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学法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清

  【摘 要】学习任何知识,皆有章可循,学到了方法,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化学,也不例外。
  【关键词】化学;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42-01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成名以后,许多青年想效仿他,向他讨教“成功的秘决”,看着眼前热情而幼稚的青年,爱因斯坦提笔写出了一道公式:“A=X+Y+Z”。写完以后,爱因斯坦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呢?”青年急切地问。“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回答说。这个公式多么令人深思啊!学习又何尝不是呢,在勤奋的基础之上,也要讲究学习方法的。对于有教师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1]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中学化学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力求培养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二是正确引导学生根据化学知识如符号等表征,通过探索联想、类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科学的结论。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无疑有很大的影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必然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因此,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应先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的自学、观察、探索和实践为主体,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解惑为主导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做到按知识的内在规律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关于学法指导的五点体会。
  一、课前自学阶段
  这一阶段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质就是课前预习,教师应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每次课前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触类旁通,储备更多的知识,并初步了解,同时要注意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自己找答案、分析、探索、思考,此阶段重在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接受信息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阶段,主要是教师的讲解,也即学生的听课阶段,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四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要细致,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清主次,能够迅速捕捉到不太明显不够突出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现象;耳到就是对教师的讲解,同学们之间的探究,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心到就是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疑难、扫清障碍,最终实现应用迁移、应知应会;手到就是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随堂言简意赅的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
  “四到”不是单一的应用,它是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运用人的感官、水乳交融地结合运用的,这一阶段是“学”的关键,仍然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反馈阶段
  这一阶段是通过应用迁移和巩固提高来实现的,它是对课堂效果的测试,这一阶段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暴露出来的薄弱点,便于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重点复习;二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巩固,便于理解记忆。在完成作业之前,对课堂知识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在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明确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注意一题多法多解。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选一些有代表性、有价值的经典题类习题,让学生多练,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整理、归纳总结阶段
  化学知识内容多而散,以致在一部分学生中形成了“一看就懂,一放就忘,一考就倒”的现象,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教师尽快指导学生形成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总结方法:
  1.联想式总结。
  这种方法不仅要掌握而且要形成习惯,经常使用,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硫酸的强酸性、强氧化性及脱水性。高沸点性之后,就可以联想到实验室制备HCl、HF、HNO3的原理是利用硫酸的高沸点性,而用Na2SO3固体和50%的H2SO4溶液制SO2是利用H2SO4的强酸性(和SO2易溶于水),用FeS和H2SO4制H2S也是利用H2SO4的强酸性,用浓2SO4干燥Cl2、HCl、O2、H2等是利用浓H2SO4的吸水性,而制CO是利用甲酸和浓H2SO4共热,利用的是浓H2SO4的脱水性。
  2.对比式总结。
  “对比”是记忆知识、掌握知识及应用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区分,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可进行下列对比:①结构对比:比如NO2和CO2、H2O和H2O2。②概念对比: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③易混淆的物质对比:FeO、Fe3O4和Fe2O3,Na2CO3和 NaHCO3。④性质对比:H2和CO的化学性质对比,CO2的溶解性与灭火性对比。⑤制法对比:如H2O2与MnO2混合和KClO3与MnO2共热制取氧气等等。
  3.归类式总结。
  这种方法重点把分散的知识点系统的进行归类,然后把性质或结构相似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记忆和掌握。例如:化学复习阶段按照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六类物质通性(见右图)来归纳总结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有章可循,分类有序,学习起来,思路就清晰多了。
  五、发展、应用和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重在挖掘、探索、发挥学生的才智,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阶梯式的去思考问题,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总结反思、深化提高,拓展升华。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选编一些变形题、扩散题、提高性习题,要求学生打破常规、解放思路、反思求异、联想类比、一题多解。让学生在反思求异中求独特,在千变万化中求变通,在联想类比中求简捷,在反复思考中求顿悟。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地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寻出一条好的学习途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潜能,为未来的化学继续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3]2019年化学教学大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