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视角下随迁老人困境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随迁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出发,探究困扰随迁老人的生活、当地环境适应和异地就医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随迁老人自身、社区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供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解决随迁老人的困境做一份参考,更好地提升随迁老人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随迁老人;问题探析;解决措施
  一、随迁老人概述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随迁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中国现有随迁老人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流动老人数量的不断增长也给当地城市公共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何解决随迁老人的困境并提高随迁老人的幸福指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随迁老人困境问题
  (一)随迁老人生活问题
  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随迁老人与迁入地生活产生隔阂,甚至鲜少出户,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随迁老人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到陌生,适应新环境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大部分老人随迁之后会有情绪上的失落,这是由于一方面,很多本土老人学历较高,主观意识强,较大的教育文化程度差异,加之不同的生活背景和部分性格因素,使得随迁老人很少与本土老人交流。另一方面,随迁老人原有的社交关系遗留在原住地,但是进入了新城市之后,随迁老人发现找不回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
  (二)适应当地环境问题
  在硬件方面,社区配套设施缺乏。大部分社区对随迁老人的人数并未进行统计,健身器材等设施的数量是按最初的居民人数而设计,因而缺乏足够数量的健身器材,且部分设备没有及时检修,出现了磨损、毁害等现象。在软件方面,首先,社区的福利政策不完善,且宣传力度不强。无论是本土老人还是随迁老人,对于社区或是当地提供的福利政策的了解都十分有限,老人们的信息了解渠道很少,且随迁老人和本土老人在某些福利政策和相关待遇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次,社区对随迁老人的服务不完善。大部分社区对于随迁老人的关注程度较低,并未对随迁老人进行系统化的登记和管理,此外,社区为随迁老人提供的日常生活便民服务也较少,没有重视随迁老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
  (三)异地就医问题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异地就医医疗费报销程序复杂。随迁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不断复发,加之免疫力低,容易着凉生病,每年去医院看病已成为常态,他们都面临着异地就医医疗报销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随迁老人在病情痊愈后需亲自回老家办理报销手续,身体情况不方便的老人可由亲人回老家办理手续。此外,异地就医医疗报销有时间期限,由于不方便回老家而积攒的医疗报销费用,久而久之数额也会变得很大,容易造成随迁老人心理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对贫困人群来说,会造成他们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解决措施
  (一)针对随迁老人自身
  1.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一,老人要加强学习,通过加入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附近的老年大学,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第二,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建设,改正原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第三,随迁老人可加强与子女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沟通,在生活遇到困难时向家人或是社区工作人员倾诉,防止不良情绪的增长。
  2.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利用自身特长服务社区
  随迁老人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逐步从无关者成为观众,进一步成为参与者,并在最后成为活动的组织者。随迁老人还可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量。例如,有维修特长的老人可以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基本的修理工作,增进邻里关系;有表演特长的老人可加入社区的活动中心,参与社区汇演。除此之外,老人还可积极参与社区意见反馈,主动为社区建设提供建议。
  (二)针对社区
  1.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要根据小区内本土老人和随迁老人的统计数量,增加公共健身器材,并加强公共健身器材管理维护,定期对健身器材进行检修,保障老人的使用安全。除了公共健身器材,社区内可允许商家多建些便利商场、平价菜店,方便随迁老人的日常生活,避免因外出采购用品带来不便。对于尚未熟悉小区商场菜店的老人,可以发放出行手册进行帮助。
  2.改善社区服务结构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随迁老人档案。统计随迁老人的人数,对随迁老人的居住情况、身体状况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建立随迁老人档案,把随迁老人纳入到社区管理体系中。第二,普及福利政策。社區需要增设一系列与本土老人相同的福利政策。例如,对于年满65周岁的随迁老人,可以让他们也享有本土老人免费体检的福利政策,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患。第三,提供便民服务。社区可以派一位社工负责解决3-5位随迁老人的日常生活难题,及时去老人家中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三)针对政府
  政府要加快医疗保险一体化的进程。要加快实现医疗保险的一体化,首先是要解决省内异地就医问题,在解决省内异地就医问题之后,再解决省际异地就医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允许已经在迁移地长期居住的随迁老人将医疗保险从户籍所在地改到迁移地,这个长期的标准可以是5-10年,也可以是10年以上,视不同地区情况而定。
  要想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保险的一体化,还需加强部门合作,建立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除此之外,还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要想避免因实现医疗保险一体化而导致的外来病人大量涌入,迁入地可采取分诊的办法,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等慢性疾病还有感冒发烧等轻微疾病,可将病人转移到迁入地的小型医疗机构治疗,对于病情危急的病人,可在大型医疗机构就医。
  参考文献:
  [1]靳小怡,刘妍珺.农村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1.
  [2]赵雅慧.邻里关系视角下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0-15.
  [3]尚艳春,于小丽.内蒙古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状况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9-13.
  指导教师:柳彬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