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被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由此提升。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得到心理方面的正确疏导。而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不断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本文就心理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被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也由此提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引导,则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方面的正确疏导尤其重要。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知识和人文精神,对于丰富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形象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学则可以从多个角度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因此,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是符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形势的举动。
  一、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在进行心理教学渗透时需结合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内容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部分进行充分挖掘,以自然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入日常语文教学中,为心理教育开辟更多的空间,在无形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实现情感教育
  语文既是一种语言工具,又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已开始将教学重点从语言工具训练转向人文情感教育。在教材的选择上,也更偏重于带有强烈人文情感内容的文学作品。这些教学内容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材料正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凭借。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心理引导的部分提炼出来,随着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展开,适时地引起学生注意,用极具吸引力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比如,一些课文中讲述的具有正面能量的人物和事件等,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从这些人物、事件中吸取心理教育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控制、完善自我意识,最终具备自我发展能力。
  (二)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兴趣因素,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的基础上,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在课堂教学开始的阶段,可以采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氛围,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紧扣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习升华到情感、心理上的感悟。在进行《沁园春·长沙》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采用多媒体手段,将当时的社会影像资料收集起来与课文朗读录音结合制作成教学视频向学生们播放,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展开自由想象,感受毛泽东在创作这个作品时,内心饱含的豪迈激情和家国情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文学美感和艺术境界。
  (三)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课堂心理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使其真正参与其中。因此,只有让师生双方认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相互体验和感知中形成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主动表达对教学内容存在的疑问,并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动手实践,才能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变革,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树立自信。在团队协作中体会协作精神,在课堂互动中感受竞争意识,在竞赛中学会控制情绪和坚强勇敢。同时,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心理情感得到更大满足,让学生更乐于接纳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激情。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分组学习时,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学习,使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集体概念,了解集体的力量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意义,从而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自我控制、意志品质等多方面还不太成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但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采用强制性的措施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心理教育方面的需求,从而需要通过平等、民主的氛围,通过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自我感悟,来实现个体的完美和谐地发展。
  (一)营造民主、平等氛围,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向往自由,追求民主与平等是健康的人性,当今社会本就注重个性的张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站在更高的位置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需求,反而将他们推到了教师的对立面,几乎无法开展心理教育渗透。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关心理解他们就必须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以学生的标准去感知世界,而不是以成年人的优势去否定学生内心纯真的想法。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时,需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并将相关知识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以尊重、支持的态度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到讨论和学习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确定自身的引导作用,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尊重,注重以疏导的方式将学生引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以强制性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心理教育,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提炼与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应结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本着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的心理卫生原则,对教学内容中与学生当前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知识进行提炼,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设置,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一部分内容,从中了解自身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积极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课堂引导中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从而掌握学生通过相关学习产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不仅可以收获知识,更能获取心理教育引导的支持,使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更为稳定。
  三、结合学科特点,灵活选择渗透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应该是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心理教育成效的原则,结合语文教学中开展的课文赏析、课外阅读、写作练习、学习评价等教学活动,灵活地将心理教育以正面的教学辅导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实现其人格塑造的目的。
  (一)在课文欣赏中健全人格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育学家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入了大量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合理利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蕴藏于其中的各种素材,即可获得正确的心理疏导,培养出乐观豁达的胸襟、宽容谦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文资源中的丰富内容,并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即可发挥语文教材在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在不知不觉中健全自身的人格,锻炼心理素质。
  (二)在课外阅读中感悟成长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需求的,因此必要的課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使得心理教育也随之延伸到了课外。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更深入地认识“真、善、美”,提升自身对高尚的审美情操的认知,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有效地筛选课外阅读资料,并向学生进行推荐,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实现心智的成长。另外,教师还可以供助开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将心理教育融入相关活动中,以更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写作练习中宣泄情感
  写作练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写作练习也能成为学生进行情感宣泄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生活学习上的压力,极易产生自卑、苦恼、烦闷的情绪,但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往往不能将这些不良情绪宣泄出来,而长期的压抑是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这时,通过写作练习,将压抑的心情记录在纸上,可以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心理放松。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写作习作中,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对症下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
  (四)在学习评价中正视自己
  积极正面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师长的认同、尊重、赏识,教师可以从尊重学生人格、体验学生处境、呵护学生心灵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正面积极的情绪,督促自身学习进步,使个性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传统思想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仅仅掌握知识并不能使一个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正是为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进行的必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小巍.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曾建兴.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准实验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4).
  [3]简娟.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中学语文教学),2014(11).
  [4]杜娟.浅析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考试周刊,2014(11).
  [5]刘丹.润物细无声——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文教资料,2014(4).
  [6]沈亚.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J].课外语文,2013(22).
  [7]赖春生.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4).
  作者简介:李志辉,1993年生,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师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1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