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海绵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在海绵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将生态循环系统合理地融入到城市设计,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之中,可以大幅度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效果,提升城市形象,构建美好家园。本文将着重介绍在海绵城市作用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为今后城市道路发展的设计工作提供资料。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5-0066-02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达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上升,我国淡水资源更加匮乏。海绵城市理念适应了我国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符合生态环保的建设理念,能够提升城市绿化效果,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1 海绵城市发展理念及发展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赋予城市海绵的特性,促使城市能够高效率的收集雨水,并且在必要时释放雨水,在城市中建造一个科学化的,合理化的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使用体系。此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还可以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化,城市建筑物等进行较为系统化的整合与治理工作,逐步提升现代化城市的水资源收集能力,以达到城市的自我调节效果,由此构建一个生态化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虽然该系统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但是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利大于弊。
2 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将海绵城市设计思路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之中,可以通过优化城市绿化景观中植被的配置及基础管理方法等手段实现城市整体发展与城市水资源合理分配的目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如下。
2.1 对道路绿化景观进行立面设计
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立面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绿化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化处理的方式,来解决绿化种植区域与城市铺装路面之间的关系,进而彻底实现城市铺装路面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汇集到绿化种植区域。在对绿化种植区域进行设计时,需要确保绿化种植区域的高度低于周边道路,并且周边位置的硬质地面的高度应低于绿化种植区域的高度。其中,三者之间的高度差值应按照施工项目所在地的水温情况及土壤渗透率等多个参数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高差适宜控制在50mm?100mm之间。如果路沿石的高度高于周边道路和硬质地面,雨水不能够流入绿色种植区域。因此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在道路两侧设置一些缺口,便于雨水的流淌。
2.2 植物的配置
植物的配置在海绵城市作用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几点。①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城市道路环境较为恶劣,为了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和减少后期养护的难度,需要选择一些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的本土植物,同时可选择一些具有相同品质的其他地域植物作为补充。②因地制宜。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不同品种的植物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为了提升道路两侧景观的美观性,帮助城市实现水资源自动调节,需要选择一些具备抗旱,抗涝能力的树木。在雨水量较大的夏季,具备抗涝能力的植物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调蓄能力,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在雨水量较小的冬季,具备抗旱能力的植物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③注重生态化。城市道路周边灰尘和尾气排放量较大,为了净化空气需要选择一些能够有效净化空气,吸附尘土的植物。④不同植物之间和谐共生。在城市道路周边种植绿色植物需要注重不同植物之间的多样性,不仅需要选择一些和谐共生的植被群,促使不同植物之间和谐生长,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之间色彩,质感,花期等多方面的因素,达到绿化景观层次感,季节感的美化效果。
2.3 对人行道进行合理化的设计
对人行道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可以提升道路的使用性和透水性。人行道不仅能够满足行人日常通行所需的足够的强度和耐压性,还需要保证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也需要具备足够的透水性以实现渗透排水及生态蓄水的功能。在对人行道进行设计时,通常采用五种设计方法,使用透水性较强的沥青材料对人行道进行铺装,使用透水性较强的混凝土对人行道进行铺装,将预制混凝土与不同种类的自然石料进行拼接的方式对人行道进行铺装,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铺装人行道以及利用植草格的方式對人行道进行铺设。
3 结语
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能够实现节水,省空间的效果,能够促使城市空间与水资源均衡发展,能够增加城市道路绿化效果。为了提升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仍然需要不断地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震.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8,(21):162-164.
[2]李艳茹.海绵城市理论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江西农业,2018,(04):84.
[3]周延伟.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5,(06):59-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