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争道 徐子金 叶颖俊 杨章坚
[摘 要]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对学生创新能力、实操能力以及岗位认知提升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药学类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促进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以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创新提出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药学综合实训模式,通过设计总体实施方案、综合实训评价及考核体系,经2016级、2017级两届学生实践验证,通过调查问卷、对比研究及就业反馈等方面,显示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药学类专业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关 键 词] 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068-02
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药品使用、医药企业经营管理、药品生产、药品质量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医院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社会药房等单位从事药品调剂制剂、药品经营、生产、药学服务等工作并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1]。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基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药学类学科教育根据药品的生命周期,使学生充分理解每门课程的理论意义,并在实践中紧扣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点,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实践目标,开展实训、见习、实习课程。传统实践课以每门课的主体内容为中心,设计独立实验,由学生进行操作,对各学科之间,实验内容则很少贯穿,很难让学生理解药品是如何由原料走向最终的临床应用。本文独创性地结合道地药材知识,开展产学研一体化药学综合实训,为药学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一、药学专业实训课程开设现状
(一)专业课程门类繁多,实训比例较大
我校药学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程12门、公共选修课程3门、专业选修课程5门,专业基础课程8门、专业课程8门,课内总学时1918,其中理论总学时1578,实践课总学时340,毕业实习总学时1200,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为1∶1.033。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包括药剂学、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物分析学等。专业课程总学时588,其中理论课总学时472,实践课总学时116,理论与实践课时比约为4∶1。我校药学专业在校教学周共67周,平均周学时数约为29。分析表明,药学类课程门类繁多,专业课程体系复杂,实训课在总课时中占比较高,由于在校时间短,周学时数较多,课程任务重,因此,课程的设置逻辑性、实训課程内容的合理性尤为重要。
(二)实训项目独立性强,缺乏有效整合
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依据专业调研情况及相关职业标准,以实现行业企业的岗位分析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共同分析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现有的课程设置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独立性较强,实训课以各自学科重点内容为依据,缺乏有效整合。例如药剂学实训课程包括查阅中国药典、复方碘溶液的制备、阿托品散剂的制备、炉甘石混悬液的制备、液状石蜡乳剂的制备、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尿素乳膏的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药物分析学实训课包括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及砷盐的检查、葡萄糖中干燥失重、炽灼残渣的检查、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及含量测定、维生素B1注射液的检验。两门课程在岗位能力上应紧密相连,但实践课程设置各自独立,并无有效整合,学生很难将实训内容与岗位实践有效结合,实训效果较差。
二、药学综合实训总体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以2016级药学专业、2016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2017级药学专业、2017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实施对象,四人组成一小组,按照项目流程化管理,制定项目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方式、项目目标以及时间节点。要求各组以江西省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包括道地药材普查及采集、GAP基地建设规划、药材初加工及鉴定、炮制及制剂工艺、药物分析及药理学研究等,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二)综合实训师资优选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要求掌握药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药物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品检验、药品经营管理及药品生产的基本理论及药物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关于药物的生产标准、质量控制、药品营销等方面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因此在筛选综合实训师资时,应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同时结合当地企事业单位药学专家团队,聘请中高级职称或制药行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包括药品生产技术、质量检验、质量保证、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各岗位骨干作为综合实训教学团队。
(三)开展道地药材相关内容课外见习
江西地处亚热带湿润温暖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蕴藏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历史上道地药材资源发展较早,生产规模较大。结合综合实训课程需要,在实训课程及寒暑假见习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我省道地药材资源的普查,以项目为载体,筛选相应药材作为综合实训模型药物。例如配合复方栀子止痛膏的药学研究,可筛选栀子作为本项目的模型药物之一。栀子在江西全境均有分布,是江西道地药材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品种,其采收期为每年的9月至11月。除栀子外,板蓝根、车前子、香薷、泽泻、吴茱萸、前胡、白术、枳壳、三叶青等药材均可作为本项目的模型药物。 (四)整合实训项目,获得综合实训大纲
结合江西省道地药材资源普查结果,紧密结合各课程主干教学内容和能力培训目标,设计综合实训大纲,为了进一步突出实践性,综合实训大纲设计以江西道地药材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为载体,结合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课程内容,设计实训大纲及方案。包括药材鉴定、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颗粒剂的制备、颗粒剂的质量分析、颗粒剂的药理学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的申报法规及生产所涉及的文件和记录等内容。
三、药学综合实训实习评价及效果
(一)评价考核体系
1.评分指标
加强综合实训课程的管理与考核指标是保证综合实训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药学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见习报告20%+实践操作40%+项目报告20%的考核评分体系,其中实践操作又细分为考勤管理(10分)、文献调研(10分)、操作规范(20分)、结果评价(20分)、记录撰写(20分)、数据分析(10分)、创新思维(10分)。
2.考核结果
对2016级药学专业、2016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2017级药学专业、2017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共252名学生实施了考核,其中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为68名,占比26.98%;考核分数在80~90分之间的人数为144人,占比57.14%;考核分數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为40人,占比15.87%。结果表明,该实训方案操作过程顺利,获得预期效果,多数学生通过综合实训能获得岗位操作所需要的技能。
(二)实施成效
1.增强学习兴趣,培育药学氛围
开展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综合实习课程,有助于提高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原有的被动接收理论知识,按程序完成既定实验内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药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药学知识的结构化、体系化水平,最终提升药学综合职业技能。通过对参与实训项目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3.65%的学生认为参与综合实训有助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素养、文献查阅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方面均有明显提高,课程满意度超过95%。
2.优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提高
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药学类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由理论的改革引导实践内容的转变。根据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主干理论和实验课程结束后,设计完整的综合实训体系,以项目组为单位,设计综合实训考核方案,通过开展一体化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的主干课程系统化、逻辑化,优化了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过程反哺专业理论学习,通过与2015级药学专业毕业考成绩进行对比,2016级药学专业毕业考试分数有了明显提升,从2015级的64.52分上升至76.41分。
3.提升综合能力,获得就业好评
通过完整的综合实训实践及严格的考核标准要求,使学生在进入岗位实习前对每一门课程中的重点实践内容有一个系统性的回顾,并根据岗位特点,强化操作,有利于从学校到岗位的平稳过渡。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新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加强适应能力,能胜任企业药品的调配、经营管理、检验、生产等相关的技术工作。通过对学生实习和就业满意度的调查,2016级学生实习期间满意度明显提高,实习单位反映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药学基本理论均显著提高。
四、讨论
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复杂,学科交叉较深,在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习时间较短的实际情况下,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往往在课程的设置时间上忽略了药学类专业学习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造成知识脱节。采用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培养模式,将实训内容与产业对接,将单独学科的实践有机串联形成多学科综合实训,对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专业教育改革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程静,吕慧,沈悦,等.高等院校面向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56-58.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