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日益深化,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加入了不少的儿童诗歌,这类诗歌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儿童情感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语言积累等相关语文教学目标。但是当前教师对儿童诗歌教学工作开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就儿童诗歌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歌;具体策略
  一、做好儿童诗歌教学的积极意义分析
  1.有利于对学生情感进行熏陶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性的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为语言凝练、想象丰富、情感丰沛、节奏明快等。儿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各项技能学习和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可以做好儿童诗歌教学工作,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相对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儿童诗歌可以更为直观地帮助学生对相关情感进行体验,然后在长期的熏陶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理解和驾驭能力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提升[1]。
  2.有利于满足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加入了更多的儿童诗歌,因此,做好儿童诗歌教学工作,对于满足当前新课改对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要求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具体来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策略来对儿童诗歌进行教学,不仅可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儿童诗歌教学具体策略分析
  1.引导学生对诗歌语言美进行感悟
  通常来讲,儿童诗歌普遍具有较强的节奏感、美感,因此,在进行儿童诗歌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美进行感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应使用最为直白、恰当的语言来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其次,教师应通过诵读诗歌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对诗歌中的语言美进行认知,这样,学生也就可以更好地接受诗歌、理解诗歌[2];最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跟读,帮助其对诗歌的语言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2.指导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认知
  无论是哪一种诗歌,其都存在较强的意境美。因此,在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诗歌意境美进行认知同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要想将这一策略真正地落到实处,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然后在这一情境中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认知;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诗歌中相关的意象对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和和理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对诗歌意境美的充分认知;最后,在指导学生对诗歌意境美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相应的拓展工作,通过反复且大量的阅读,实现学生对诗歌意境美的正确认知。
  3.将儿童诗歌的文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将儿童诗歌的文学性与现实性想结合同样是儿童诗歌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有效的联系;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对诗歌进行更为深刻的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将诗歌生活化方法告知学生家长,让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诗歌教育,这样可以实现学生诗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对于儿童诗歌教学而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其相关教学工作对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水平以及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只有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對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实用性进行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儿童诗歌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赖三得.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256.
  [2]何青.语文课堂中儿童诗歌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90.
  作者简介:董淑霞(1976—),女,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本科,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