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欧阳双

  【摘 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论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点及目标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之后对环境治理与绿色经济等方面已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最后对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展望。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bjectiv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green economy, and finally makes a prosp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绿色经济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green economy
  【中圖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0-0088-02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点及目标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随着新中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得到政府以及群众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生态文明来说,人类尊重并且保护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人类活动并且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以发展生态文明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生态文明是在一种更高水平生态方式的回归和深化,我们不是要回到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而是在现代高度的物质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回归[1]。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三个方面的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全员参与的特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而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可以尽量做到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环节参与的特点。个人层面可以从日常生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这点已经在上一特点中得到体现;企业层面要求淘汰落后的发展经济方式,引进节能环保技术与有关方面的科技人才;社会层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法律制度层面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与个人行为的监督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还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人类文明由自然孕育而成,人类文明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是持续性的任务,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坚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能与环保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过去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利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而在环保意识得到普遍加强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生态文明建设最终阶段的目标,就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十六大报告将“生态良好”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2 已取得的成果
  2.1 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多项可喜的成果。近年来,在森林保护方面,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在沙土治理方面,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在水域治理方面,杜绝了围湖造田的方式,加强了对水域污染的管控。
  2.2 相关法律更为完善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以海洋的环境保护为例,我国颁布了多项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触碰到的法律空白,国家正不断地进行填补与完善。   与之相关的,对于违法行为的举报渠道也不断拓宽。目前,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举报热线、向有关部门直接汇报等多种渠道举报各种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2.3 绿色经济得到发展
  绿色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各个层面。在社会层面,垃圾分类的意识在不断地提高,资源回收利用也因此变得更为便捷;在企业层面,节能型能源的开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电动汽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在家庭层面,太阳能家具也变得越来越普及,农村中也有很多家庭开始使用沼气这种方便而清洁的能源,生态农业在广大农村逐渐普及,切实改善了环境,也使农民受益[2]。
  2.4 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国际层面,中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多项协定。在2015年12月举行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196个缔约方通过了《巴黎协定》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国积极推动促成了此次协定,并且坚定地履行相应的责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3 仍存在的不足
  我國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关法律正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少数管理者的监管意识不到位、监管渠道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问题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环保部门由于执法力度不够无法进行有效地监管,而一些污染企业与环保部门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也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反思。污染企业在环境检查的时停工,检查后又恢复生产的情况屡禁不止,需要根绝。
  3.2 部分落后生产方式仍未转变
  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会对自然进行索取,我国意识到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线,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环保问题。然而很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仍然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例如,近年来经常曝光的污水排放的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的问题。
  3.3 应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大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其中多数是安全责任生产事故所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2017年6月20日,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发生水污染,导致当地数百牲畜暴死,地下水受到威胁;2017年11月22日,青岛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导致原油泄漏,造成人员伤亡;2018年11月4日,泉州发生裂解碳九泄露事故,被初步认定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整体来看,我国应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机制不够完善,治理环境的形势依然严峻。
  4 新时代的展望
  在近期胜利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上,生态文明建设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内容提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态系统层面,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做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了到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创建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3]。
  另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将眼光放到全球视野下,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人类无法同自然割裂开来。中国与其他国家携手发展环保经济,也是一种多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2】杨志华,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及其策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6):182-188.
  【3】洪大用.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3(10):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