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荔枝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建东
摘 要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岭南地区最有名的佳果,自然分布于北纬12°~25°的无霜地区,主产我国华南、西南和东南地区,种植面积占世界的80%。目前,我国广东省栽培最多,占全国的60%。荔枝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何达到高产稳产、提高果园效益、增加种植者收入,是近年来荔枝种植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针对荔枝的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进行探讨,以提高荔枝栽培技术水平,力争实现达到高产稳产。
关键词 荔枝;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66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20
近年来,广大荔枝种植人员不断探索荔枝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种植荔枝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大对荔枝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 荔枝生长习性概述
荔枝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在我国已经有2 000年栽培历史,它特殊的气候要求也使得其在我国的种植区域狭窄,主要集中于我国华南、西南和东南地区,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川、台湾、福建南部(厦门、漳州、泉州)等产区栽培最多。就荔枝的生长习性而言,主要有以下特征。
1.1 根系的生长
荔枝根系庞大,其根系的分布与生长规律与外界因素影响紧密,包括土质、地下水及人工管理等。荔枝根系的分布范围一般会超过树冠1~2倍,最密集处为主干1 m处,其生长高峰主要集中于每年的5月、7月、9月。并且,其根系的生长与新梢的生长互为消长关系。
1.2 枝梢的生长
荔枝枝梢的生长次数主要取决于树龄、长势、品种及气候等诸多因素,幼树生长普遍较为旺盛,在肥力充足的情况下每年可抽梢5~6次,新成年果树采果后可抽梢1~3次,而未结果成年树则可达3~4次。在不同的季节、气候及营养条件下,其抽梢的长短、颜色都有所差异。
1.3 环境条件要求
荔枝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地区,适宜年平均温度为20~30 ℃,其生长期需要处于高温多湿的环境,一般为23~29 ℃,10~12 ℃的条件将影响荔枝的生长。在冬季低温季节,其生长停滞将有利于营养的抑制,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在花果期如遇降雨量大或雨期长,将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在0~2 ℃的低温环境下将降低荔枝树的成活率。荔枝对雨量的要求一般是年降水量1 200 mm以上,對阳光照射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荔枝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山地红、黄土及冲积土,甚至黏土均可生长。
2 荔枝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当前,在荔枝的栽培过程中,对自然因素的影响还无法有效控制,因此只能依靠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果树的生长及发育,将其调整至生长的最佳状态,以此提高其产量[1]。
2.1 提高种植质量,高标准建园
2.1.1 规划与选园
根据荔枝的生长规律及特点发现,其更喜欢厚土层及微酸性的土壤,pH值一般以5.0~6.5为宜。栽培地势的选择应尽量保证开阔,坡度一般在30°以下为宜,要求土质相对松软,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在种植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荔枝的习性及高产的特点,要将园、林、路、水等纳入规划,其株距选择为4 m,行距为
10 m,以此达到每667 m2种植11~27株的密度。同时,在栽培规划中也要充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土壤肥力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减小种植密度,反之则需要适当密植。
2.1.2 整地与定植
通常情况下,荔枝整地以全垦整地为主,深度保持在30~40 cm,种植时以深挖大穴为主,规格以
80 cm×80 cm×60 cm为宜。在实施定植前,要施放充足的基肥,并要充分的腐熟,并做好N、P、K肥的合理搭配,施用标准以种植者的预期及经济情况而定,回表土填穴起墩2个月后种植,在定植时要淋足定根水。俗话说:“好苗一半树”,在选择定植苗时,应选择健壮的树苗,以保证定植后的成活率。其主要标准为:枝杆光滑无病害,无机械损伤,枝叶厚色泽绿,根多叶新等,苗茎最好达到厘米级,有2~4个分枝,苗高50 cm,苗根泥团不松动等。对于嫁接苗而言,需要苗茎1 cm以上,并有3~4个分枝,40 cm苗高及嫁接处愈合情况良好。
2.2 加强肥水管理,保持营养充足
2.2.1 施肥管理
