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从阴阳角度探析“辛以润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姣飞 李美珍 李敏 袁晓红

  【摘 要】  追溯“辛以润之”的理论流源,总结后世医家对“辛以润之”作用机理的剖析。从阴阳角度深入探讨“辛以润之”的本质内涵,即辛以开通阳气,蒸发水液,湿润自生的理论机制,进而以此分析“辛以润之”的临床运用。挖掘经典中的深刻蕴意,使“辛以润之”作为治则治法,拓展“辛以润之”的临床适用范围。
  【关键词】 阴阳;辛以润之;理论探析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1-0010-02
  “辛以润之”发源于《内经》,后世医家从药物功能、性味、作用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阐述,进一步深挖了辛以润之的治则治法理论,丰富了其临床治疗范围。然而对于辛何以润之,历来众说纷纭,无一定论。若能从阴阳角度加以探讨,断能令人豁然开朗。
  1 “辛以润之”的理论流源
  “辛以润之”最早源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后代宋·林亿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言:“辛性津润也。然腠理开,津液达,则肺气下流,肾与肺通,故云通气也”。金·张元素亦在此理论前提下,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挥,其在《医学启源·脏气法时补泻法》中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即在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药物。李杲在其《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云:“辛能散,能润,能泻”。 明·缪希雍在《本草经疏》言:“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与情志,主五液,属真阴水藏也,其性本润,故恶涸燥,宜急食辛以润之,知母之属是矣”。明·吴昆云:“肾者水藏,喜润而恶燥,若燥则失润泽之体,而苦之矣”[1]。明·张景岳在《类经》云:“肾为水藏,藏精气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润肾之燥”。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言:“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至此,“辛以润之”已确定为药物基本性能并作为治则治法指导临床用药。发展至今,前人对“辛以润之”作用机理的剖析,大抵有以下3种。①认为某些辛味药本身味甘柔润,因而药物本身具有直接润养作用。如当归辛甘能养血润;菟丝子辛甘能补益肝肾;款冬花辛能润肺止咳,因而认为辛润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二重属性[2]。②肺为肾之母,“虚则补其母”,肺金能生肾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辛入肺,故而辛可以通过补肺进而补肾之阴,实现“辛以润之”的效果[3]。③辛能润主要是通过辛能行能散而发挥其濡润作用,辛之行散能疏通水津、血液运行之道,又能蒸化水液成津以散布周身而达到濡润作用[4-5]。
  2 “辛以润之”的阴阳机理
  以上虽试图从各方面对“辛以润之”进行剖析,以丰富“辛以润之”的理论内涵,但并没抓住“辛以润之”的本质,而让人感觉牵强、令人费解。辛所润的是燥,与燥相对的是湿,水在空气中弥漫、蒸腾即为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气的存在与滋长,离不开阳气的温煦与气化,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指出自然万物的生长消亡过程,而其实质内涵则是阴阳的变化。其以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导致万物的生长收藏。秋季阳气聚敛收藏,因而天气变冷,水不蒸腾,湿不氤氲,则燥生之。而辛又何以润之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明代医家张介宾所著《类经》注释为:“此言正味之阴阳也”。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苦涌泻,故为吐泻。清代高士宗所著《黄帝素问直解》也解释为:“气味辛甘,从中达外,主能发散,故为阳;味酸苦,从中上下,主能涌泻,故为阴”。探其本源,盖辛开苦降的本质即辛以开通阳气苦以降敛阳气。辛以鼓动阳气,蒸发水液,湿润自然而生。从阳阳角度分析辛以润之,则不必狂费周章,能直达其意,使人恍然大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3 “辛以润之”的运用分析
  对于《内经》“辛以润之”这一理论在临床的运用,各代医家都有发挥。其中最著名者,当属仲景的肾气丸,其历经千年一直是后世医家尊崇与模仿的典范。方用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再纳附、桂二味。主治肾阳不足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水饮内停、水湿泛滥之证,常伴口干咽燥、尿少便涩,这种机体的“旱涝相生”,正是肾之所苦,阴凝之象只有得以辛散通行才能解除。故急当治以辛味之品,以鼓舞肾阳,使津随气化,使旱以得润、涝以得化,则“旱涝相生”得以润化。方中附、桂分量虽轻,仅占全方的十分之一,但却在全方中发挥着四两拔千斤的非凡作用。此二味为辛温之物,能直入肾经,鼓动肾阳,化生肾气,驱除阴霾,上则津液上承,燥以得润,下则小便通利,水饮得化,故而肾燥得解。柯琴在《名医方论》云:“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功、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也。然少火则生气,壮火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概言之,肾气不足病证中所出现的或渴,或燥,或大便干、小便不利,水肿等诸症,皆是机体的水液与干燥并存之征象。《内经》言:“肾苦燥”。即肾苦于阳不蒸腾气化、水凝固不氤氲化湿而燥。其治以辛药,乃以辛之开阳布湿而解燥。
  4 讨论
  辛的功效虽多,但总以调畅气机、开通气道、化气布津为其基本功能。而辛以润之,并不是狭隘地指辛味药物本身具有滋润之功,也不是完全依赖辛之行散水液,因为水液本身无阳气蒸腾而凝痼即是燥之本源,润为辛之间接功能而非直接功能。故唯有辛之开通阳气,化阴成湿而得以润燥。辛开苦降之根本即阴阳之根本。只有从阴阳角度深入探讨“辛以润之”,挖掘经典中的深刻蕴意,才能使“辛以润之”作为治则治法,从而拓展“辛以润之”的临床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12-115.
  [2]李越兰.辛味药性作用初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12(6):41-42.
  [3]尹刚.中药五味中“辛以润之”的理论探讨[J].长春中医藥大学学报,2007,12(7):74.
  [4]郑晓红.《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我见[J].浙江中医杂志,1999(1):25-26.
  [5]王飞论.“辛以润燥”[J].山东中医药杂志,2015,34(2):87-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