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物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及防护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支持下,物联网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实际生活中,但是从实际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物联网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而融合多种高科技手段的生物识别技术能够利用人固有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来对进入物联网的个人身份进行鉴定,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隐患。为此,文章在阐述生物识别技术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几种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为如何更好的发挥出生物识别技术在物联网运行安全防护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安全应用
  在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一种能够强化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之间联系的技术形式应运而生——物联网,物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固然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是由于物联网的发展始终依托网络,受网络本身漏洞的影响,物联网的应用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怎样规避这些安全隐患成为当前物联网应用发展过程中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基于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的生物识别技术能够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来对使用物联网的人进行鉴别,进而能够更好的规范物联网的应用,增强物联网应用的安全性。为此,文章就如何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增强物联网安全进行探究。
  一、生物识别技术概述
  生物识别技术是基于个人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自动身份鉴别的技术,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来识别身份。在身份识别和确定过程中所凭借的特点和项目包含面目、虹膜、手纹和指纹等。基于以上特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发展,从应用情况来看,目前研究和使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安全性、稳定性、便利性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具体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应用领域来选择不同形式的生物识别技术。
  二、生物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及防护
  (一)虹膜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
  虹膜是一种在眼睛瞳孔内所存在的一种环状物,每个人的虹膜结构都不同,虹膜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的重要标志。借助个体独有的虹膜特点能够制定出独属于个体的身份识别,而这种身份识别依托虹膜扫描系统,即在自动相机的作用下来寻找和录入系统匹配的虹膜,寻找到匹配的虹膜之后系统就会进行聚焦。将虹膜这种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物联网领域在不需要各类物理设备的情况下就能够对系统访问者的信息进行鉴别。
  (二)视网膜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
  视网膜也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形式,和虹膜技术进行比较,视网膜技术的应用更加具备生物唯一性的特点。在应用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时候需要应用专业的激光摄像头来照射被检测人的眼球,之后获取视网膜特点,将获取的视网膜特点和身份识别系统下的视网膜特点相比较确认访问者是否安全。视网膜识别技术具有较强的隐藏性特点,将其应用到物联网领域能够强化对重要信息的保密。
  (三)面部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
  面部识别技术主要是指在摄像头传感器的作用下对输入的视频流和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还可以对人脸的状态记性判断,提取面部器官的位置和信息来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和判断。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人脸的检测、人脸的跟踪和人脸的比对。其中,人脸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在动态化的场景中来判断是否存在人脸图像,并从纷乱的视频中分离出人脸图像。面部识别的基础是人脸档案的打造,在存储面纹编码信息之后按照面纹来获得相应的信息。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成为生物识别技术实施的重要内容,在忘记密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登录系统,在用户和系统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就能够验证自己的信息,在信息通过验证之后用户能够登录到系统上来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四)指纹和掌纹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
  指纹和掌纹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光学元件获取手部图像信息之后对手部进行建模操作,之后根据传感器来获取上肢等区域范围内的肌肉组织,从而来更好的表现手掌的形态。在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和霍尔斯特中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型柔性薄膜传感器技术,在这个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指纹和掌纹的识别,同时这个传感器比较薄,仅仅有0.2mm,能够被安装在任何物体上进行身份验证。比如薄膜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手机屏幕上、门把手上、汽车方向盘上等。薄膜传感器包含两种示范机,第一种的尺寸大小为6cmx8cm,分辨率为200ppi,第二个示范机是单个指纹设计,分辨率500ppi,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提升图形质量。在科技的发展支持下出现了一种新型指纹传感器,新型指纹传感器是由一层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组成,顶层为一种有机光电二极管,这些二极管通过使用不同的有机材料能够进行调谐操作,从而实现对不同波长的检测。比如借助近红外光能够检测到手部的静脉指纹图像,解决以往指纹和掌纹识别技术的缺陷。
  (五)签名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
  簽名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拥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日常生活中,银行单的填写就是对这类技术的充分应用,通过数字化签名的实现和处理能够更好的识别 信息。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下,签名识别技术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
  (六)声音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
  在声音识别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更为全面的测量和记录声音的波动。在物联网领域中,声音识别技术能够将从现场采集的声音和之前登记过的声音进行有效匹配,从而验证登录系统人员的个人信息。
  三、结语
  生物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高新科技,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凸显出这两种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在深刻认识生物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特点和关联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来增强物联网应用安全,进而更好的促进网络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峰,肖忠良,曾舜,等.生物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应用及防护[J].无线互联科技,2019(3):134-135.
  [2]胡彬.生物识别技术与安全浅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5).
  [3]亮南,曾伟.物联网时代生物识别技术加快人“符号化”进程[J].中国公共安全,2012(15):165-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5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