依照相关的研究显示,荔枝树每株每年产50 kg果实所需要的肥量为:纯氮肥0.75~1.00 kg、磷肥0.35 kg、钾肥0.8~1.1 kg,主要的施用时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花前肥。根据荔枝的生长规律,在每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之间施肥,对促进花芽分化、花质改善及提升着果率具有良好作用,在此期间主要采取的标准为年用量的20%~25%。2)壮果肥。以花谢后10~15 d为施肥的最佳时期,其主要目的是补充花季所消耗的营养,以保证后续果实的生长的营养需求,并很大程度上减少二次落果量,从而保持荔枝的挂果率及成果率,为秋季的收益提供有效的保证。在此期间所需要的施肥量为全年的40%~50%。3)采果前后肥。施肥时间为采果前7~10 d,主要是为恢复果后树势,促进果树秋梢生长,以保证次年的收益。在此期间施肥的量以年施用量的30%~40%。同时,还需要注重有机肥的应用,以保证荔枝树的生长需要。
2.2.2 水分管理
荔枝在生长期间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需求,尤其是在开花与结果期间,要进行均衡的水量补充,一般以7天为一次施水期,而在多雨季节则需要做好排水。
2.3 荔枝树的修剪管理
修剪技术一直是人工栽培技术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健壮枝条的成长营养,保持果树的果实承受能力。主要的修剪对象为病虫枝、瘦弱枝、下垂枝、内膛枝、交叉枝等, 以保障树冠枝条分布的均匀性。修剪的时间段一般为采果后7天左右进行,原则为疏剪结果枝、剪除细小枝条,并对主枝定型。
2.4 加强授粉管理,提高坐果率
荔枝花的花穗较大、花量较多,但相比之下雌花的比例较少,因此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控制花量和调整雌花的比例。一般可以通过控制秋梢的萌发期,以此来实现花期的推迟,同时也可以增加雌花的比例,以提升荔枝花的授粉率,增加荔枝的坐果率来提高产量。为控制荔枝花穗的数量也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的手段来调节。另外,为提高荔枝的产量,花期应放蜂加强授粉。在荔枝花穗生长时期如遇干旱,要及时补水,开花期间遇高温要及时喷水防烧花。遇大雨则应及时摇花防烂花。
2.5 病虫害防治
荔枝主要的病害包括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地衣(苔藓)等,主要虫害是荔枝蒂蛀虫、荔枝蝽象、荔枝瘿螨、荔枝茶瘿螨、堆蜡粉蚧、红圆蚧、吹绵蚧和尖细蛾等。其中,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和荔枝蒂蛀虫是影响荔枝高产稳产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主要为害花穗、果穗、果实和嫩叶,引起干花、落叶、落果、降低果的质量,在生产上容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防治,将严重威胁荔枝生产的果园效益,因此必须要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2]。
1)加強栽培管理,结合秋冬修剪,把被害的干花枝、病烂果、病虫枝落叶全部清除,集中烧毁,用0.5∶
1 000的波尔多液喷洒树冠一次,消除菌源;同时注意深翻改土,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切忌偏施氮肥,以增强树体本身的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保护与利用生态防治,利用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发挥自然控制的效用,如可以放养平腹小蜂防治蝽象幼虫和蚧类等。
3)利用频振式诱虫灯及生物源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做好相应时期的病虫害管理工作,以保证其自然、安全生长。
4)实施化学防治,针对主要的病虫害进行化学农药喷洒,防治病害常用的药剂为浓度为58%的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或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喷洒;防治虫害可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18%杀虫双500倍,或用10%阿维·高氯乳油1 500倍,或用25%灭幼脲胶悬剂1 500~2 000倍,或用0.3%印楝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施。喷药时应把叶背、叶面、果实、树冠内、外枝条均匀喷雾,喷至果实,叶片滴药液为度。同时注意交替轮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 结语
综上所述,荔枝在生产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技术投入,并及时做好园区各种管理工作,为实现高产稳产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畅泉.妃子笑荔枝丰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162-163.
[2] 王福刚.荔枝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5):56.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