在高等院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学生,以需要为动力,以符号系统为工具与其他个体的人及其他群体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目的是为了各类需求,方式方法是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等,最终强调的是整个互动的过程。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能力决定了交往质量的高低。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人际交往是其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之一。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交流情感,建立友谊,形成健全人格、完成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分析大学生产生社交问题的原因时,发现引发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先天身体条件、后天家庭环境、同伴关系、个人性格、所处社会环境等。国外有学者认为父母焦虑型养育模式与社交障碍患者存在的数量息息相关,为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现状,我们对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因素进行了调研,并侧重选取了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紧密相关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对当代大学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大学生人际交往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中有百分之八十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手足关系交往的经验,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让许多父母过于代替子女承担一些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很多交往由父母代替进行,导致大学生不懂怎样与人相处,许多人心智不成熟,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困扰,有的尽可能地减少与人交往,有的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为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家庭因素影响力的真实状态,我们面向北京的十所高校发放了750份问卷,回收675份,回收率达90.5%,调查中发现,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12.87%;存在轻度人际困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9.50%,有过人际交往恐惧症的人数比例达44.81%。至于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己认为,46.7%的原因来自自身;另外26.2%的原因来自家庭方面,但认为家庭因素会对人的人际交往观念产生影响的人数达到51.95%。同时,我们在对这部分学生还进行了交往焦虑量表(IAS)心理测评,在本次调查中,最低分为23 分,最高分为72分,根据大学生常模M = 38. 9 (SD = 9. 7) 的规定,≤29. 2分为低分组,29. 2 ~48. 6 分为中间组,48. 6 以上为高分组,高分组占8. 84%,中间组和低分组分别占28. 73%和62. 43%。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人际交往需求迫切、但又不懂如何主动与人交往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时,容易受到挫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害怕主动去认识新朋友,对人际交往存在恐惧心理,这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因家庭、爱情等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的自杀案件占大学生自杀总数量的60%。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大多是因人际沟通障碍造成的,许多人在遇到棘手问题和较大困难时,遇到感情问题及其他心理疾患时,不会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只是被动忍耐或者消极对待,这就使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
2.2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理
人际交往中,尊重是相互的,在获得别人尊重的同时,也需要尊重别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易出现自我中心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他们多以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为出发点,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由于长期在家庭生活中一直获得较多的赞誉或较高的评价,他们的内心获得了较高的价值感,认为自身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适应集体生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集体荣誉感差,缺乏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经常发生宿舍矛盾等问题。
2.3自我封闭
很多大学生经历了“辉煌”的中学生活之后,进入大学发现自己不如中学时那么出类拔萃了,进而形成因嫉妒与自卑心理造成的人际障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这样的大学生在社交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种常见的问题:自我封闭。相比前两种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类学生表现为性格极度内向、日常生活学习独来独往。这种类型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3影响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环境是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大学是青少年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个体来说,家庭是个体赖以成长的最初环境。可以说,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及家庭和谐程度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给予个人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所以说,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个体首先从家庭养育者处学习人际交往的规则、技巧、风格等,最终将其应用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来考察其对个体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思考未来的家庭教育应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就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1父母文化程度与从事职业
家长所受教育的程度与职业类型是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和综合素质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类型在对子女教育过程中会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文化素养会影响到对子女教育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文化水平高的家长选择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比较多,文化水平低的家长采用放任型、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多一点。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对子女人格的形成都有形或无形地产生重要作用,从而对子女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2家庭结构的变化
当今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中心,90后大学生中最明显的标签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接受着来自好几代人的关注与呵护,很少有责任承担意识,很少付出和考虑別人的感受。这种过分以子女为中心的生活模式,很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集体意识的培养,长期在这种核心家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上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自私与自我意识过剩。
3.3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情感越温暖,越多地理解子女,子女的社交兴趣就越广泛,相反,子女在家庭里得到的是拒绝否认、惩罚和严厉的教育方式,那么子女将不善于交际。研究表明,过于权威和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过于严苛的父母通常会以自己的要求来命令孩子,要求其按照自己的规则行动。孩子长期处于被否定、压抑的消极情绪中,容易出现人格偏离、社交焦虑等一系列问题。宽容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较为积极,父母采取爱的方式、积极的方式对待孩子,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4家庭经济状况
很多调查表明:相对于农村的学生,城市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一般也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其子女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的子女。一般而言,在家庭收入方面,家庭收入高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高。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矛盾性,使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3.5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状态,当前的状况是很多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无法把握子女每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化教育。很多家庭中过度宠溺、过度惩罚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这些都不利于对孩子社会责任的培养。同时,家长们盲目的攀比心理造成了对学生的过高期望,给孩子们心理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是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因素的确会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比较复杂,与其他条件互相交织,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之后,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交往,证实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正确的交往认知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对于在人际交往中受原生家庭环境因素影响过重的学生,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人际交往上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成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并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 杨玲,张永军.国内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述评—基于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01):114-117.
[2] 朱玲.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长廊,2006(06):69.
[3] 韩延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文娟.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31).
[5] 谭亚菲.家庭环境与青少年自尊、社交焦虑等问题的关系研究[J].思政探索,2015(14):175-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