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一些贫困地区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可以挖掘当地资源的内在价值,采取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既能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还能完善基础设施的优化建设,使贫困地区具备“造血”的功能。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融合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7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锐减,村寨社区呈现没落的发展趋势。民间活力逐渐被削弱,人力、物力资源不断减少,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贫困不单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难题,也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应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的有效融合,合理利用贫困地区的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面临的难题
  1.1  无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在开展乡村扶贫工作中,一些部门往往以经济收益作为衡量标准,简单核对贫困人口的申请与扶贫标准,调查渠道较少且缺少科学判断,无法对贫困进行精准识别,导致“扶假贫”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帮助真正的贫困人群。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融合,应严格遵循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考核的原则。积极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完善精准扶贫计划方案的执行,全面普查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建立扶贫村落、扶贫重点名录等[1]。
  1.2  贫困人口不懂旅游经营知识
   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教育普及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不高,缺少专业技能,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缺少主观意识与劳动热情,难以真正参与到旅游扶贫工作中。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中,合理引导贫困对象的价值导向,培养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实现智慧帮扶,使贫困人口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中,化被动状态为主动参与,进而成为乡村旅游的受益者[2]。
  1.3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缺少规划
   一些贫困地区开展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工作时,当地部门为了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存在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在缺少市场调查与合理规划的情况下,便开始对乡村牧场、鱼塘、农田、果园等进行盲目地肆意开发,导致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不科学,旅游布局不规范,开发适用性较低,严重浪费乡村资源,无法创造资源的价值。这种盲目开发缺少乡村本土化特征,削弱了旅游价值,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1.4  乡村旅游與精准扶贫融合市场缺乏有序管理
   现阶段,一些地区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中,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乡村旅游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和不良开发等问题,严重浪费乡村资源。投入过高却无法保证产能,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性,脱离了旅游扶贫的建设初衷。扶贫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烦琐性,相关部门应合理规范旅游扶贫的相关计划,完善旅游扶贫的制度体系,促进旅游扶贫的发展[3]。
  2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引导乡村劳动力积极参与旅游经营项目
   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项目中,乡村劳动力应积极参与到旅游经营项目中,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乡村旅游的开发项目涉及各种复杂或简单的工作,为乡村劳动力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渠道与增收路径。乡村劳动力应按照自身情况,在乡村旅游项目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自身价值。过去的乡村旅游开发工作,通常以旅游开发公司为主导,对农村土地进行租借开发,收入的旅游收益归旅游开发公司所有。从长远角度思考,这种方式浪费了村民的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贫困人口极有可能面临着返贫危机。故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由政府或村民集体合作,既要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还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2.2  以扶智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
   精准扶贫与传统扶贫的不同在于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传统扶贫主要采取“授人以鱼”的模式,而精准扶贫则要遵循“授人以渔”的原则。现阶段,贫困地区的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经营模式落后、竞争力差的难题。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当地部门应积极“扶智”,加强贫困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使贫困人口掌握先进的旅游经营知识,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与服务水平,进而实现以智慧帮扶促进精准扶贫。旅游市场发展变化快,为了满足游客与市场的基本需求,乡村旅游应培养一批创新型的旅游经营人才,例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  满足旅游供给侧改革,实现精准扶贫
   近年来,当提到乡村旅游时,人们往往能够联想到“河里捉鱼、上山摘果、乡下吃饭”等农家乐模式。旅游模式同质化且旅游产品千篇一律,缺少创意与特色,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导致乡村旅游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难以刺激旅游消费。因此,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中,应结合旅游供给侧改革,开发特色民宿、绿色乡村、休闲农家乐、亲子训练营等多元化旅游格局,满足乡村旅游市场的要求,打造精品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2.4  以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
   借助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主要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借助于国家精准扶贫策略,将传统乡村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效结合,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价值,完善文化旅游生态系统,加强美丽农村的优化建设,使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在此过程中,乡村旅游可以呼吁更多人回归自然,感受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体会原始的生产方式,进而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既有助于保护贫困乡村的村容村貌,还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
  3  结束语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作为开发贫困地区的重要渠道,不仅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还充分发挥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全面了解乡村的当地发展情况,挖掘当地资源的内在价值,利用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丰富旅游景点,吸引外来游客,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帮助贫困地区人们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陈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江西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9(10):1-8.
  [2]郭小卉,康书生.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分析——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案例[J].金融理论探索,2018(2):34-42.
  [3]翟莹莹.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析——以灌阳商家村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27(3):61-63,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6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