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佳 王明 王晓露 潘顺利
摘 要: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在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的背景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重大。为推动教学改革发展进程,应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教学中积极融入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考核形式与教学模式的逐步优化,锻炼学生理論实践综合能力,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与推动,各院校作为向社会培育高素质与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更应当积极开展特色教学,培育更多社会所需人才。但实际上,专业教学仍停留在思维旅游天下的局面上,应当尽快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完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与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带动专业教学的改革。
1 虚拟现实技术特征与类型
1.1 技术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交互性,在虚拟环境中得到自然反馈,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临其中的环境体验;二是多感知性,除了计算机所具备的视觉感外,还具备人的触觉与听觉、运动等方面的感知表现;三是自主性,物体在虚拟状态下根据现实存在的物理运动定律达到一定的运作程度。
1.2 技术类型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虚拟环境建模技术。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涉及CAD与3DMAX等软件技术,完成旅游区平面体与模型的构建,整合要素至三维模型中能够得到立体的规划设计成果。二是实时三维图像生成技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处理虚拟环境设计中的庞大数据量,能够满足规模化旅游区建模的需要,除此之外,确保了图像质量与工作效率。三是交互技术。利用技术交互性特征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交互系统的性能。四是系统集成技术。借助数据管理模型与信息同步技术、数据转换技术等综合技术,能够减少旅游区规划设计的难度,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意义
2.1 提供真实的空间感受
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计算机与用户的自然交互,用户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有置身其中的互动感受。利用该技术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从而掌握更多的空间设计方法,学习效率与质量随之提升。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反复推敲设计方案,实践能力与设计成效随之提升。
2.2 激发学习兴趣
虚拟现实技术的操作难度低,学生在旅游区模型设计中可自如操作虚拟技术,设计效果与学习兴趣随之提高,尤其是在成果展示中,学生对新型展示模式的认可度与接受度更高,更利于学生表现欲与成功欲的激发,从而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
2.3 降低教学成本
虚拟技术能够反复调整设计方案,借助互联网与电脑或手机的连接,利用手触模型与VR眼镜反复推敲,学习效率显著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下,设计方案调整与模型制作需涉及大量的材料,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材料成本与设计时间成本。
3 虚拟现实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作为表达手段,主要被当作建模数据分析支持工具、评估工具,或是与互联网相结合与客户进行交流;二是作为实时设计工具,用于成员设计方案与构想的交流。规划设计者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准确定位基地,轻易获取交通与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以直观了解旅游区的场地资料。
3.1 教学准备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而这离不开大量教学案例的支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旅游区规划设计案例的课件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三维全景设计案例,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打破地域与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沉浸在虚拟场景中体验各个旅游区的景观,感受空间尺度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吸收设计思想的同时融入自己的设计中,更利于设计成果的增多。资料库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服务,同时资料收集整理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对学习本专业知识的人员开放,是为本专业课程的自学与教学服务。[1]
教师是教学执行者,自身专业水平与职责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意义重大。在教学前应当明确掌握教材内容相关知识,熟悉课程教学大纲与项目案例、培养计划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手绘效果图、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将虚拟现实技术贯穿教学全程,包括教学设计与内容讲授、项目实践指导等,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3.2 优化教学方法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课程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案例与空间设计方法两方面。从案例讲授入手分析,学生通过VR眼镜与投影设备能够观看全景规划设计案例,在虚拟环境中能够多角度观看设计案例,学习兴趣与案例理解程度随之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提升;从空间设计方法的讲授入手分析,学生通过Lumion等软件能够直观预览,教师对技术手段的介绍更加到位,学生学习虚拟全景模型建立方法的效率提升,对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完成起到辅助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知识传授与引导学生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等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向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多角度且生动形象地吸收内化知识,从而保持学习热情。在项目推动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调研分析与图纸绘制等任务,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更利于推动学生岗位角色的过渡转变。
3.3 反复推敲设计方案
在景观旅游区规划设计复杂且烦琐的过程中,无论是调研分析还是要素调整都需要反复推敲,以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从借助软件与实体模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入手分析,材料与时间成本较大,且设计方案与实际偏差较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真实的交互设计体验,精确了解旅游区植物与气候等要素,使得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更强,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在设计方案推敲的过程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细节设计,并反复调整空间构造与施工等环节,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学生在景观旅游区规划设计前应当充分掌握虚拟现实技术运用技巧,利用手机与VR眼镜等设备观看体验全景效果,确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调整模型中的不合理处,以获得理想的设计方案。
4 虚拟现实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4.1 架构应用体系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旅游区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层面,但实践教学资源与平台尚未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资源以课件演示为主,对学生自主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不大,究其原因与技术因素影响和应用体系架构缺乏整体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有关。因此,我们在构架体系梳理教学体系的同时,也要促进专业课程与虚拟现实技术、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各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不能忽视章节关系,确保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注重虚拟现实技术在开发工具、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体系各层面中的应用。
4.2 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开发力度
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了学生主体地位与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科核心素养显著提升,对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中以实践教学的应用状态为主,应当加强对学生建模开发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在设计方案中融入创新与个性。除此之外,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如网络技术等,综合开发网上虚拟实验室,为远程教育与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保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快乐。[2,3]
5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与景观旅游区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为旅游专业教育赋予了技术性与艺术性,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而为旅游业教育改革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闵媛媛.基于VR技术高校旅游管理课程设计研究[J].智库时代,2019(43):286-287.
[2] 李亚娟,王海峰.基于VR技术的虚拟旅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9):195-197+201.
[3] 谭雪娟,丁穗娟.基于VR技术的虚拟旅游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9):76-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3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