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科教学中。在高职《大学语文》课堂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等有重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问题,通过阐述相关教学原则,重点讨论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信息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主要针对与汉语言相关的专业,不少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专业是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也被纳入选修课程行列。这就造成了教师不重视语文教学、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的现象,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为了改善教学现状,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但由于应用缺乏合理性与有效性,所以教学现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笔者认为,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下,高职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问题
  1.1 对信息化技术依赖严重
  对信息化技术依赖严重是高职语文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当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在适当的时机合理选择应用信息化技术。事实上,多数高职教师并未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规划,而是在大部分课堂上全程应用信息化技术。这就使课堂缺少师生互动,也没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2 没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育提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但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教师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所以多数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时没有与学生做有效互动,也没有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因此,学生并未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这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凸显。
  1.3 德育教育不足
  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只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课件及相关视频,通过课件及视频讲解语文知识、分析阅读文本、总结文本中心思想,并未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及思想感情,感受文本人物所表现的品质。这就使语文教育普遍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目标,也使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语文知识的应用方法。
  1.4 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
  高职语文教育提倡设置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也要通过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还要学会感悟情感与价值。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来看,教师并未应用信息化技术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具体表现为缺少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没有对语文学习方法进行拓展、没有对文本情感进行深度感悟。
  2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原则
  2.1 學科性
  学科性指要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应用信息化技术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置于语言表达、词汇理解上,一方面要加强文本阅读,以阅读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下词汇的具体含义;另一方面要强化写作训练,以写作促进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2.2 主体性
  主体性指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或者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另外,也要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实践活动,尽量将主动权交于学生。
  2.3 适宜性
  适宜性指要在适宜的时机切入使用信息化技术。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全程使用信息化技术,而应探寻应用的切入点。例如,学生缺失古诗词学习兴趣时,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向学生播放与古诗词内容相符或相似的视频、动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他们不熟悉的生活场景时,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对比教学,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4 辅助性
  辅助性指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功能。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而言,信息化技术只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仍旧不能代替教师。所以,教学时教师不能舍弃传统教学,而是要将其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2.5 层次性
  层次性指要循序渐进地使用信息化技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例如,课堂教学前,制作微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在教学后借助投影仪、微信、QQ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策略
  3.1 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就是使用多媒体,以图文并茂、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形式动态地呈现静态的语文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迅速投入语文学习。例如,《离骚》教学中,教师可播放名家的配乐朗诵音频,扫除学生的文字识别障碍,同时要求学生对照文本注释尝试理解文本内容。或者向学生播放有关屈原的纪录片或动画,结合纪录片或动画内容向学生介绍屈原创作《离骚》的历史背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3.2 引入网络教学资源
  信息化技术下,教学资源数不胜数,适用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更是丰富而多样。实际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一具体的文本引入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拓展学生的文(下转页)
  (上接页)化视野,延伸教学深度。例如,在《归园田居》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陈善《扪虱新话》的网络教学资源,逐渐引导学生经历陶诗枯淡到觉其有味的过程,教会学生欣赏田园诗的美,塑造学生的淡泊品质。   3.3 构建历史文化背景
  纵观《大学语文》教材,其中大多数文本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创造的,如《离骚》创作于战国时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于宋神宗时期,《短歌行》创作于建安时期,《少年中国说》创作于光绪时期戊戌变法后,《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创作于民国时期等。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历史文化背景,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少年中国说》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播放戊戌变法的历史纪录片片段,结合片段内容引导学生解读梁启超创作《少年中国说》的思想感情,以渗透爱国方面的德育教育。
  3.4 开展信息化评价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以评语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通过考试考核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这样的评价具有片面性,不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开展信息化评价活动,从知识、技能、综合能力、思想、行为、品质、人格等多方面评价学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例如,在《湘夫人》教学后,教师开展“香草美人”意象体系主题的信息化評价活动。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香草美人”意象体系学习PPT,再使用投影仪对其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自评、互评的形式进行评价,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3.5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也是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者。其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此,高职语文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掌握常见软件及设备操作技能,如office软件、视频剪辑软件、交互式白板、录播系统等,以提高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加强师生互动。另外,为了提高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针对语文教育开展教学视频制作比赛,分预习视频、知识内化视频、课后知识视频三个层次,让在职语文教师就《大学语文》中的某一文本制作5到8分钟的微视频,要求视频内容包括情境激趣、知识探究、问题解决三个模块。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用信息化技术主要存在对信息化技术依赖严重、没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德育教育不足、三维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当遵循学科性、主体性、适宜性、辅助性、层次性的原则,应用信息化技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引入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历史文化背景、开展信息化评价活动,同时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促进高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鹏,易淑明,郑晓妮,等.“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导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04).
  [2] 刘勇,尹龙军,郑继明.“雨课堂”在高等数学课程大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2).
  [3] 魏丽.后MOOC时代下高职体育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2018(01).
  [4] 谭苏燕.雨课堂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0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