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促进幼儿德育发展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文章从“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自身素质,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良好的情感体现”“利用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渗透德育教学”“家园合作,巩固和发展品德教育”四个方面谈论促进幼儿德育发展的策略,以此培养及提高幼儿的品德修养。
关键词:幼儿;教师;德育发展;教学策略
幼儿园在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德育占首位。幼儿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幼儿的品德修养,这是幼教工作者经常探索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促进幼儿德育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自身素质,树立榜样,做好表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出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幼儿受到影响,其不良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良好的道德情感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我园经常组织教师一起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子女从小就是学着父母的言行长大的,父母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学习内容。所以,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首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模范的行为影响和感化孩子。因此,我园常聘请有名的品格教育专家来园给家长们开讲座,让家长认识到自身道德修养影响孩子的发展,同时传授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并且创设良好的品德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良好的情感体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开展德育活动时,我们把教学活动和综合性的游戏活动有机融合,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获得有益的社会知识和情感的体验。例如:通过语言课讲授童话经典作品,利用故事情节对他们进行高尚的道德熏陶,引发潜在的道德共鸣,比如用《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幼儿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让他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讲爱国英雄的故事,从而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怀;通过环境创设,建立“小工匠”“机器人”等区角活动,让幼儿在自由探索快乐游戏时能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在自然角环境创设饲养小乌龟,小螃蟹等动物,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以及做事细心,持之以恒的态度;借用传媒工具投放科普影视录像,通过图像和声音直观感受宇宙的魅力,萌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情感;设计“扶起跌倒的老奶奶”“帮助同伴找蜡笔”等情景表演让幼儿体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乐趣;举办“扣纽扣、系鞋带、穿衣裤”“收玩具”等竞赛活动,让幼儿从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这些活动都能激励幼儿积极情感因素的开发,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利用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渗透德育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因此,我们把德育教学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首先,结合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小朋友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例如:通过儿歌“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顺序和方法,要求他们饭前便后洗手,分析不洗手的后果,奖励饭前便后爱洗手的幼儿,强化他们的好行为。每周开展“文明进餐之星”评比活动,要求幼儿在用餐过程中保持安静、保持桌面、地面无脏物、饭后学会把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的位置,进餐时不挑食、不剩饭、不剩菜等,鼓励幼儿养成文明就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午睡时要求睡前要脱下衣服、袜子、鞋子并摆放整齐,同时要求安静入睡,不影响别人。通过不断地引导和督促,让幼儿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抓住教育的契机,随机开展引导,巩固和强化行为习惯。例如:早上来园时教会与老师、同伴说“你好”,与家人道别时说“再见”。当看到幼儿说粗言秽语、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甚至说话态度暴躁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客观的分析,用故事来引导幼儿纠正不礼貌的行为;当幼儿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把纸屑乱扔地上,用完的东西不放回原处时,教师要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并耐心教育,讲清道理,让幼儿明辨对错,认识到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我们也经常采用“榜样激励法”来渗透德育教学。例如:对自觉遵守常规或乐于帮助别人的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奖励一个拥抱或者一朵小红花,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对正确的行为获得正面的强化而固定下来。总之,在一日生活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逐步进行规范的行为渗透,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家园合作,巩固和发展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以延续,巩固、甚至发展。”近年来学校比较重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有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听话、勤劳、乐于助人。但回到家里就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或“小皇帝”,这是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教育不一致造成的,不利于幼儿道德认识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巩固。所以幼儿的道德教育实现家园共育是很重要的。在家园共育方面,我园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委会、宣传栏、倡议书、网络信息等方式告知家长本园品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同时也向家长宣传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并要求家长能够结合幼儿园的品格目标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引导督促。教师也要经常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找出他们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然后形成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判断,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及时地把教育信息和家教经验传递给家长,使家长更多更快地了解幼儿园教学情况,并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巩固和发展幼儿品德教育的工作。例如:在重阳节“孝亲”主题活动中,我们请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同表演节目,家长在活动中通过与幼儿互动,亲身体验浓浓亲子之情,让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文化浸透幼儿的心灵。在开展“榜样”宣传活动中,建议家长把幼儿在家帮爷爷奶奶捶背、端水,帮爸爸妈妈扫地板、洗碗的图片拍下来交给教师,然后把这些照片贴在教室门口,鼓励模仿学习。教师也把幼儿在园遵守规矩、乐于助人的行为拍下来发到班里的微信群,让家长引导幼儿互相学习。根据家长们的反馈,自从开展一系列的家园互动活动后,幼儿的德育发展良好,幼儿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有礼貌、有爱心、自己的事情自己会做并能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合作,标准统一,共同监督才能让德育教育产生实效,为幼儿形成、巩固、发展良好的品行奠定基础。
五、结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萍.浅谈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德育实效[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7).
[3]霍跃辉.浅谈幼儿德育的家园共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3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