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党鹏飞
摘要: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猪肠道类疾病,患上该病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甚至会造成猪死亡,进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病毒性腹泻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夏季与秋季的发病概率较小。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认清病毒性腹泻病的主要特征,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保障猪的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病;养猪;主要特征;治疗方法
1 主要特征
第一,病毒性腹泻病比较容易在气候突变时发生,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无论任何年龄的猪都有可能感染该病,并且病情与猪的年龄关系十分密切,越小的仔猪病情越严重,死亡率也越高。病猪通常会出现腹泻以及呕吐的现象,并且会排出水样粪便。病毒性腹泻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等特点,通常情况下,7日龄以内的仔猪患病死亡率可以达到100%。成年猪患病若出现腹泻症状,3~7天后虽然会逐渐康复,但会严重影响成年猪的生长速度。第二,该病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对日龄较小的仔猪危害较大,感染后会有8~18小时的潜伏期,此时病猪会出现呕吐和腹泻情况,严重时病猪排便会呈喷射状,粪便呈水样,并且会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伴随着腥臭气味。如果泌乳母猪患上此病,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以及呕吐等症状,且病猪的食欲不振、腹泻,还会影响母猪的泌乳,严重时会直接停止泌乳。第三,病毒性腹泻病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以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之间发生概率最高。7日内仔猪患上该病,会出现腹泻,在连续腹泻3~4天之后会出现脱水现象,最终会因脱水而死亡。剖检病猪可以发现病猪胃内容物主要为凝乳块,其胃底黏膜存在出血点。病猪肠壁变薄,小肠会膨胀,肠系膜淋巴结节充血,并伴有水肿现象,肠黏膜会脱落。
2 发病原因
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猪受到某些应急因素刺激,导致猪出现神经性紊乱,进而发生病毒性腹泻病;二是豬在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方法不科学等,进而造成猪感染,引发病毒性腹泻病。
3 治疗方法
3.1 做好免疫工作
可在母猪配种前使用猪流行性腹泻病灭活疫苗进行注射,针对已经怀孕的母猪,要在其产前的6周和产前的2周分别注射一次轮状病毒二联弱毒疫苗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这样能够在母猪体内形成抗体,仔猪可以通过母乳直接获得抗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仔猪的发病概率。应用轮状病毒二联弱毒疫苗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对8日龄的仔猪喂服,待仔猪长至20日龄时,应用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进行注射。在病毒性腹泻病的高发季节,需要对全群进行免疫接种。如果在猪场中发生病情,则需应用弱毒疫苗对健康的猪只进行预防接种,以免病情的进一步扩散。
3.2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要注重饲养环境管理。消灭蚊蝇,并做好猪舍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环境以及养殖用具的清洁,破坏病源滋生的环境。要注重把控养殖密度,还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工作,同时还要注重控制猪舍的温度,为猪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环境,降低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病概率。对仔猪要加强管理,为仔猪创造出卫生、干燥的生活环境。要为仔猪提供易于消化的饲料,保证饮用水清洁,提升仔猪的抗病能力。为避免外部传染,可以采用自养自繁的方式,避免从外部引进仔猪,将疫病病原带进猪场。一旦发现病猪,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做好猪舍的消毒和清洁工作,避免病情的传播和扩散。
3.3 药物治疗
治疗病毒性腹泻病目前尚未研发出特效药物,在发病之后可以应用复方葡萄糖溶液或者葡萄糖盐水来治疗酸中毒,也可以缓解病猪脱水的现象。为了防止病猪出现继发细菌性感染,需要对病猪投喂抗菌药物或者投喂收敛止泻剂。为提升猪的抗病能力,需要及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病毒性腹泻病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影响到猪的健康生长,而且会造成猪的死亡,尤其对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而言,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重病毒性腹泻病的预防,降低发病概率,确保猪的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0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