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模态隐喻视阈下黑衣壮文化的认知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符号模态呈现形成的隐喻,以多模态形式表征的民族纪录片是民族形象在话语层面的重要承载。运用多模态隐喻探析壮族纪录片《那坡那坡》中的隐喻及其认知动因,发现《那坡那坡》中多模态隐喻存在石具隐喻、节日隐喻及服饰隐喻三类,其中源域常示以语言模态,目标域由图像、声音及语言模态结合呈现,该片多模态隐喻的构建是多民族文化共性和黑衣壮文化个性相结合的认知产物。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探究黑衣壮文化的认知构建,不仅揭示黑衣壮以黑为美、勤劳朴实的民族形象,且有利于促进黑衣壮原生态文化活态传承和繁荣发展。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黑衣壮文化;认知构建;民族形象纪录片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3.009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3-0044-06
  一、引言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由单一文本逐渐转向由图像、声音、颜色、音乐等多种模式的融合。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1],换言之,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也存在于图像、声音、动作等模态中。因此,隐喻在多模态环境下语言与非语言模态研究中引起了学界重视。以Forceville为代表的欧美学者致力于将长期囿于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范畴。如Forceville关注多模态隐喻在广告语中的构建和表征形式,以实现对产品或服务的正面传播[2];Yu基于政治漫画发现对漫画进行的“常规语言隐喻的再视觉化(visualization)”处理易于凸显负面特征的传播[3];Lin & Chiang使用隐转喻多模态模型分析政治漫画的讽刺及幽默效果[4];此外,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也涉及口语[5]、手势语[6]、音乐[7]、电影[8]等对概念隐喻的表达和解读。相比之下,国内多模态隐喻研究起步较晚,主要聚焦两类。一类是Forceville和Urios - Aparisi以多模态隐喻研究为基础介绍多模态隐喻理论;另一类是在漫画、广告、电影、外语教学等具体语类中探究多模态隐喻模态的呈现。赵秀凤结合《多模态隐喻》一书对多模态隐转喻认知研究进行概括性评述[9],亦有学者结合实例阐述多模态隐喻的转喻基础、隐转喻相互作用、图文配合及文化性等[10]。与认知视角研究形成对照的是将多模态隐喻置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的研究[11]。综观国内外多模态隐喻研究,发现从多模态隐喻视感对民族文化建构的研究甚少。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黑衣壮是壮族支系之一,主要居住在中国广西那坡县,以好穿黑色衣服得名。《那坡那坡》是以“那坡黑衣壮”为主题的民族形象纪录片,是外界深度了解黑衣壮历史文化、地理风景、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时代变迁使处于偏远山区的黑衣壮传统文化逐渐失色,造成民族基本认可动摇,文化传承问题亟待解决[12]。故本文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聚焦黑衣壮民族形象纪录片《那坡那坡》中体现的多模态隐喻及其认知理据,旨在揭示黑衣壮文化多样化的特点,保护和宣传黑衣壮原生态文化。
  二、理论基础
  (一)多模态隐喻理论
  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前提是对“模态”和“多模態隐喻”加以界定。Forceville将模态与人的5个感官联系起来,定义为“利用具体感知可解读的符号系统” [13]。因此,模态可以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接触。多模态隐喻属于多模态话语的认知视角研究[14],以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基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体系在本质上具有隐喻性,隐喻的实质是借助于一个概念域结构(源域)去理解另一不同的概念域结构(目标域)[1],语言是概念隐喻的物质外壳。多模态隐喻指基于结构相似性的隐喻源域和目标域分别使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在很多情况下,其中的一个模态为语言符号[13]。例如,为在动画影片中构建“CAT IS ELEPHANT(猫是大象)”这一多模态隐喻,可让一只猫大声吼叫,发出酷似大象的声音,或当他人见到此猫时大叫“大象”。在该多模态隐喻中,源语和目标域分别以不同模态呈现:源域“大象”运用两种模态——声音和语言模态呈现,目标域“猫”运用视觉模态体现。
  基于此,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具有自身显著特征。首先,多模态隐喻具有丰富的表征形式。Forceville将隐喻分为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15]。纯文字文本的单模态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仅使用一种模态表征隐喻意义,而多模态隐喻指两域分别以不同模态方式表征。多模态隐喻丰富的表征模式涉及多种模态符号,其构建需调动人的多重感官,以实现符号信息间有效互动,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其次,多模态隐喻具有动态叙事性。Yu运用多模态手段搭配镜头和声音将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的概念隐喻“人生是旅程”“人生是舞台”传达得淋漓尽致[16]。再者,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同时出现,而多模态隐喻中的二者往往交错出现。上述例子“猫是大象”中,也未曾出现“大象”这一源域。
