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版式设计课程改革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康帆 陈莹燕 员勃

   摘 要:版式設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在传统版式设计教学中,照本宣科的讲解经常让低年级学生无所适从。文章从职业岗位需求角度对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进行全新整合,力求通过学习达到明确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版式设计;课程改革;职业需求
  注:本文系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自主研发项目(2018xz03)阶段性成果之一。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符号、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语言传达想法或讯息的沟通和表现的方式。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方向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图文在版面中的组合排列方式,随着专业方向的细分与设计学科的发展,版式设计的复杂程度与日俱增,视觉传达学科各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意都必须通过版式设计来最终实现。
  一、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版式设计作为艺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版式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根据特定主题与内容的需要,运用造型要素和形式原则,将文字、图片及色彩等视觉要素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组合排列的设计技能。版式设计在低年级开设,并且知识点较多,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知识点庞杂
  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涉及报刊、书籍、展架、海报、包装、界面等各个领域,可以说只要是有图文的地方就有版式设计,因此,版式设计课程内容十分庞杂。一般来说,版式设计课程内容一般分为版式设计概念、版式设计原则、版式设计原理、文字编排、图文混排等几大板块内容,涵盖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图形处理、信息层级分级、黑白灰分析、标题字设计、空白空间处理、网格设计、纯文本编排、图文混排、系列版式设计等知识点,而每个知识点又包含具体的应用场景,课程信息多而杂。
  (二)课程讲授按部就班
  由于内容庞杂,教师往往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依次讲解知识点的做法,一般讲授顺序为第一章版式设计的基本理论,第二章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三章文字与图形的版面构成,第四章版式设计的网格系统,第五章为版式设计在各类别设计中的应用。这种流水线式的课程内容组织会让设计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觉得一头雾水,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还是很弱,为后面的设计课程学习埋下隐患。
  二、平面设计师职业规划与设计技能
  根据调查,从刚进入职场的设计新人进阶到资深设计师一般会经历设计助理—设计师—资深设计师—美术指导—资深美术主管—设计总监几个阶段。由于美术指导、资深美术主管、设计总监更注重工作经验与综合能力,不在本课题讨论的范围内,因此,本课题仅对设计助理、设计师与资深设计师三个阶段的岗位要求、收入与需掌握的版式设计技能进行了归纳整理。
  (一)设计助理岗位分析
  设计专业学生新入职场一般从设计助理岗位开设,此阶段主要是辅助设计师完成设计工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设计软件,进行一些基础性设计,例如文本的编排、标题字的设计、图片的处理、图形创意等等。要达到此阶段的岗位要求,在版式设计课程中只需掌握纯文本编排、标题字设计、网格、图文编排等知识点。
  (二)设计师岗位分析
  设计师岗位要求设计人员能够进行项目调研与分析,独自完成设计项目,并对客户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与调整。要胜任此岗位,设计专业学生在版式设计课程上需掌握不同字体的艺术特征与表达、标题字字系选择与变化、网格变化、空白空间处理、系列版式设计等知识点。
  (三)资深设计师岗位分析
  资深设计师除了完成设计师日常的工作外,还要学会接触客户,分析客户需求,与其他部门同事协作,并塑造起专属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能完成提案工作。要胜任此岗位,就需要让设计师在学生阶段形成严谨的思维逻辑,掌握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并与同学能够进行小组协作与讨论,最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阐述与汇报。
  三、基于职业需求的课程设计
  (一)职业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整合相结合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平面设计师的岗位要求与版式设计课程内容相结合,对庞杂的版式设计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整合。针对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的特点,课程知识点整合后由浅入深,对于一些基础且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用记忆加设计训练的方式进行强化;对于需要创造性设计的部分,利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
  (二)专题训练与示范教学相结合
  掌握了基础设计理论后,学生能否将设计理论与文本分析转化为视觉语言是设计教育的关键。在设计训练阶段,课程加入教师的示范与修改,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三)多种教学形式灵活应用
