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运用小组合作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来提高教学质量,设定相应的主题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使用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总结。本文对如何运用小组合作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 优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52-02
一、结合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的开展不能仅仅是教师作为主要角色,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如何实施小组合作,而是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动手计算数学表达式,动手演练模拟数学模型和构思设计绘图。小学数学的一些课程还需要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后,经过思考,构思图形的变化,并得出结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动一动,量一量。如教授《三角形》这一门课的时候,让学生区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分组测量各个三角形的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观察比较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90度比一比有什么特点,然后归纳总结。在小组活动中,组长就会组织哪个同学进行测量,哪个同学进行记录,哪个同学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进行的时候,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还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更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设计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小组内成员的质量,尽量不要出现一组全是优生,一组全是差生,这样得不到最好的教学质量,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掌握程度进行分组,让优生带差生,相互督促,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使用多种学习材料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活动,不同于语文、英语课堂,需要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能力,数学课堂还要求学生具备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上,数学学习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小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1]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探索数学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的计算,学校设置的奖项和奖品呈现出的数学规律,购物结算、家庭收入和支出结算、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丈量、区间测速时间的换算、小组内成员身高平均值的计算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材料,组织和安排学生动眼、动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材料,将这些数学学习材料择优处理后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增设更多的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实践能够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的操作,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看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如何进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想着数字的和差积商的结果。当教师将问题安排在课堂教学小组活动上时,还应该注意小组合作的时间安排和课堂纪律的组织,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提示,使得学生更加喜欢参与到课堂小组活动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用笔描绘出来。学生得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会根据问题去观察物体,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小组内讨论,从而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小组内成员说出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从而得到相关数据。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增设更多的实践活动,除了上面提到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运用知识点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同学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及时鼓励和肯定
真正的教育在于不断地唤醒、鼓舞和激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中除了小组的优化组合外,还要注意在任务下达后教师要不断地观察提示,个别指导,通过问题引发来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赞赏、鼓励、肯定学生些许的发现,点滴的突破,让犹豫徘徊的放下包袱轻松投入,使步入正规的积极努力放手去做,叫有所发现的精神百倍创意十足。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中教师要迫使观望的即刻投入,唤醒懵懂的豁然明朗,鼓舞后进的奋力前行,激励超前的更上一层。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例如: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时的鼓励和肯定使平时不爱说话的刘雯、白子涵开始主动说话了,能主动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举手并展示自己。课堂气氛更活跃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激励和鼓舞使原来不爱学习数学的王佳园、李文涛、魏巧玲等学生发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了学习。
五、注意避免小组内的无效讨论
小组内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抓住精要,直奔重点。大问题要由若干小问题逐步引入,问题要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每个问题都不要让学生无所适从,以避免无效的讨论。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后,要新授“平形四边形面积”,给出一个平形四边形的图形,先让学生观察后,教师问:“这个图形是什么?”学生答:“平形四边形”。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然后问学生:“平形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何不同呢?我们能否将平形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并讨论解决。
引导问题1:观察长方形和平形四边形中四个角有什么不同?
引导问题2:能不能将一个平形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呢?动动手将每组桌上的平形四边形纸片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剪拼成一個长方形。看能不能做到。
引导问题3: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同呢?为什么?
引导问题4:能不能将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呢?怎样计算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组内讨论解决。
引导问题5:要想计算一个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要素呢?
引导问题6:什么是平形四边形的高呢?
每个问题提出后都要求组内人人作答,声音不能太小,要以组内人听清为准,声音也不能过大面影响其他组的人。答问要严肃而有序,一人答问,组内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找出回答中出现的不足,答问结束后要给予补充。每个问题人人作答后要讨论出大家一致的意见。
结束语
小组合作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很多教师在各种教学方式中,优先选择了小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小组合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一方面能够较快地让学生逐渐自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计算,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备课时设计好合宜的教学主题,切合教学知识点,根据教学目标和素质目标,使得小组合作的效果更佳,其次教师在小组合作这个教学活动结束时,应该适当增加总结,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好,整体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雪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7(3):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