  (二)多模态理论对《那坡那坡》的阐释力
  纪录片《那坡那坡》由那坡电视台主承制作,以“那坡黑衣壮”为主题,分为《壮族石具》《魅力同歌节》《黑衣壮的服饰》《龙合春牛戏》等7个系列,每个系列时长约8分钟。《那坡那坡》从不同侧面彰显黑衣壮文化丰富的价值内涵,致力于构建黑衣壮独特的民族形象。该片立足于那坡黑衣壮传统民间艺术,巧妙融合不同传播媒介,以淳朴大气的方式传递黑衣壮的文化核心。多模态隐喻是统领多模态语篇表象的概念组织结构。多模态语篇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7]。因此,纪录片《那坡那坡》是一个典型的多模态语篇,通过语言、图像、音乐、手势、颜色等模态共同构成,其中不仅有丰富的视觉、听觉呈现,还大量运用概念隐喻手法。   三、纪录片《那坡那坡》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
  通过综合分析《那坡那坡》片中三个子系列,即《那坡壮族石具》《魅力同歌节》《黑衣壮的服饰》,发现其主题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隐喻进行表征,即石具隐喻、节日隐喻和服饰隐喻。本文拟考察这三类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其体现的模态范畴,以期发现多模态隐喻在这一特定民族纪录片中的语类性特征。
  (一)石具隐喻
  例1:“石具的效用”是“帮手”。
  石具隐喻在《那坡那坡》纪录片中表述为“石具的效用是人们的帮手”。在该纪录片子系列《壮族石具》中,黑衣壮妇女身着黑色传统民族服饰,镜头对其正在劳作的双手进行近景描写,所使用的劳作工具是用石头创造而成的石磨。其中,源域“帮手”具有促进人们生产生活的特性,与目标域中“石具”对黑衣壮的实用价值相似,从而激活二者间的映射。在这一概念隐喻中,“帮手”作为源域,由片中语言模态旁白与字幕体现,即“它们(石具)作为人力的延伸和帮手”;映射的目标域概念“石具的实用价值”则通过片中对壮家人打造的各式各样石具,如磨玉米的石磨、石板路、石头房等图像模态展现。该镜头中出现的用石磨磨碎的玉米是黑衣壮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由此可见,由石头打磨而成的石具对那坡黑衣壮民族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他们生产和生活提供多方面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该纪录片采景那坡县吞力屯,“吞”在壮语中有“石头”之意。从地名到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具,石头已渗透黑衣壮的方方面面。石具隐喻充分体现深处大山石区的黑衣壮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征服自然、建设家园的勇气和智慧。
  (二)节日隐喻
  例2: “同歌节”是桥梁。
  《魅力同歌节》是《那坡那坡》纪录片中介绍黑衣壮欢度“同歌节”的子系列片。“同歌节”是黑衣壮一年一度特有的节日,汇聚村寨男女老少及周边汉族、彝族、瑶族同胞,主要庆祝活动有唱山歌长桌午宴、唱敬酒歌、抛绣球、铜鼓表演等。片中描述黑衣壮村民欢聚广场开展隆重热闹的聚会,蕴含“同歌节是人们沟通的桥梁”这一多模态隐喻。源域“桥梁”用语言模态表征,蕴含在旁白与字幕“黑衣壮人借此加强与各民族兄弟姐妹间的交流与沟通”之中。壮家男女在舞台上表演对歌的动态画面引出“同歌节”这一目标域,则由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呈现。由此可见,“同歌节”是搭建黑衣壮民族与其他各民族同胞的桥梁,桥梁的常规架构是使两侧车辆行人顺利通行,举办“同歌节”使黑衣壮家人与其他民族紧密相连,节日域与桥梁域之间由于相似性的映射完成了隐喻的构建。節日隐喻通过黑衣壮特有节日,汇集舞蹈、歌唱、语言、服饰于一体,结合动作、声音、语言、颜色、图像模态展现中国各少数民族融合,民族互相友爱、和睦相处的精神面貌。
  (三)服饰隐喻
  例3: 黑服传统是“壮族活化石”。
  黑衣壮崇黑爱黑,以黑为美是其历经千年而不变的族群特色。黑色服饰是黑衣壮族群最醒目的民族标识。无论男女老少,从头衣、体衣到足衣的服饰颜色都以黑为主色调。在纪录片子系列《黑衣壮的服饰》中,体现的多模态隐喻是“黑服传统是活化石”,其中源域是“壮族活化石”,是语言模态的明示,通过旁白“身着黑服的传统而被誉为‘壮族的活化石’”表达,片中还讲述了古时黑衣壮族人祖先用蓝靛草染黑衣物抵御异族侵略的民间传说,染制的黑衣由此代代相传,身着黑色成为了黑衣壮古老的传统。目标域为“身穿黑服的传统”,由画面中衣着黑色服饰的妇女和民间传说直观呈现,是图像模态和语言模态的结合。镜头下的黑衣壮服饰(以女装为例),衣裙头巾均为黑色,边角袖口饰有三色镶边,五色丝绦,色彩协调,别具韵味。胸前佩戴银圈玉环,以对吻的双鱼配饰,朴素中透着繁缛之气,玲珑之美。“黑服传统”的悠久历史与“活化石”保存过去原始古老的特性具有相似性,形成隐喻表征“黑服传统是‘壮族活化石’”。黑衣壮服饰隐喻深藏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不仅蕴含黑衣壮的生活智慧和美学智慧,还体现黑衣壮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更向世人展示该族群坚定而强烈的文化自信。
  四、《那坡那坡》中多模态隐喻中的认知理据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一切认知均蕴含于文化情境中[18]。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具有普遍性,也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Forceville指出多模态隐喻中的映射不仅是体验性的,而且是文化性的[13]。文化认知作为多模态隐喻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其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记录片《那坡那坡》中的多模态隐喻打上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烙印。这些隐喻的选择,一方面是所有民族文化共性的结果,一方面也凸显了黑衣壮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在石头隐喻、节日隐喻和服饰隐喻中可见一斑。
