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础教育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加侧重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教育领域尤其显著。人们由原来追求的学生有学上转变为学生上好学,对于教育水平和质量有着高期待和严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颁布了许多法规,而且也具体落实到教育一线当中,改变之前的固有化课堂,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但是,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往往只是形式主义,由于中考、高考等应试考试,教师、家长还是改变不了传统思维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主要着眼于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所存在的缺席化、形式化、简单化,从树立理念、监督落实和提高质量三层面提出对策性建议,力求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问题意识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问题意识意味着在认知活动过程中,主体通过对认知对象的洞察,怀疑和批评来产生认知冲突。经过深思熟虑,仍然困惑,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试图发现一种心理创新状态。问题意识可以实现教学的反思: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优化具有很好的效果。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问题意识的产生具有差异性,初中阶段基本上是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此阶段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阶段,开始怀疑一切,出现叛逆心理,对教师、家长甚至于整个世界都抱有批判的态度,这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培养问题意识的时候。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可塑性强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在此阶段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为学生其他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1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1.1问题意识培养的缺席化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但是在现今应试教育的思想背景下,考查评价制度阻碍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淡化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相对单调,教学枯燥乏味,缺乏相应的互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尝试采用基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在长期此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逐渐认可和成为了作为被动知识接收者的角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解;从学生角度而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对人们思想的压抑,让我们不敢怀疑、不想怀疑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导致原有的创造性思考无法存活,产生问题就会被人嘲笑诟病,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不了问题了。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压力的压迫下,学生更加注重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更倾向于在教师的系统讲授下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欠缺。
  1.2问题意识培养的形式化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学校逐步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但是在学校注重考试成绩和家长关注学生名次的双重压力下,该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通过学生问题的提出获得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其最终目的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一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但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偏离了素质教育中所强调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是将课堂中学生问题的提出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环节,问题意识的培养形式化趋势较明显。
  1.3问题意识培养的简单化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它不是机械训练,而是基于共同的直觉,经验和情感的师生,实现精神对话和沟通。一方面,在教师的教学中,大多數教师都意识到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问题的认识远没有想象那么重要。他们只关注提问,只考虑提问作为培养学生问题的一种方式。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不高,还是带有随意性,提问的大多数是容易回答的,没有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发散性问题会拖慢课堂进度,所以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方面。教师提一些较为拓展化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经常回答不上来,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提高他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上课时间的有限和教学内容的繁重迫使教师上课主要是讲关于考试方面的内容,死记硬背的比较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更重要的目的是获得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反馈结果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巩固学生们不熟悉的教学内容,问题意识培养与考试密切相关,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于简单化。另一方面,学生问题的提出主要局限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层面,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学习内容的广度并未因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得到深化和提高,此种问题意识培养的简单化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事倍功半。教师们一致认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在课堂上有时候也会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学生、家长的思想很难打开,所有一系列因素都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障碍,学校只有给教师提供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才能思考其他的问题。
  2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建议
  2.1树立问题意识培养的理念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人们发现、认识问题的思想自觉。在人们有意识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促进事物的发展之前,人们就会意识到问题。问题意识可以实现思维的拓展,能够使学生在认真分析问题和问题处理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问题意识培养理念的树立是其落实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所有问题都是在某种情境下产生的。在培养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情境合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情境,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意识。构建情境的过程首先要抓住基于已知知识场景的构建,然后要掌握相关背景知识的构建。其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师应在构建问题意识训练体系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合理的问题设置,根据学生的需要探索内容,确保问题教学与学生协调。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真正认识到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擅于鼓励敢于提问的学生。最后,学生应意识到自己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的身份逐步转变为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自主学习者。一方面,要根据所学内容深化思考,提出问题是思考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学生不再做教学权威下的服从者,要敢于质疑,质疑精神的树立是问题意识理念形成的思想基础。   2.2确保问题意识培养的落实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和影响下,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引起了老师们的重视,但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落实不到位。从学校层面而言:首先,学校应该针对素质教育中所强调的问题意识培养组织演讲或论坛,邀请教师、家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主要包括学习素质教育新理念和提高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教学技能,加强教育内容与问题意识的有效衔接。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监督体系。为确保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口号和倡导下,学校层面应主张建立教学监督委员会,其委员会成员应保证成员主体的多元化,既包括校内督导、各科教师代表,还应包括教研人员,为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实施提供监督和支持。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要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关键,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主动与学生沟通,为问题意识培养体系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问题意识培养的落实效果和培养体系。
  2.3提高问题意识培养的质量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表现在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观念,更在于其提问的质量。真正问题的提出至少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文本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发展核心素养。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的内容开始,教师将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了解学生的问题来源,教师要依照生活内容适当设置问题,尽可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分析、处理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质量。作为教师应该主张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多思考,并从多学科和多角度的角度加强知识的联系和系统性,力求逐步实现学生多提问、善提问、精提问,从而提高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为了提高问题意识培训的质量,教师应该在构建问题意识培养系统的过程中掌握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培养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合理地建立了实践系统,以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置比赛,有趣的问题和答案等,以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能力,从根本上完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体系。作为学生而言,学生应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做课堂的参与者,勇于做富有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的新时代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合格的精提问者,所提问题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和有事实和理论依据的,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证明的,如若所提问题没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类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课堂的教学质量都达不到提升的效用。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益于学生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的发展,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问题意识的渗透和灌输更易被接受。问题意识的培养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当下教育中所提倡的。面对当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双主体问题意识欠缺的现状,问题意识的培养仍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问题意识的培养原则,合理运用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结合具体情境合理优化问题意识培养模式,全面提升问题意识培养效益,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房寿高等.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6(01).
  [2] 郭浩.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棲居”——生命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沉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 王杰.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