  在课程教学中,不同于以往的线性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全新整合与编排,对于不同难度的课程内容,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原理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训练、示范教学、项目参与、小组讨论等手段。在基础训练阶段,主要采用原理讲授与专题训练的方式;在提高阶段,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训练、示范教学等手段;在进阶阶段,主要采用项目参与、小组讨论等手段。
  四、课程实践与效果
  本课题结合平面设计师职业岗位要求,将版式设计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篇、提高篇、进阶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相应的教学专题,每个专题教学均以讲授、设计、讨论、修改的教学形式展开。
  (一)基础篇
  课程将助理设计师阶段的知识点归纳为“基础篇”,主要讲述纯文本编排、基础网格与版面印刷规范。这部分内容基础且重要,事实上,很多上完传统版式设计课程的学生对于正文字的字体、字号、行距的选择依然手足无措,对于印刷规范更是一知半解。基于这些现象,课程整合首先选择将这些主要依靠记忆与设计训练可以完成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与训练,这也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设计习惯。设计训练选择纯文本编排练习,在练习中自然地引入版心与网格的问题,让学生初步建立网格、分区与分栏的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二)進阶篇
  设计师阶段对应版式设计课程的“进阶篇”。此部分讲授版式设计原则、版式设计原理、标题字编排、系列版式设计四个部分内容。此部分内容较多,结合专题训练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分析模仿训练。此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将版面中的图、文、颜色看成黑白灰关系,并将黑白灰版面处理与网格对齐方式相结合,分析版面的黑白灰关系与对齐方式。有了对版面的黑白灰认识,要求学生能够对给定文本进行文字分析,区分信息等级,并利用版面的黑白灰、网格分栏等知识将文本的信息层级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明显的区分,获得版面黑白灰层次分明、文本信息层级清楚、能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的设计作品。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优秀的版式设计,从模仿向创意过渡。
  第二部分为自主创意阶段。在学生建立了版面的整体概念,掌握了正文字与印刷要求的基本规范以后,此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的细节把握能力,主要包括标题字设计、复杂网格与空白空间的处理。此阶段要求学生自由创意与设计,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在此阶段学生没有了一些限制以后往往大脑一片空白。针对学生的问题,此部分加入了教师的示范与修改讲评,在不改变原有图文的情况下对学生作业进行版面上的调整,并讲解原因。
  第三部分为系列设计与应用阶段。此阶段学生已经能够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文本的信息层级,利用网格对齐方式与字体字号的变化形成清晰的黑白灰版面,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在这个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多版面的系列设计,掌握如何利用版式编排达到多版面的变化统一。采用的专题训练为CD封套设计,这个专题包含了以图片为主的CD封面设计、以文字为主的封底设计、图文混排的内页歌词设计,还包含了图片处理、标题字设计、系列设计等知识点,是对前两个阶段的综合应用。课程实践表明,进行到此阶段,学生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的比较牢固,并能够关注设计细节,设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三)进阶篇
  在这个阶段除了良好的设计能力,更需要的是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版式设计课程最后安排了项目模拟,让学生代入到真实情景中,对设计的客户、设计的定位进行分析,确定设计风格,独自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汇报与讨论。选择的专题训练是楼书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文化、楼盘的风格、楼盘的定位进行楼书设计,并指定了文字内容。学生在这个部分的教学中学习效果差异较大,部分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较弱的学生明显感到吃力。同时,研究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学生虽然感到吃力,但是他们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反复修改,这说明学生虽然不能马上领悟,但是由于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学习的动机非常强烈,这也是一个优秀设计师应该有的品质。
  五、结语
  版式设计课程开设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视觉传达其他课程的学习。本课题将版式设计的内容结合平面设计师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力求在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达到助理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资深设计师的职业岗位要求。分阶段的课程内容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明晰化,为他们将来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许楠.版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辛艺华.版式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珂.基于建构的艺术造型教学探索: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砖雕·木雕”课程实践[J].装饰,2016(5).
  [4]郑小利.形式美在版式设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出版广角,2016(4).
  [5]魏晓凡.字距与行距:学术期刊版式编排中的细节[J].现代出版,2016(1).
  作者单位: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