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强化跨境税源监管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面对跨国公司发展趋势、资本流动状况改变以及国际间税源竞争加剧,跨境税源监管工作迎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跨境税源的认识和特征分析出发,分析当前跨境税源监管存在的问题,思考强化跨境税源监管的途径和措施,力求为提升跨境税源管理水平、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跨境税源;监管;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资本和贸易自由流动趋势明显,资源配置呈现国际化,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跨境税源管理包含的无论是吸引境外资本还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涉税事项,都需要关注新变化,不断加强分析,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努力提升跨国税源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一、对跨境税源的认识
  跨境税源不是一个税种,它是税源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发展。传统的跨国税源主要是指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境内外经济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跨国所得。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境税源的范围逐步扩大,其主体不仅包括非居民企业,还包括“走出去”对外投资的居民企业,因此跨境税源管理是对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境内外经济行为和由此产生的跨国所得实施管理。和国内税源相比,就其分布特征、所得类型来看,跨境税源具有分散性、流动性、间断性、偶然性、隐蔽性等特点,而且国际税源争夺更加剧烈,交易信息不对称更加明显。这些特点使得跨境税源监控管理实施难度大,管理工作易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加强跨境税源监管,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对于形成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跨境税源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的力度和深度,突出对跨境税源的风险管理和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工作导向,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加强风险分析监控,强化风险应对,在维护国家税收权益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国际化、跨国交易不断复杂化、避税手段不断隐蔽化,跨境税源监管中仍然存在问题。
  1.信息获取困难
  跨国税源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受到获取企业涉税信息及时性和全面性的影响。国际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信息交换程度不充足,获取信息的意识和手段薄弱,跨国企业提供的税源信息需要进行进一步甄别和判断,限制了跨境税源监控的进一步深化。随着“走出去”企业范围扩大,其信息获取瓶颈也逐渐显现。“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经营需要按照投资所在国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相关的会计资料及涉税信息的获取依赖于企业主动、如实向税务机关报告境外经营的情况,否则税务机关获取信息较困难,征纳双方存在明显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影响税务机关征管质效。
  2.跨境税源监管合力不足
  跨境税源管理的内容和联系牵涉范围比较广泛,单靠税务机关某个部门“单枪匹马”,必须各方协作配合,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才能发挥效力。实践中,在税务机关内部存在跨境税源管理只是国际税收管理人员的事情的片面认识,而在税务机关外部未能联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完善监管体系,造成跨境税源监管不能形成有效监管合力,监管成效大打折扣。
  3.人才保障不到位
  跨境税源管理工作对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精通国内财务、税法知识,还必须熟悉税收协定、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等国际税法和国际惯例。相对而言,国际税收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的国际税收管理岗位专业性不强,部分地区国际税收业务较少,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缺乏跨境税源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同时,国际税收业务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通过实际工作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伴随人员流动受到很大影响,跨境税源监管人才保障明显缺乏。
  三、强化跨境税源监管的思考
  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要求,打造公平營商环境,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是对跨境税源监管的总体要求。实施有效的跨境税源监管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1.构建全方位跨境税源监控体系
  强化跨境税源管理,构建全方位跨境税源监控体系是必由之路。建立跨境税源风险管理流程,加强跨境税源风险分析监控,强化跨境税源风险应对,推动跨境税源监管由事前防范到事中事后管理转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转变,从单一风险应对到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建立跨境税源监管风险指标及模型是重要环节,通过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的筛选,能够在海量数据中科学、准确地识别出跨境税源风险,为风险应对及管理奠定基础。还应加强税法遵从引导。主动公布跨境税源关注的重点风险领域,通过典型案例、政策解答等形式公布采取的措施与方法,促进税企沟通。建立事前沟通机制,对跨境交易的运营模式、筹划安排事先进行风险提醒,主动引导纳税人自我遵从。
  2.提升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
  跨境税源管理能否有效实施,首先需要的是税源信息。在立足国际税收实务、做好国际信息情报交换、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的同时,应借助多方力量,从多方面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增强跨境税源管理效力。在税务机关内部,加强与大企业管理、所得税管理、稽查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强行业特点、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等基础信息共享,例如可对企业申报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审核以及对外支付开具税务证明数据的比对,全面掌控企业跨境税源动态信息。在税务机关外部,可将地方政务管理平台作为跨境税源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及时从地方经信委、市场监管局、金融办、住建局获得跨国企业注销、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跨境股权转让、“走出去”企业备案、中外合作办学、境内发布工程劳务等基础信息。
  另外,还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利用外部资源和知识,实现合作共赢,对信息的获取和采集探索采取“外包”的形式,节约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最大限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应注重开展日常监控分析、专题经济分析,结合重要政策开展政策效应分析,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监管效能。   3.国际税收管理与大企业管理相结合
  重点税源是税源管理的重要关注点,大企业在跨境税源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跨境税源监管应结合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从行业发展和全球产业链分布角度,区分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差异,找准行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把握好行业价值链的关键点,分析上下游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认清不同行业价值创造的规律,提高价值链整合中各环节价值体现的认知。通过大企业管理进而对行业认知的提升,在借助价值链调整转移或减少在华企业利润进行避税中积极反应,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才能在国际税源竞争中获取应得份额。另外,还可以从企业层面掌握价值创造的关键工艺、流程和活动,剖析价值来源和价值分布,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从业务、企业和行业逐层加强行业性、集团性、国际性问题的分析,为跨境税源管理积累经验。
  4.非居民管理与居民管理相结合
  跨境稅源与居民企业密切相关,非居民企业的许多业务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例如母子公司、总分公司以及集团内部各关联方之间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的税收筹划,对股权交易双方采取平价、低价、少量溢价等方式进行协议转让的行为,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发包方、非居民企业取得法定扣缴项目所得的境内支付方,一般都是我国的居民企业。利用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资源发现非居民企业税源是应对跨境税源监管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居民企业费用列支、对外支付、股权转让等涉及境外非居民的税收进行重点监控,尤其对跨国收购、兼并以及股权转让进行排查,从而确定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应履行的纳税义务。
  5.建立统一的跨境税源管理平台
  建立统一的跨境税源管理平台,及时归集整合多方数据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国数据信息共享,大幅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税收遵从成本,在提高跨境税源监管水平的同时,使跨境税源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履行纳税义务。可将跨境税源管理任务纳入平台,实现风险评估任务的信息化管理,上级税务机关对整合的税源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进行跨境税源的风险识别与任务推送工作,逐级根据任务组织开展风险任务排查,确保新出台的政策平稳落地。同时全面梳理跨境税源管理历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优秀案例,归纳提炼典型风险应对项目,在管理平台中集中展现,实现跨境税源管理的知识共享。
  6.加强人才培养
  跨境税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案头分析、实地调查的本领实践,还要有对外磋商谈判、沟通协调的技巧培训,需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建议以行业为基础,建立分行业研究跨国企业的专业团队,分行业重点研究跨国企业新兴业态、产业模式、盈利模式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创新。在对行业的基础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将个人积累经验与能力在管理平台中展示和固化,提升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夏智灵.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税务研究,2017(01).
  2.寇红.反避税:中国既需追赶也需领跑.中国税务报,2011(3).
  3.路春城.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跨国税源管理.税务研究,2009(12).
  4.姜跃生.对跨国公司税源地区间转移的调查.涉外税务,2007(2).(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0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