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道路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婷
摘 要:当前,民族文化缺失,设计同质化问题严重,由此引发我们提出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的本土化设计。本文通过对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日本本土化设计的分析,以中国本土化设计优秀代表苏州博物馆和洪卫设计作品为案例,提出观点:在文化趋同的背景中,中国设计应该以自身民族为立足点,创作出符合中国气质与东方情怀的本土化优秀作品。
关键词:本土化;传统;民族;同质化;地域
当今设计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同质化严重、思维模式单一、民族艺术特征大同小异。当前设计过分追求“简单”,认为要将一切不必要的枝节除掉,才有更多的可塑性。然而,许多设计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种“简单”,只是将问题一再简化,造成空洞、同质化的问题出现,但设计不是简简单单地将问题简化那么简单。
1 为什么需要本土化设计
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出发点是人,设计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方式。设计不仅仅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需求,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需求。而有些设计在达到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符合民族审美、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等的本土化细节,这些作品不但能在精神上满足人们对民族的情感表达,而且也是具有本土化内涵的设计。
美国华盛顿城市规划之初,规划者将法国巴黎和凡尔赛宫的城市规划直接般搬了过来。但是,没有贵族的美国将城市设计成中心放射状不但无法展现美国的国家特色,还导致了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是欠缺本民族文化思考的失败设计案例。本土化的实质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事物为适应所处环境而做出的改变。
“少就是多”改变了世界1/3的天际线,当今的城市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无法知道自己身处哪个城市”。这种忽视各国地域、环境、文化、民族情结等差异的极致规范化设计,对于当前世界来说,有些不近人情。由此看来,重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差异,考虑民族文化、民族内涵的本土化设计,更能经得起推敲和考验。
本土化设计是具有深度思考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深思熟虑才能设计出符合该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的作品。本土化设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缩影,我们能从一件本土化设计作品中折射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文、历史、文化、民族等。中国的传统文化绚丽璀璨,各民族各文化纵横交错,编织出华丽耀眼的大网。面对“西风东渐”的国际形势,东方设计日渐趋同,甚至有些大同小异,这让我们不禁担忧中华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未来。如何将中华文化艺术融入本土化设计,是当代设计师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
2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日本的本土化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关于本土化的设计十分优秀。如芬兰著名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充分运用当地材料,考虑当地本土文化,设计出明显准确的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特征的作品。他在设计维普里市公共图书馆时,顶部采用大型灯孔,将太阳光和人造光安置在同一位置,不但可以在白天充分采取自然光线,还可以制造天亮的错觉,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人心理压抑的问题。图书馆内大量使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盛产的木料进行拼贴,给人以温暖、愉悦、亲和感的同时还有效地吸收噪音。诸如此类的既考虑本土化环境人文特质又具有人情味的优秀设计,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还有很多,如IKEA(宜家家居)。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将环境、地理因素、气候、居民的心理感受等因素结合,设计出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本土化设计,这些设计不但合时宜、合环境,还能满足当地人的心理需求,是照顾到情感需求的优秀设计。而日本的地理位置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不同,气候也不一样,那么日本如何进行本土化设计呢?
日本设计是具有民族情结的设计,日本设计师总是可以在设计中突出民族审美。柳宗理的作品铝水壶,重心低、稳定性好,虽然是现代用品,但却展现出日本传统的铁壶的质感,不但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和舒适度,还展现了日本设计朴实优雅的内涵。平面设计中,田中一光将日本文化融入平面设计之中传达内涵。其著名作品日本舞俑海报,用几何形式来分割画面,将表现眼睛的半圆形向两侧倾斜,通过圆形的叠加表现嘴巴,再加上日本感觉的色彩,即使没有使用日本文字和传统日本图纹,也造就了具有强烈日本气息的海报。
日本设计影响深远,具有国际化的同时还能保留日本传统文化和美学审美,是难能可贵并且具有借鉴意义的。如今,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飓风席卷全球,设计师们都应该认识到本土化设计的重要地位,而普世性的追求只会让我们遗忘本民族文化的精粹。
3 中国本土化设计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光辉灿烂的5000年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建筑、民族、方言甚至口味的偏好,都蕴藏着智慧。然而,如今的中国飞速发展,设计却与国际有许多差距。如何像斯堪的纳维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那样设计出富有本土化的,有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国家内涵的作品,传达东方美学、东方智慧,是相关设计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建筑大师贝聿铭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为中国本土化设计做了精确示范。贝聿铭先生体察苏州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设计出适合苏州、符合苏州气质并且不拘一格的建筑。苏州博物馆建立在苏州名园拙政园一侧,以拙政园的古树为景,打造出山水一体的风景画。整体建筑采用现代化材料(钢筋、玻璃)搭建,充分运用了光线,一扫苏州传统建筑低矮和阳光不足带来的压抑感受,一进馆就感受到明亮、宽松、富有现代感的轻松气息。用苏州典型的白墙和木头进行装饰,营造出自然亲切和富有苏州气息的感觉;馆内还结合江南建筑“以窗造景”的特色,设置六角形窗户,种植象征贵气吉祥的石榴树……参观者在馆中走一圈,就能感受到苏州的水乡文化、含蓄气质、优雅内涵。
本土化进程是一个机遇,促使我们认识历史、了解传统。本土设计师洪卫通过“福、禄、寿”这3个字精准传达了汉字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孙满堂是“福”,升官发财为“禄”,长命百岁为“寿”。而当下,中国对“福禄寿”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认识,平安是“福”,衣食为“禄”,生命的质量是“寿”。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中国设计师们在面对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时,要有敬畏之心和批判精神,追逐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制高点。在“福禄寿”的海报中,洪卫传达了现如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同时用动静相宜的行草书法展现了现代理念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本土化平面设计。当今时代的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应该仅限于复制模仿,而要对传统文化深入探究、深入挖掘。
4 結语
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元素的简单拷贝复制,而是从传统文化中深度挖掘设计语言,体会传统文化的气质和内涵,再用现代的方式方法转述,这才是设计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之道。贝聿铭与洪卫结合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设计出符合中国气质、中国情怀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设计的潜力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充分展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道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为当代设计师们输送养分。如今,设计师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重任,因此必须要用宽容的态度、灵活的手段对中华文化进行优美描绘,从而实现中国设计的本土化、中华设计的世界化。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365.
[2] 于跃,武大明.现代书籍设计本土化研究[J].编辑之友,2017(11):87-89+107.
[3] 张航,陈晓环.安缦(Aman)酒店的中国本土化设计策略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作者简介:刘婷(1996—),女,江苏南京人,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3940.htm