  (一)基于多民族文化共性的多模态隐喻
  概念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的选择基于人体具身认知经验,其映射不是任意的。同样,由概念隐喻发展而来的多模态隐喻也根植于人的认知体验性。《那坡那坡》中表征的多模态隐喻取向自然万物,是基于多民族文化认知共性的隐喻。在多模态隐喻“‘同歌节’是桥梁”中,同歌节作为黑衣壮与其他各民族同胞增进感情的纽带,需要较多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例如,以“暖”表征喜悦的隐喻是基于多民族共同的具身认知。在《那坡那坡》展现的同歌节长桌午宴上,黑衣壮村民唱起壮语敬酒歌:“壮家敬酒要唱歌,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好比春风过山坡。”由动作模态“饮酒下腹”、声音模态“山歌声声”引出心头之暖。以肤觉感知域“暖”系统性映射到黑衣壮人心头的情感域“喜悦”,使抽象情感变得具体形象。该隐喻基于人对温度的感知,“暖”是令人舒适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则让人产生不适,如《七律·长征》诗中“一暖一寒”中的“暖”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此外,以花喻人亦是各民族自古以来共有的文化认知。在同歌节山歌表演开始之前,黑衣壮年轻貌美的女歌者坐着花轿出现,花轿上醒目的“花”字惹人注目,引出“女人是花”这一概念隐喻。源域“女人”到目标域“花”的映射过程基于歌者的美貌与花朵艳丽特征的相似性,前者通过视觉模态呈现眼前,后者由文字模态体现。以花比喻容貌姿态优雅的女性,是壮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认可的文化体验。民族形象纪录片《那坡那坡》中的多模态隐喻较多地利用生活中日常经验及知识组织概念,充分体现各民族认知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共性,为该片获得广泛的观众认可和接受度提供认知理据。   (二)基于黑衣壯民族文化个性的多模态隐喻
  黑衣壮特定思维模式明显受独特地理文化及风俗习惯熏陶。节日风俗、穿着配饰、语言表述是壮民族情感寄托的符号性载体,同民族秉性、心理与文化浑然一体,共同组成黑衣壮民族特色文化体系。
  在上述例子中,石具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的选择体现了黑衣壮聚居区以石头为载体的独特石具文化。石头用具的出现伴随着壮家先民的艰辛探索。为了在恶劣的山区环境生存和实现种族繁衍,黑衣壮先民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巧妙运用石头,设计出用石头砌成的石头房、石山小道、染布石缸等,为族人提供居住安全和便利的保障。这些独特的石头文化,成为黑衣壮村寨亮丽的风景。在隐喻的背后,石头超越一般的使用功能,构成一种黑衣壮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承载历代黑衣壮人的物质、精神和价值追求,是自然与人文互动共生的缩影,凝聚黑衣壮的智慧和顽强斗志,塑造其坚忍不拔、质朴勤劳的民族形象。节日隐喻中从源域“桥梁”映射至目标域“同歌节”,其中桥梁指的便是具有壮族韵味的风雨桥。风雨桥多建于乡村村口,是壮家人出行和经常聚集之地,不仅具备出行交通、遮挡风雨的功能,也供人们交往联络、休息交流,是壮族地区显著的景观标志之一。同歌节有如一座架于溪河之上的风雨桥,他们在此跳舞歌唱、饮酒高歌庆祝节日,将壮族和其他民族同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心中美好愿景。“‘同歌节’是桥梁”是基于黑衣壮特定节日文化的认知个性而产生的概念隐喻,是黑衣壮认识世界独有的认知模式。此外,少数民族在交际性表述中的隐喻运用往往伴随实物性借代指示等形式,少数民族语言表述的隐喻常常采用比喻性表述[19]。同歌节中抛绣球是壮族男女之间表达情爱的方式,象征壮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使用绣球作为爱意隐喻表述,体现了壮族青年在谈情说爱时细腻心思的情感流露,即他们将羞涩难言的情感替换为由象形指代性的非语言形式表述,更好地展现黑衣壮的情感天堂。在服饰隐喻中,黑衣壮服饰的黑色基调是其目标域“黑服传统”以颜色模态的呈现。黑衣壮服饰以黑为主,黑色是黑衣壮服饰的主要色彩,是黑衣壮族群意识的高度浓缩和民族意识认同感的直观体现。
  上图勾画了《那坡那坡》中多模态隐喻与其认知理据的联系。《那坡那坡》出现的多模态隐喻体现黑衣壮民族石具文化、节日文化及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该片的多模态隐喻存在着与各民族认识与语言上普遍认可的隐喻概念,如节日文化中“以暖表征喜悦”“以花喻人”的隐喻,其认知理据具有共性;同时由于黑衣壮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及民族心理特征,也存在特有的概念隐喻,如石具文化中“石具的效用”是帮手、节日文化中“同歌节”是桥梁、服饰文化中黑服传统是“壮族活化石”等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那坡那坡》纪录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还涉及黑衣壮民族文化样态中的铜鼓文化、戏剧表演文化、干栏式建筑文化、饮酒文化等富有壮族特色的传统文化,通过视觉、声音、动作模态共同表征,体现出壮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五、结论
  概念隐喻不单单依赖于语言文字,也可通过其他模态或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呈现。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尝试解读民族形象纪录片《那坡那坡》中隐喻现象及隐喻构建的动因。研究发现,该系列纪录片蕴含石具隐喻、节日隐喻、服饰隐喻三种隐喻类型。隐喻源域常由单一的语言模态表示,目标域一般由图文或图声模态共同呈现。图像、语言、声音三种模态协调运作,构建了动态、叙事的隐喻场景。纪录片《那坡那坡》中多模态隐喻内含丰富的文化性,是多民族文化共性和黑衣壮个性为认知理据的体现。黑衣壮特色文化中,包括石具文化、节日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凸显壮民族特色,展现了其刚毅耐劳、热情淳朴、诚实敦厚的性格特征,既是该族群文化心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外界认识其文化特质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Forceville, C. 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6.
