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从军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这一教学目标也适用于高校音乐教育中。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主线,可以有效促进多个教学环节的改进和革新。下文针对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人们最为古老,并且非常普遍,具有较强感受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利用特定音响结构进行思想与感情表现、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音乐学科属于一个情感学科。高校音乐教学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人格。并且,音乐教学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点内容,使音乐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且科学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仍然把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1]例如,在声乐和器乐教学中,该种技能教学基本上教师都是利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音乐要点进行讲解和示范,指引学生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虽说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但实际上仍然是把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练习,练习到哪种程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没有关注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重西轻中和厚古薄今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变成为只会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作为重点内容,并把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以往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存在过于注重音乐技能,忽略音乐审美性和人文性以及情感性的问题。[2,3]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目标,以至于音乐教学效果始终不够理想,不仅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较低、积极主动性较低,而且学生的综合素养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理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详细来讲,教师需要结合专业特点与行业需要,对要进行什么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能力进行考虑。从专业特点入手,音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为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但并不是最终目标。想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音乐,并使学生利用个性化的形式对音乐进行体验与表现,这才是符合音乐艺术本质规律的。从行业需求入手,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音乐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以往仅仅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要求,而现阶段是在综合型和应用型上有所要求。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对其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明晰,才可以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以往高校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利用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讲或者是教师示范的形式指引学生听课和模仿,尽管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很难有效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更不要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了。[4]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尽可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和创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中,以往教师都是把曲目简单地介绍给学生,并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利用,把曲目播放给学生,最后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仅仅停留在音乐知识与技能表面,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通过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发现和分析以及解决,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个问题,并把问题作为线索,指引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如在欣赏德彪西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德彪西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在绘画史中也存在印象主义风格,两者存在哪些巧合和联系?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对乐曲进行认真聆听和欣赏,并且获得了自己的感悟与体验。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念。[5]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审视与判断整个教学效果,具有独特的诊断和导向以及激励作用。在以往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该环节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甚至部分教师没有评价,即便有评价,也相对较为簡单,严重阻碍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6]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首先,在评价标准层面上,不管是音乐知识,还是音乐技能,其学习目的都是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体验和感悟,并获得良好的陶冶,形成良好的性格与人生态度。因此,在评价时,教师不宜简单地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入手。例如,在表演过程中或者是创作活动中,学生具有个性化表现,这时教师难以利用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来评价学生。而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是音乐学习过程中非常珍贵的一种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肯定,而不是反对和否定。其次,在评价主体层面上,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就是教师,尽管这样的评价可以保证客观性和准确性,但是在一个教师面对多个学生时会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对其他评价主体进行引入,例如,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自评的形式。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表现,或者是自己的学习感悟,或者是新的认知与体验,这些自评内容都可以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后,在评价方式层面上,以往量化制评价尽管具有便捷和直观的特点,但是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反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新型评价方法进行应用,例如档案袋法,对过程性评价进行突出,进而使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四)对教学实践进行丰富
  音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使人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以此为基础,创造音乐美。[7]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实践活动一直处于薄弱的状态。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和机会,学习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难以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实践进行丰富,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在高校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文化活动,例如器乐演奏大赛、声乐大赛、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把学生的实践表现纳入到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在校外,可以和文化单位、企业以及演艺团体进行合作,定期指引学生实习。经过外出演出和编导等,促进和地方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便于对社会音乐人才需求进行了解。与此同时,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进行组织和协调以及筹办,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模式,可以使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缩短,并且还可以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越是在这样良好的发展情况下越是需要冷静对待,更加深入地审视和思考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因素在以往教学过程中经常被教师忽略,并且也是传统教学的一个短板,严重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音乐教师需要把此作为切入点,把其当作为是一种目标、一种方法,促进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使音乐教育回归本质,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态度、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怡杉.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研究[J].艺术评鉴,2019(9):107-108.
  [2]尹婷.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J].戏剧之家,2019(15):151,153.
  [3]刘冬梅.高校音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8(20):157-159.
  [4]刘江婷.浅谈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学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8,31(8):277.
  [5]蒋志华.高校音乐教學的审美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7):12,14.
  [6]史坤,李历.新时代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J].北方音乐,2018,38(12):128-129.
  [7]张阳.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建设与文化传承[J].陕西教育(高教),2018(6):27,29.
  作者简介:王从军(1984—),男 安徽省宿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南阳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