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成美

  【摘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培养初中生素养发展的必备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公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道德素养与法治思维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初中生的教育不仅要重视文化课程的培养,也要注重思想道德的发展。本文探讨了该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并且建立法治觀念及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  道德与法治  素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064-01
  道德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基础,而法律是为社会平稳运行,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保证。道德与法律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一方面道德为法律提高价值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时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所以培养初中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教学,可以使初中生抵御不良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体系,同时明白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享受什么样的权利便要履行相应的义务[1]。培养初中生法治思维,主要是培养出他们解决问题靠法律,维护自身权利靠法律的意识。培养出他们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或者参与社会活动,实施个人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规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成型时期,这时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初中生急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完善自己。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历史与现实材料中,了解成功人士的案例,培养德智体美的发展。修身养性向来就是青年人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四有青年,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托付。
  (三)构建初中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存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讲解一些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爱国不是盲目的,现阶段,大多青年都过于偏激,缺乏足够的政治素养。所以很容易被输入偏激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爱国应该是理性的,忠于自己的文化信仰,不妄自菲薄也不固步自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国家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爱国,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青年。
  二、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多媒体产品如春笋般涌出,如今的教学课堂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丰富多彩的开展教学课堂,利用短片、图片等多样化形式,向同学们展现出生动的道德与法治的案例,可以带来更直观的感受。二是利用新媒体,让道德法治课堂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之中,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用视频文字图片等手法记录下生活中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案例,并带入课堂中交流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挖掘学生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三是新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时效性,增加老师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很多课堂上,学生并不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不敢大胆言之所想,而新媒体的存在,可以换一种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网课模式,教育者与施教者处于平等地位,大家可以在同一个聊天室言畅所欲言,可以线上线下交流,这样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就可以成功脱离了空间时间的限制,进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教育,更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除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以外,更要带学生深入实际。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学校在学期末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献爱心,或者在平常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向贫困山区献爱心交笔友等活动。道德的培养单靠课堂的教学是不够的,只有深入社会实践,才能让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三、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严抓道德与法治教育十分重要,学校和家长应该以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成长观念,课程依托教材,联系实事,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韦有多,刘若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