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制定了改革战略以保证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农民的素质是基础。因此,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现阶段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本文将就在现阶段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问题进行 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相关问题;分析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和农民已经和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无法适应。尤其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和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使用。因此,通过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可以有效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为保证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奠定基础。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一起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分析
  1.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在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很多地区都是进行兼职。同时主要劳动力年纪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很多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五十岁,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因此,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就使得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变得极为必要。
  2.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已经 有了较大的进步。现阶段已经构建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使得农业生产变得高效、安全。有效的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充足供给。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断升高,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在提高技术条件的同时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育,重点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好、技术能力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
  3.是推進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以往发展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主要向城镇倾斜,各种生产资料等也大量从农村向城市转业。这就使得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较为严重,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调整公共资源配置,使得发展更加均衡。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使得广大农民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使得农民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有所上升。同时,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得更多的人看到农业的发展潜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农村流动,促使新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发展活力,实现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内容
  1.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化培育
  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依据当地农业发展的情况开展工作。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同样要对这一方面加以关注。在开展培训过程中要重点对一些现阶段急需的关键技术进行培训。例如,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很多地区在农用机械维修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要采取相应方法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培训,使得广大农民在使用农用机械的时候能够自主解决。使得农业机械化程度升高。
  其次,在对农民进行培育过程中要注意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开展工作。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作业已经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将农民培育成为具有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多种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培养使得农民具有市场意识,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在进行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市场思维,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组织化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为了适应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而进行的,因此其面临的形势是当前农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现状。因此,要对其开展组织化培养来适应当前的农业发展形势。同时,在建立农业经济组织的过程中要依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和农业生产过程来进行,使其在建立以后能够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情况,同农业生产紧密连接。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民在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发展形势。尤其是现代农业对机械化水平和技术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农业生产者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才能实现农业发展。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04):91-96.
  [2]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地位与存在形式[J].农民科技培训,2013(11):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