  [3] Yus, F. Visual metaphor versus verbal metaphor: a unified account[C]//Forceville, C. & E. Urios-Aparisi.Multimodal Metaphor.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147-172.
  [4] Lin, T. Y. Y. & W. Y. Chiang. Multimodal fusion inanalyzing political cartoons: debates on U.S. beef imports into Taiwan[J]. Metaphor and Symbol 30, 2015(2).
  [5] Forceville, C. The role of non-verbal sound and music in multimodal metaphor[C]//Forceville, C. & E. Urios-Aparisi. Multimodal Metaphor.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383-400.
  [6] Winter, B., M. Perlman & T. Matlock. Using space to talk and gesture about numbers: evidence from the TV news archive[J]. Gesture 13, 2013(3).   [7] Eggertsson, G. T. & Forceville, C. Multimodal expressions of THE HUMAN VICTIM IS ANIMAL metaphor in extreme horror films[C]//Forceville, C. & E. Urios-Aparisi. Multimodal Metaphor.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429-449.
  [8] Mittleberg, I. & L. R. Waugh. Metonymy first, metaphor second: a cognitive-semiotic approach to multimodal figures of thought in co-speech gesture[C]//Forceville, C. & E. Urios-Aparisi. Multimodal Metaphor.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329-356.
  [9] 赵秀凤. 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J]. 外语研究, 2011(1).
  [10] 潘艳艳. 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 外语研究, 2011(1).
  [11] 冯德正. 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系统功能视角[J]. 外语研究, 2011(1).
  [12] 王朝元, 陈静. 全球化语境下黑衣壮族群文化发展及文化认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
  [13] Forceville, C. Non-verbal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cognitivist framework: agendas for research[C]//Forceville, C. & E. Urios-Aparisi. Multimodal Metaphor.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14] 张德禄, 郭恩华.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社會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3).
  [15] Forceville, Charles. 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 [M]. London: Routledge, 1998.
  [16] Yu, N. Nonverbal and multimodal manifestation of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a case study[C]//Forceville,C. & E. Urios-Aparisi. Multimodal Metaphor.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119-143.
  [17]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1).
  [18] Gibbs, R. W. 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C]//Gibbs, R. W. & G. J. Steen.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9: 45-166.
  [19] 李满红, 陈清. 民族语言的象形表述与隐喻辨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5).
  责任编辑:潘宏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4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