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数字媒体艺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钟文汐

   摘 要:文章首先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介绍了该项技术所具备的技术性、艺术性、互动性、原则性的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配置;资源整合
  在我国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文化不仅对政治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弘扬民族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在数字媒体艺术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探究如何将数字技术和媒体艺术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一)技术性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科技是其主要支撑。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形式与思想都是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当科学技术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之后,数字媒体艺术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当新的技术产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艺术形式的变化。总的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将理性与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顺应时代的发展,并跟随着社会的变化显现出相应的特征[1]。
  (二)艺术性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显著的艺术性。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拥有獨特的技术化特征,还具备传统艺术得基本属性。比如,依托数字计数而产生的虚拟现实艺术、沉浸艺术和网络艺术等,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数字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将产生更加多样性的变化,艺术性特征也将持续扩大。
  (三)互动性特征
  互动性特征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准,该项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调动用户参与到互动体验当中。因为数字媒体艺术是多学科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专业化技术,所以最终作品中的互动性展示结果会存在不确定性,带给用户明显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探索当中。
  (四)服务性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公共文化之间的内容共享。人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对各个城市的文化内容进行了解,进行实现文化共享。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借助于网络服务平台,随时随地享受文化服务,为后续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也正是由于服务性特征的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资源配置不均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与国家的国情有着重要的联系。不同国家的国情与发展道路都有各自显著的特征。如果不能提供有效处理,会严重地影响到公共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将公共资源应用到最合适的位置,避免出现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但是,从当前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严重影响到了数字媒体艺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建设[2]。
  (二)文化建设不全面
  精神文明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我国城乡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但是我国城市周边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缺少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案,导致了此类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和文化部门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足,文化建设不全面,严重地影响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化。
  (三)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但是从当前国内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的资金和技术都集中在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在文化领域,特别是对公共文化方面的重视度不足。资金和技术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格局较小,难以全面地实现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文化底蕴,同时也需要现代化数字技术的支撑。将数字媒体艺术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中,有利于实现双向互动,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
  (一)转变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
  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比较缺乏服务意识,通常情况下,都是被动地接受任务指派之后才能参与到工作当中。以文化馆为例,文化馆内部的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很少会极主动为参观者服务。此种思维模式严重地制约了文化馆整体的发展。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未能获取全面细致的服务,对于文化馆的展出内容不能充分地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馆内展出内容的有效传播。对此,在进行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地转变服务意识,以积极主动的思想和态度印象,持续提供有效服务。在工作中,要能够转被动为主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数字媒体艺术工程,提高科学技术的服务水平,使人们对于公共文化的内容、服务的态度都有所改善[3]。将科学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工具,利用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需要打造具有全方位互动性的公共文化空间,提高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融合程度,加深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入深度。
  (二)加强数字文化项目资源整合
  我国立法机构已经从国家层面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出了管理法规。比如,我国立法机构颁布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就系统地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规范。其中重点对网络文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筹划管理方案,同时也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文化机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数字文化项目的资源整合。再比如,我国某地区已经建立了总分馆模式。此种模式下,将省级、市级和县级的文化馆与相关的文化展示机构内部信息进行了汇总,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文化的信息与用户的信息进行了整合,确保文化馆能够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合,可以为群体们提供品质更高的服务内容。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引导下,各个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与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统筹规划的方式,将海量的数字资源进行了优质整合,并输送到各级文化馆当中。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确保了海量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群众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最先进最全面的资源。   (三)加大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力度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无论是大数据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还是计算机技术,都需要各个领域专业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人才的需求较高,并且需要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补充新鲜的血液。面对此种情况,我国某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充分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除此之外,还进行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为了使维护和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还与当地的高等院校达成了合作,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扩大了职业规划选择的范围。
  (四)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
  除了上述几项措施之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中,还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传统的评价模式当中,评估工作缺乏统一的指导性内容。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对此,国家政府需要加强重视。从宏观角度出发,完善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模式。比如,我国政府可以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法律建设方面的成果,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将文化绩效的具体指标和要求纳入到法律法规当中。通过此种方式,可以真正地为数字媒体艺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也要配合中央政策,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管理之中。
  (五)实施交互性设计
  交互设计是数字媒体艺术之中的本质性特征,更是衡量艺术作品效果的关键指标。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交互设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得到了体现,并为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总的来说,数字交互是科学与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全面融合,其中涉及到的应用技术也很多,如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传统艺术表达很难将其中的公共文化展示出来,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可以让观众在感受文化内涵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引申。例如,在台北艺术大学《禅定球》藝术作品展示上,借助于数字技术和艺术结合,最终实现对禅文化的合理诠释。对于公众来说,禅文化概念极为抽象,如果对其进行直接描述,很难让公众在短时间内理解。为此,设计人员借助于互动艺术作品设计,利用10个电脑屏幕将其不同等级展示出来,并在20秒时间内将作品脱离屏幕,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小球与线的上下偏移幅度不能超过23毫米,否则将会回归原点。整体来看,该项作品主要是引导人们平心静气地观察,确保作品能与参与者融为一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工作,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十分重要。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在此过程中,持续深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全方位发掘出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积极转变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想,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资源整合,同时加大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更为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彦飞,陈雅.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精准扶贫要素与途径研究[J].图书馆,2018(10):11-18.
  [2]韦楠华,吴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障碍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9):18-26.
  [3]肖贵中.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6-17.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4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