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诗歌含蓄性原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仁君

  【摘要】中国诗歌的含蓄性一直为文艺理论家重视,也是很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诗人之所以要含蓄地显现主题,主要是受社会政治因素、社会佛道思想、社会文艺理论思想以及个人情思的复杂性这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诗歌;含蓄性;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诗歌的含蓄性一直为诗人所重视,也是文艺理论家经常谈及的话题,本文对中国诗歌含蓄性的原因做一研究,供大家指教。
  一、诗歌的含蓄性
  “诗言志”是诗歌的基本特征,而“志”的表现不外乎直接和含蓄两种方式,诗歌的含蓄性主要源于诗歌主题的含蓄表达,此时,诗歌的情感、意蕴非直接表述,如同隔着一层薄纱隐约可见甚至不可见,造成一种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的效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这样的表述:“是以文之英蕤,有秀 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刘勰对文章主题的显现方式便是从“隐”和“秀”两个方面来阐述,从创作方法上看,也就是含蓄表达和直接表达,其中,诗歌主题的含蓄表达会给诗歌带来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诗歌产生了一种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诗歌含蓄性的成因
  虽然很多诗人在创作时刻意追求含蓄的艺术效果,但是,很多含蓄性诗歌的产生,却是诗人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一种不自觉的选择。总体来说,诗歌的含蓄性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有关。
  (一)社会原因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诗人的创作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给诗人的创作带来影响,其中,诗歌的含蓄性受诗人当时所在的政治因素、社会佛道思想和文艺创作理论的影响最大。
  首先,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使诗歌创作变得含蓄。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诗人作为社会的知识分子,经常接触到国家的权力中心,而权力阶层斗争的复杂性,迫使诗人在创作时不能直接表达个人情思,只能迂回含蓄地表现主题。诗人与权力机构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无论在何情况下,含蓄表现个人情思是一种无奈或无意的选择。其一,一部分诗人处在权力阶层的中央。不管这些诗人的身份是政客还是诗人,由于诗人本身在现实中就是国家统治力量的一部分,个人的命运与政治斗争相纠结,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诗歌创作与政治已成为一体。身处政治旋涡中的诗人,他们迫于政治的压力,不得不以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情思。如曹植的诗句: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此诗正写在曹丕继位后杀了曹植政治上的助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由于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只能写诗含蓄寓意。其二,有些诗人虽然处在权力机构的边缘,却极想进入权力圈,但是他们却无法公然抒发自己想进入统治阶层的愿望,因此在他们的诗作中只能含蓄地加以表现。如较为有名的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其三,诗人不在权力圈,诗人在创作中表面上是表达个人在生活中的一点情思,但人的社会属性注定了诗歌创作要受政治的影响,很多生活中的情思往往带有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如现代诗于坚的《罗家生》(节选),“天天骑着一辆旧‘来玲’/在烟囱冒烟的时候/来上班/驶过办公楼/驶过锻工车间/驶过仓库的围墙/走进那间木板搭成的小屋/埋他的那天/他老婆没有来/几个工人把他抬到山上/他们说他个头小/抬着也不重”,表面上是叙事,但它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索。
  其次,社会佛道思想的影响让诗歌变得含蓄。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在创作时也深受其影响。严羽在其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他认为作诗如参禅,重在“悟”而不是讲道说理,正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推崇参禅的三重境界中的第三种境界,即“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其核心思想在于,物象已蕴含意义在里面,无须多讲,让读者自悟。这些思想慢慢影响了诗人的创作理念,他们也常常通过物象来含蓄地表现主题。道家思想作为传统思想在中国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道可道,非常道”这些核心思想也表明,人对道的认识是有限的,人无须对自然宇宙发表看法,提倡“无为”,眼见即所得。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诗人们着力去表现所见物象,让真正的大道自行呈现,诗歌的主题也显得越来越含蓄。正如王维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达到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含蓄效果。
  其三,社会文艺理论的影响。诗歌的创作离不开诗歌理论的指导,诗歌的含蓄性与诗歌的创作理论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关于含蓄性的论述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其说明具有“隐”的特点的文章有“文外之重旨”“隱以复意为工”,这些文章有多重含义,“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则说明这些文章的表达具有含蓄不露的特点。司空图的《二十四品·含蓄》把含蓄列为诗歌风格之一,其中论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形象说明诗歌含蓄表达起到的艺术效果,而“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则形象说明诗歌怎样含蓄地表现诗人的情思。宋严羽在其诗话中也反复说明“论诗如论禅”“诗道亦在妙悟”,提倡写诗重在妙悟,悟的境界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表现,要“不涉理路”,要有“一唱三叹之音”,作诗要达到“无迹可求”的含蓄隽永的效果,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直露而无含蓄韵味的诗歌。以上这些文艺创作理论在我国文艺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诗人们的创作影响深远。
  (二)个人主观原因
  个人情思的不明确性带来诗歌的含蓄。“诗者,吟咏情性也。”诗歌是抒发个人情思的,而以下两种个人情思都会导致诗歌主题的含蓄。其一,在外界景物的刺激下,诗人诸多思绪纷至沓来,往往百感交集,激动莫名,此时的创作情思便呈现出多样化无序化的特点,思想情感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诗人本身都处在一种纷乱不明的情感状态,当他将其情思表现在诗歌里面时,就会产生一种多重主题的含蓄效果。如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表现了复杂错落的情思,有对江月美景的赞美,有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有离人怨妇的相思,起伏不定的情绪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使诗歌主题含蓄游移,韵味无穷。其二,诗人在创作时思想空灵,心神俱澈,主观情思与客观世界高度融合,仿佛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时的情思非常纯净,已不能单纯地用语言来表达,正如东坡所言,“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此时诗歌有一种“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显得意味无穷。如唐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是”,诗人此时在情感上表现为旷达还是伤感,是理智还是感性,我们不得而知。又如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这首诗,一切评论都嫌多余,诗人抒发的情思也无须探究,但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思想的空灵,内心的平静,此诗带来的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是震撼人心的。
  此外,诗人的性格不同也会导致其诗歌主题表达上有含蓄直露的不同,本文就不做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隐秀[A]\\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程仁君,1973年生,湖北黄梅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写作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