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科

   摘 要:我国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文化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基础保障。为保障在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我国必须要将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综合软实力。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俗舞蹈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学者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条件,不断将丰富多元的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以此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此,文章以我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为分析对象,了解这种舞蹈表现形式的具体内涵及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大部分的文化主要以不同民族的文化创作为主体,在不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实现繁荣发展,由于其中各个区域的历史背景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有所区别,故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也非常明显。
  各民族都有各自的艺术文化特色,其中民族舞蹈作为重要的民族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在推动民族艺术文化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着眼于民族的特性以及风格,深入分析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特点,以此来更好地抓住不同民族艺术的内在表现形式,真正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有关民族地区民族民俗舞蹈的研究方向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国家开始不断加大对文化的弘扬以及传承力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各民族开始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积极促进民俗舞蹈艺术形式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发展,更好地推动民族舞蹈文化的有效保护以及传承。
  通过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结论分析不难发现,要想探索我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首先,必须要注重艺术文化形式的有效研究,结合民族所在环境的特点以及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完善现有的文化保护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承策略和方案,更好地体现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及传承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个民族地区必须要注重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融合,将更多的艺术灵感以及创新元素融入其中,真正丰富现有的舞蹈艺术文化形式,推动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最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民族原生态艺术元素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被纳入了世界艺术市场之中,成为了整个艺术市场的主导方向,具体包括不同的民族舞蹈原生态艺术。在对不同民族文化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可以发现,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艺术交流、文化交流更为丰富和多元,这些一方面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我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的发展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因此,研究者必须要站在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思考。
  二、中国不同生态文化区所具有的不同民俗舞蹈
  艺术特色
  地域文化以及经济发展背景会直接影响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以及呈现方式,通过对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为了体现各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及优势,我国通过生态文化区的构建了解各区域的文化发展形态,推动区域性少数民族的文化繁荣和文化发展,目前所构建的生态文化区主要包括四个板块:高原生态文化、畜牧生态文化,农耕生态文化、渔猎生态文化。
  (一)农耕生态文化舞蹈艺术特色
  农耕生态文化,大部分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文化地域的具体内容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舞蹈十分注重平缓的节奏和稳重的表现形式。
  (二)畜牧生态文化舞蹈艺术特色
  畜牧生态文化的民俗舞蹈与其他的地域文化存在诸多的区别,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一定的地方优势。畜牧文化地域更加侧重于与畜牧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在此基础上所产生动作比较简单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大部分主要以娱乐性质的表演为主体,容易掌握,通过这种形式来更好地体现舞蹈表现形式与畜牧农业之间的相关性,带有极为明显的森林文化气质。
  (三)高原生态文化舞蹈艺术特色
  高原生态文化中的民族民俗舞蹈,主要侧重于较小范围内的传播以及辐射,因为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受到了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影响,大部分的民族聚居区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该区域中的代表性民族主要以艺术为主体,这些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较为复杂,大部分居住在森林深处,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因此民族民俗舞蹈比较原始,动作相对较为简单,主要以跳跃动作为主。
  (四)渔猎生态文化舞蹈艺术特色
  渔猎生态文化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形式比较简单,如我国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就有许多形式多元的民族民俗舞蹈。该地区主要以不同的文化特色为依据,通过对生物的猎取来展现舞蹈动作。
  三、中国不同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艺术特色
  所具有的共性
  通过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我国不同区域少数民族的民俗舞蹈形式存在许多的差距,这一点与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中自然环境会直接影响民俗舞蹈艺术的具体内容及形式,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有所区别,因此舞蹈表现形式受生态地域环境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大部分都会直接影响民俗舞蹈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
  盡管不同民族的民俗舞蹈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但是都能够体现这个民族的共同特征。
  (一)大众性
  大众性,主要以融合性和固化性为主体,有效避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对于区域性的民族舞蹈艺术文化来说,大众性最为显著。
  (二)包容性
  包容性特点其实与集体性存在着联系,这一点在农耕文化区域中呈现得非常明显。该区域中的民俗舞蹈艺术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对舞蹈艺术的追求和欣赏,通过集中展现的形式来更好地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的形态,真正促进民族区域的软实力提升,通过这种群众参与性比较高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来更好地体现艺术对推动生产力的作用及价值。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具有群居属性,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之中只有真正实现不同地区的进一步融合,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优势。   (三)继承性
  区域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继承性比较明显。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舞蹈艺术文化越来越丰富和多元的同时,还带有极为明显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我国在推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积极研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群众对民族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充分发挥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展现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通过舞蹈表现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的分析,更好地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尽管有一部分民族没有文字类的语言来记录不同自身的发展历史,但是可以通过舞蹈来传承优秀文化和优秀精髓,因此学术界将舞蹈作为历史记录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我国也可以着眼于文化发展的具体条件,真正实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四)融合性
  区域民族舞蹈艺术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融合性。不同地区所诞生的民族舞蹈艺术形式是各个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生產和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与各个地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够真正实现艺术表现形式与劳动生产方式之间的融合,因此融合性比较明显。
  在实现不同交流内容和文化表现形态融合的过程之中,各民族地区的舞蹈艺术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较为机械的融合模式也产生了许多的固化限制影响,总的来说,不同区域如果能够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主体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众基础,那么就能够保障社会结构的均衡性以及有效性。
  (五)规划性
  各地区需要结合目前生产模式的应用情况,了解区域性少数民族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更好地将民俗的文化融入经济建设过程之中,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另外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积极专注不同阶段的民族民俗舞蹈艺术内容及核心,不断推动区域性的文化发展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综合软实力的稳定提升。
  四、中国不同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的研究重点
  对于我国的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来说,每一个区域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舞蹈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实质的内容和形式差异较大,这与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对不同生态文化区的民俗舞蹈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明确以下三点:
  第一,需要明确具体的文化范围,结合细节更好地体现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发展特色。
  第二,在对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民俗舞蹈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相结合。
  第三,根据对舞蹈的具体内容及形式的分析,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以及政治建设条件,更好地体现不同民族舞蹈的特色以及优势,积极地实现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五、结语
  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舞蹈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要想更好地体现不同阶段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的内容和形式,每位参与者都必须要主动了解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特色,将各个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融入民俗舞蹈研究过程之中,更好地推动区域的经济建设,不断实现文化、政治、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3):14-20.
  [2]谢冲.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论坛纪要[J].民族研究,2009(4):107.
  [3]谭悦,杨向东.多彩的婚礼舞:西南少数民族婚礼舞的区域性舞蹈现象解析[J].四川戏剧,2014(11):126-129.
  [4]张婷婷.西南少数民族“铜鼓舞”的区域性舞蹈现象分析[J].艺术品鉴,2015(2):98.
  作者单位: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