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海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阅读,为以后的阅读能力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自主思考,发表独立的见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分享阅读体验的习惯,尊重每个学生看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95-01
  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深化学生情感认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农村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的文章。这个时候,教师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转变阅读教学方式。这个时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具体来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方法。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过度依赖于教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讲解,没有自己主动参与到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
  学生才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过度依赖是养成了一种习惯。在长久的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直接吸收着教师灌输而来的知识,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形成了懒于思考,等着教师来讲解的不良习惯。因此学生常常在面临阅读考试的时候,造成大量失分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存在极大弊端。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我国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催生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裨益作用,满足了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学校的技术资金比较有限,很多农村教师仍然束缚在传统教学体制的桎梏下,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没有应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教学情境,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对语文阅读课堂产生抗拒心理。
  3.学生的阅读时间过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也不够丰富,并且因为阅读方法不当有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达不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导致综合素质不高。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才能制定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案。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采集信息,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风俗、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进行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逐步取得进步的,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妄图短期内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本
  任何主动性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存在,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的内驱力。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他们开始去思考这个世界,一些有关于世界形成,如何看待认识这个世界,我们的过去发生过什么,未来会怎样这一类的书籍往往能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学生对于书籍内容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之类的书籍,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类型的书籍。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些内容新奇的,类型丰富的,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书籍提供给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长城》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长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还见证了华夏儿女的成长。对国人来说,长城不仅是文化遗产,还是历史符号,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记忆。在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长城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文化魅力。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发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2.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养成。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长久保持的,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收回自己分散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學生需要克服在阅读中因为遇到困难而产生的不耐烦的心理。在进行阅读时,有意识的先进行粗读,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再细细品味文章的语句,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积累好的写作素材。每次阅读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刚开始可能会很困难,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很轻松了,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于成功了一半。
  3.坚持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进入课文阅读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坚持先学后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让学生过多的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先学后教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体会文章的原汁原味,获得独特的心理感受。先学后教的方试,是为了让学生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思维受到限制。对于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4.强调以读代讲,领略语言魅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读的这个过程,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通过读的方式来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而不是通过直接的讲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读来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5.引导小组合作,深化知识理解
  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发挥出自己擅长的一面,也能通过小组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有用的阅读方式,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来阅读,这样可以加快阅读的进度,提高阅读效率。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对一个问题往往能产生自己独特又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6.强化课堂训练,读写结合
  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实践操作,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读写结合对于提高阅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7.适当的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量较少,导致很多学生形成了阅读缓慢的习惯,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都不高。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要增加一定的阅读量,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以达到教学要求。在增加阅读的时候,我们要给学生规定一个时间来阅读一定数量的内容,这个阅读数量要一点点增加,这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不断的进行阅读速度的调整。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坚持不懈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新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⑻
  [2]刘春梅.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