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次结合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的需求,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职业农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振兴是党在十九大提出的伟大战略,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就是新型农民的职业能力培育。乡村振兴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所以,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就是加快新型农民职业能力培育。对于新型农民职业能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逐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给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壮大,新型农民职业能力的培育在注重发挥市场在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中的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1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1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人力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培育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就是培育新型农民职业能力。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不同属于人才、技术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农民素质的高低与技术装备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密切相关。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以及标准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农用装备以及掌握现代农耕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就是培育新型农民职业能力。
  1.2 发展农村新产业的需要
  增加農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农村新产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农村经济活动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连接也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必须要有相应的提升,从而推动农村连锁经营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型模式的发展。
  1.3 农业供给主体改革的重要内容
  不能满足新需求、质量低以及规模小等都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农业供给侧问题。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必需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先进的思想观念以及先进性、技能型以及职业性等优势。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就是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种植大户,而新型农民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以及农业产业以及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2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2.1 新型农民职业素养的新需求
  新型农民职业素养的新需求包括创业创新的意愿、终身学习的精神、生态环保的理念以及“爱农”的职业价值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要注意培养家庭农场主、农村能人、农民企业家的“爱农”意识,从而让其以收入增加、自我发展为基础做到带动后进,共同发展。居民日常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就是农产品的生态安全。为了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给老百姓,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减少现代农业土地污染,尽可能采用更加科学的物理杀虫技术和有机肥料制作技术,并适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新型职业农民应当切实树立起生态环保理念。
  2.2 新型农民知识能力的新需求
  新型农民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包括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服务能力以及生产能力。这其中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又包括了参与农业保险的意识和能力、信息技术处理的能力、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设备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财务管理管理能力以及市场预测和分析决策能力。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为了掌握农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型职业农民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不断完善和提高,并系统深入地学习基础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为了提供更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给农业生产,新型农民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国际化和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特征,因此一定的市场和产品经营管理能力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缺乏复合新型农业高级人才而受到了制约,因此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工作时要注意加强在经营管理方面能力的培训。
  3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新型农民职业能力的培育工作涉及民间组织、企业、高校等社会团体,包括对农民的管理、扶持、认定以及培训等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工作要始终围绕着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并以提升新型农民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为核心。
  3.1 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培训内容、时间和方式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新型农民职业能力培训的质量,切实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订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民都乐于接受的培训方案以及准确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各类培训实施主体应该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比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立足当地的产业发展需要以及特色。此外为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并灵活采用线上与线下培训、现场考察调研与实训实习、分阶段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
  3.2 创新培训方式
  生产技术是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主要的培训内容,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以及加工营销等专业性培训才是农民更加需要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农民提供智能高效、灵活便捷的全程化教育培训,新型农民职业能力的培育可以开展创新创业孵化、“菜单式”教学实训和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培育方式,充分运用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因地制宜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因此各地方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持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需要根据社会经济以及自身农业发展情况来创造新的培育模式或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借鉴性地运用已有的模式。同时应当把培训的切入点作为支撑产业和服务行业,并始终立足于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以及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实际。与此同时,为了形成特色,突出重点,还要把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以整体布局和系统设计为基础,并根据培训对象和产业发展水平的特点,把主要的工作领域放在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
  3.4 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
  首先,為了逐步提高社会大众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认可度、接受度以及认知度,开展相关优惠政策和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宣传,文艺演出、宣传车、宣传栏等形式以及电视、广播、杂志以及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政府都应当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进行广泛的宣传。其次,为了使农民参与培训、相信培训以及了解培训,提高农民对培训的认可度和知晓度,政府还可以及时发布新型农民职业能力培育的典型事例、办班动态、培训课程以及政策文件,并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培训政策宣传栏以及举办新型农民职业能力培育政策讲座等来进行宣传。最后,为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价值和职业体面,真正让农民这一职业受人尊敬,政府还应当多方面、多渠道地切实增加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积极引导取得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高质量创业或者就业,从而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综上所述,促进新农村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就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把农民培育成为综合型实用人才,相关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投入,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水平并积极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高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9(04).
  [2] 马建富,郭耿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及支持策略[J].职教论坛,2018(10).
  [3] 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10).
  [4] 丁萃华.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