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植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别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四个方面就规模化种植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规模化种植中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化种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问题;措施
近年来,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其病虫危害形势日益严重,使得水稻的产量以及品质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是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控以及科学用药等各种环境友好型的措施来对农作物各种病虫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控,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时可以对病虫害进行可持续控制,进而保证农作物的安全。因而,在水稻规模化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意义重大。
一、规模化种植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1)选择抗性品种。在水稻规模化种植过程中,选择品种优良同时具备较好抗性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稻飞虱以及稻瘟病等常见水稻病虫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2)及时处理稻草。将稻草以及稻桩及时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浸染源。采用齐泥收割的方式进行水稻的收割,在收割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及时进行翻耕处理。
(3)深水灭蛹。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可以对稻田灌入5-8次的深水,这样可以将大部分的幼虫以及蛹彻底淹死,在此过程中如果结合放鸭吃虫,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灯光诱杀技术就是将太阳能杀虫灯与地面的距离控制在1.5-1.8m,在3hm2范围内一般需要安装1-2展太阳能杀虫灯。灯光诱杀技术可以对稻飞虱以及二化螟虫等害虫进行有效诱杀。5月-10月是其最佳的诱杀时间,一般开灯时间控制在晚7点到第二天早6点。
(2) 性诱剂诱杀。性诱剂诱杀技术就是在二化螟虫羽化的初期,在稻田内每500-800m2放置一个诱捕器,而在羽化末期对其进行回收。诱捕器内部的诱芯一般每20-30天需要更換一次。为了获取更高的诱捕效率,应当将诱捕器设置在水稻植株上方10-15cm的位置。随着水稻的不断生长,应当不断提高诱捕器的高度。
3.生物防治
(1)引入害虫天敌。在对水稻螟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在其羽化初期,向稻田内放入水稻螟虫的天敌赤眼蜂,通常每隔7-10天需要放置一次,赤眼蜂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5万头/hm2。
(2)稻鸭共育技术。在水稻栽植7-10天以内,可以将50-100只雏鸭放入到1hm2稻田当中,在水稻的孕穗末期将鸭子赶出稻田以防鸭子吃掉水稻。在此过程中,鸭子一方面会捕食稻田中的二化螟虫等害虫,另一方面还会吃掉水体中的杂草,使土壤具备良好的通透性,进而使水稻得以正常生长。
(3)生物药剂防治。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春雷霉素可以对稻瘟病进行有效防治;苏云金杆菌可以对稻飞虱以及二化螟虫等进行有效防治;而井冈·蜡芽菌可以对纹枯病以及稻曲病进行有效防治。
4.化学防治
(1) 种子处理。在水稻播种之前,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例如,可以将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稀释2000倍以后对种子浸泡24h。
(2) 虫害防治。针对二化螟,可以在卵孵化盛期通过20%的甲苯酰胺进行防治;针对稻纵卷叶螟,可以采用5%的甲维盐进行防治;而针对稻飞虱,可以采用25%的吡蚜酮进行防治。
二、规模化种植中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自然环境当中,由于病虫害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很多种植户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在管理层,由于对水稻病虫害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其并不具备一个完善的管理方案以及有效的制度条例,由于无法获得规范的管理,导致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无法得到顺利开展。
2.种植以及经营方式不规范。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一些种植户采用的是不科学并且不合理的种植方式,使得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及盲点,这种情况导致病虫害有机可乘,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仍让采用的是较为落后的经营以及管理方式,使得水稻种植的经济收入受到了影响。
3.相关技术有待提高。在水稻的实际种植过程中,虽然已经具备一些机械设备来进行辅助生产,但是这些机械设备一方面其适用范围并不广,另一方面其辐射面积加为有限,与此同时种植户并不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以及新技能的使用方法,因而无法通过各项高新技术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威胁,进而使水稻的规模化种植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水稻规模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相关问题的改进措施
1.提高认识。一方面,对种植户进行大力宣传,从而提高其对水稻种植的重视程度,使其对生产工作具备更高的责任感以及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管理层,应当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而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
2.对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种植与管理大力推行。在经营以及管理方面,应当采用诸如集约化与规模化方式的科学并且先进的管理模式,针对种植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在集约化处理方式的作用下,有效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有效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效率的同时帮助种植户提高种植效益。
3.提高种植技术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应当对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全新的产品进行巧妙应用,进而使其自身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因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现代化的新技术作为依托,在对相关知识以及经验进行充分借鉴的基础之上,对种植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完善,进而使规模化种植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获得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结语
水稻种植是一件关乎国际民生的大事。在水稻的规模化种植过程中,通过对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可以使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使新时期人们对农产品品质以及生态环境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沈承庆. 推行规模化种植 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10): 47.
[2] 张丽华, 罗晓燕, 王伟. 规模化种植促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10): 109.
[3] 周文辉. 规模化种植中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乡村科技, 2017, (4): 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